�t��5x孟子,名軻,字子輿,生卒年月尚無定論。目前一般認為是公元前372年出生於戰國中期的鄒國(今鄒城人)。

孟子出身於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顯赫一時的孟孫。孟孫是慶父的後人,慶父是魯桓公三個有名的小兒子之一,當時民諺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指的即是其人其事。孟孫與慶父的兩個弟弟叔牙、季友之孫——叔孫、季孫——齊名,合稱“魯國三桓”,為魯國晚期實際的執政。這其中季孫實力最強,也最有名,《論語》:“季氏將伐顓臾”,這“季氏”指的即是季孫。魯國係周公旦的封地,因此從本姓上來說,孟子當與周天子同宗,姓“姬”。

雖然孟子為名門之後,但他出生時,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後,曆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隻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是一位極有見識又精於教育子女的人,對孟子管教甚嚴,有“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流傳至今,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從小立誌學儒習禮,十五歲左右便離家赴魯求學,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子之門人,“治儒學之道,通《五經》,尤長於《詩》、《書》。”(焦循《孟子正義》),孜孜不倦,旦夕勤學二十餘載,成為鄒魯一帶名儒。這段時間內,也就是大約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學有所成的孟子在鄒魯一帶收徒講學,設教育人,宣揚儒家的仁義學說,學生弟子有數百人之多。

孟子四十歲後,開始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往來各國間”(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孟子先後遊曆了齊、宋、滕、魏、魯等國,前後有二十多年,任齊卿數年,在魏受到禮遇。

齊威王二十八年(前329年),孟子初到齊國,恰逢齊威王立稷下學宮納賢。孟子慕名來齊,希望通過齊威王來實現自己的理想,通過以德服人,施行仁政,反對戰爭。但齊威王對孟子的主張並不感興趣,一心隻想用武力統一天下,爭霸中原。兩者政見不同,所以孟子沒有受到齊威王的重用。孟子在齊大約住了有兩年的時間,齊威王三十年(前327年)孟母去世,孟子離齊歸葬。行喪三年後返齊,仍然難以施展政治抱負,隻好離開齊國。臨行前,齊威王贈金百鎰,孟子拒而未受。

孟子離開齊國後,聽聞宋國要實行仁政,便帶領弟子們前往宋國。在宋國,孟子以幼子學語為比喻,通過與宋臣戴不勝的談話,強調了環境的重要影響和任賢使能的重要性,告誡戴不勝要多薦賢士。孟子在宋期間,滕國的世子即後來的滕文公曾兩次拜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向滕文公講述了許多關於仁政的道理。但孟子看到宋國對施行仁政缺乏誠意,並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張去做,於是離開了宋國。

孟子離開宋國後,約在前323年回到家鄉鄒國。公元前322年,滕定公去世,滕世子派人至鄒拜見孟子,詢問辦理喪事的有關事宜。這一年,魯平公任用孟子弟子樂正子為政。孟子認為樂正子愛好善言,對自己仁政理想的實現會有幫助,於是來到魯國。在樂正子的舉薦下,魯平公打算接見孟子,但有小人從中阻撓,孟子的仁政計劃再次落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