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為官要知為人之道(3 / 3)

曾國藩改過遷善的事,大致有三成:

1.戒多言

每個人都有由青澀到成熟的過程,曾國藩也不例外。早年的曾國藩多言健談,愛出風頭,喜於交往。但耿直的性格使他“言多尖刻,惹人厭煩”,也為此下定決心,減少往來,但就是難以改過。他認為自己雖然言辭犀利但多為好意,因此想改卻深感迷惑,不知從何下手。

一次,竇蘭泉來切磋,曾國藩並未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詞氣虛驕,與人談理”,本來是一件增益學業的事卻適得其反,搞得二人不歡而散。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九這一天,曾國藩到岱雲家為其母拜壽,本是喜慶之事,曾國藩出言不慎,弄得別人十分尷尬,宴席一散“宜速歸”。

由於曾國藩好多言,自以為是,有時傷害了朋友間的感情。他誠心待友,交人交心,但偶有不合,就大發脾氣,他認為這完全是自己平日修養不夠。

對此,好朋友看在眼裏,但知道曾國藩的性格,都不願相勸。隻有岱雲敢於揭破。點出曾國藩的三個毛病。其後,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岱雲言餘第一要戒‘慢’字,謂我無處不著怠慢之氣,真切中膏肓也。又言予於朋友,每個恃過深,不知量而後人,隨處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齟齬,大者凶隙,不可不慎。又言我處世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須步步留心。此三言者皆藥石也。”

幾天後,曾國藩在家為父親祝壽,客人走後,父親與曾國藩談起做人的道理,尤其講了一大堆給人留分寸的話。曾國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天的日記他總結自己有三大過錯,認為自己平日都以忠言對人,但卻常常惹人不快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平日裏不夠敬友;二是一生氣就任性無禮;三是別人給台階下,自己還不給人情。今後惡言不可從嘴裏輕易說出,氣別人也氣自己,謹記切戒。

曾國藩的父親看到曾國藩身上確有不少毛病,回到湖南後又立即給兒子去信一封,曾國藩的日記談到了來信內容,即保身三要:節欲、節勞、節飲食。還說兒子與人交友,眼裏隻看見別人的不對卻看不見自己的不足,所以常會和朋友有矛盾,別扭的地方。應該立即改正並向友人致歉。況且從養生之道講,一喜一怒,情緒不穩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

岱雲的話和父親的信對曾國藩觸動很大,但以後曾國藩仍重蹈舊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十九日,湖廣籍的舉人同學在文昌館舉行團拜,曾國藩當時主持會館事宜,無論於公於私都應盡力招待好昔日的同學,但他還是怠慢同學,事後又後悔了很久。

每個人在檢查自身毛病的時候常會物極必反。凡事有度,對待自身的缺點不能坐視不管也不可緊張過度,找到方法,一一更正就是了。當曾國藩也意識到這個道理後,在處世待人方麵日漸成熟,自以為是的毛病也大有改觀。

2.戒怒

曆來性格開朗之人多有脾氣。曾國藩早期的個人修養也並非像後來那樣寵辱不驚,也屬於一遇火就著的個性。在他早年的《日記》中,這方麵的事例頗多。

比如,有客人在家時,自己的下人犯錯,曾國藩大發脾氣,忿不可遏,完全忘記自己的身份。雖經友人勸阻,仍然肆口謾罵,絕無忌憚。事後曾國藩檢討自己,又很後悔。

過幾天,曾國藩出門拜客,又因為下人不得力,屢屢動氣。說自己每日問總是“忿”字、“欲”字往複,想按捺住,但一到關鍵時刻就像火山噴發一樣難擋。

曾國藩認識到自己性格中的缺欠,開始有意識地調整。同時,他堅持寫作《治心經》以懲戒不好的東西。曾國藩性格的完善,為人處世之圓通,還是經過很多事,用了很長時間的。尤其是鹹豐八年(1858年)再次出山後,性格大變,幾乎是換了一個人。這期間,曾國藩經曆了成敗勝負的多次考驗。

可見,經世事,受磨煉才能慢慢塑造良好的性格。光有心是不夠的。

3.戒貪妒之心

曾國藩認為,人生固然需要有理想,有追求。但追求過分,就犯了通病,就會滋生貪欲和妒忌之心。

將欲造福,就得先去嫉妒之心,將欲立品,就得先去求心。不嫉妒別人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不貪求才能獲得真正有益的東西。

曾國藩認為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別著一物,他說:“人必中虛,不著一物,而後能真實無妄。蓋實者,不欺之謂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別著一物,心中別有私見,不敢告人,而後造偽言以欺人,若心中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別著私物也。”人心中的私物就是發展的羈絆,隻有放下物欲和嫉妒才能更正自己的缺點,彌補不足,獲得長遠的發展。

