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嗣位,孟子便來到滕國。滕文公對孟子十分敬重,讓其館居於上宮,凡事都要請教於他。作為一個開明的君主,滕文公對孟子是尊敬的,而作為為君信任的臣子,孟子卻有些“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滕文公問孟子“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時,孟子隻是說了些君民上下同心、與國家共存亡之類務虛不務實的話,讓滕文公頗感不滿。孟子最後在滕國的處境頗有些尷尬,為施行仁政而付出的努力再次落空。於是,孟子離開滕國來到魏國。

孟子來到魏都大梁時,在位已五十年的梁惠王已經七十歲左右了。對於孟子的到來,梁惠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他一見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問:“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利吾國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精辟地分析了大夫、士庶人舍棄仁義而追逐私利的危害性,闡明了“先義後利”的義利觀,並根據自己的仁政學說為魏國設計了一幅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老有所養、養有所終的“王道”藍圖。遺憾的是,孟子在魏期間,雖然受到梁惠王禮遇,但其為政主張並未得到采用。到魏的第二年,梁惠王卒,襄王即位。孟子離開魏都大梁。時值齊宣王初立,努力複興稷下之學,於是孟子又到了齊國。

公元前319年,齊宣王繼位,恢複了建於臨淄城西的“稷下學宮”,一時間,彙集了上千名士,成為當時政治谘詢、學術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諸子百家爭鳴的重要場所。於是,孟子再次前往齊國,希望在這裏能夠實現他的理想。齊宣王聘他為客卿。

在稷下學宮,孟子吸收各家所長,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較全麵、係統地闡明了君仁臣義、尊賢使能、以民為本、統一天下等仁政理論。這既是孟子從事政治活動的一個重要階段,又是其思想發展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孟子的仁政主張曾使齊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讚賞,但齊王欲以武力稱霸諸侯,與孟子產生了分歧。由於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孟離開齊國返歸故裏。

回到鄒國時,孟子已六十多歲,從此他不再出遊,一心在家鄉興辦學校,廣收門徒,與萬章、公孫醜等弟子答疑解難,編著《孟子》。此書記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論、活動及其思想學說,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壽84歲,葬於鄒國境內(今鄒城市城東北約12公裏)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鄒國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廢除了在冬至日賀冬的習俗。

孟子去世後,經曆代學者的推崇,逐步確立了儒學嫡係傳人的地位,東漢趙岐首稱孟子為“命世亞聖之大才”。元至順元年(1330年),文宗皇帝加贈孟子為“鄒國亞聖公”,這是孟子始被封建朝廷尊封為“亞聖”。從此,在中國曆史上,“亞聖”便與孟子緊密聯係在一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