曾國藩認為人之所以修己不利,做事無恒,無非是自欺二字作怪,自欺所以欺人。隻要能做到不自欺,就任何事情都能夠堅持到底並取得實效。

為了發現和改正缺點毛病而不自欺,曾國藩采取了多種辦法,把自我反省與找人監督相結合,對待自己的缺點他沒有手軟。

“戒多言,戒怒,戒貪欲”,曾國藩用這三點改正了自己的缺點,邁出了完善人生的第一步。缺點人人都有,但剔除卻並非人人都能做得到。曾國藩的這些思想,實可用來救治當世之病,也可作為修身的必備條件。

六、義字當先,自勝者強

“強行者有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都是在說,骨子裏堅強勇敢的人是有誌向懂自強的人。這也是人們共同追求的一種理想人格。這種人格表現在事業上,被稱為豪傑,表現在為人風範上,被稱為君子。

曾國藩是一位封建官僚,曆來被稱為頑固、反動的封建地主階級代表。然而正是因為他受過純正的傳統文化洗禮,所以在他身上,確實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某些精神。雖然他的成就遠不能與古代聖賢相媲美,但在人格修為方麵也曾被譽為“聖相”,足見其出眾。曾國藩以書生身份成為名將,由文而武,亦文亦武,所謂“出將入相”,正是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最高目標。

1.豪傑人格

儒家理想中的人格,主要以“溫、良、恭、儉、讓”為特征,塑造出來的人物,是“文質彬彬”的君子,盡管它包含了一些積極的因素,但總的來說,缺少一種豪邁勁頭。於是,儒家又提出了第二個層次的人格模式作為補充,即豪傑人格。

所謂豪傑,是一種傑出、俊偉的人格形象,是大智大勇之人。力勇過人謂之豪,德智非凡謂之傑。與君子形象相比,這種人以天下為己任,敢作敢為,帶有雄壯、偉岸的色彩。曾國藩就是最好的代言人。總體上說,豪傑人格具有下列特點:

(1)義字當先

禮多為舊製,而義者宜也,宜於時宜於勢,崇義比守禮更符合時代的發展。豪傑之士有著極強的原則性和正義感,不受禮節的拘束,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是從。豪傑之士不會用古板態度麵對製度和規矩,而是堅持更高意義的信,信於心,信於義。

(2)大仁大義,個性十足

豪傑比君子更注重人格的獨立與尊嚴,不把服從作為美德。豪傑隻以義為貴,隻服從於義,就是富貴、權勢都不足以動搖他的意誌,改變他的行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又是豪傑維護的最高價值,絕不容許有任何侵犯。由於相信義的力量,豪傑有著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隻要堅信自己擁有義、符合義,雖有千萬人反對、阻撓,豪傑也能勇往直前,表明豪傑具有極強的信心。

(3)鋼鐵意誌

豪傑之士有著剛毅的意誌、寬廣的胸懷和凜然的正氣。因為他們具有遠大的誌向和恢宏的氣魄,以誌帥氣,故能“持其誌,無暴其氣”,有一種廣大、剛強、正義凜然的精神。因而,豪傑之士有極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不妄自菲薄,自暴自棄。

(4)曆史責任感強烈

豪傑之士以義為生命的價值所在,自覺地堅定不移地實踐義,比君子具有更加強烈的曆史使命感。這種人格形象,自覺地把救世利民、行仁義於天下作為自己神聖的使命,越是危難之世,越顯英雄本色。因而,豪傑不相信任何救世主,把救世救民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曆史使命。為了完成這一崇高的曆史使命,豪傑之士不畏任何艱難險阻,把一切挫折、困頓都看作是對自己意誌的磨煉,認為隻有吃大苦、耐大勞,才能立大誌、成大業。

總之,豪傑人格是一種英雄氣象。君子注重內在的修養,豪傑則側重向外的濟世利民,把自己的誌向與國家民族利益相結合,對“匹夫有責”有自己的一番理解。所以說,豪傑比君子具有更加強烈的感召力,許多對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傑出人物,心中對自己的定位都是如此。

2.創業於世需要陽剛之氣

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曆史上千年未遇的大轉折時代,要達到自己救國安民、實現天下大治的目的,困難更大,需要犧牲的東西也更多。曾國藩自己很清楚這個道理。他認為,以往的聖人豪傑之所以能夠完成自己的誌向,都是排除了萬難之後的結果。正所謂“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佛家之所以為佛,所爭皆在大難磨折之日”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要立身於世,創業於世,一定要具有“陽剛之氣”。曾國藩分析道:“蓋人稟陽剛之氣最厚者,其達於事理必有不可掩之偉論,其見於儀度必有不可犯之英風。”因此,“未有無陽剛之氣而能大有立於世者”。曾國藩相比於同時代的許多人來說,可算是事機頗順,無論科考中舉仕途升遷,都沒有經過太多波折。但他能成就大業,仍然遭到過無數磨難。僅陷入絕境、瀕於自殺的情況就有數次,而軍事敗績、遭讒被陷、眾人猜疑的情況,更是不勝枚舉。後來他總結說,平生長進,全在遭受折辱之時。

這種時候,誌向會更明確,意誌也會更堅決。終有所成之後都會感歎:堅強不屈是成功之根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