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現代厚黑新商經(2 / 3)

人人都想發財,但如何發財,也應講究發財之道。小人發財取不義之道,這種歪門邪道不可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道應該是正道:勤勞致富。

曆史上有這樣一則故事。齊國國王派人送了一百斤金子給孟子,孟子拒絕了。第二天,薛國又送來五十鎰金,他卻接受了。孟子的學生陳至秦十分奇怪,問道:“如果說昨天不接受齊國的金子是對的話,那麼今天接受薛國的金子就應該是錯的;反過來,如果今天是正確的,那麼昨天就是錯誤的。這裏有什麼道理呢?”孟子說:“在薛國的時候,當地發生了戰爭,國王要我為之考慮設防的事,所以我應該接受我勞動所得的報酬。至於對齊國我沒有做什麼事,卻贈金給我,顯然是想收買我,你哪裏見過君子是可以用金錢收買的呢?所以,或辭而不受,或受而不辭,在我來說,都是根據道義來確定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自古以來,在人們之間廣為流傳。據說,東漢樂羊子,偶爾拾得一塊金子,拿回來交給妻子。他妻子說:“聽人說有誌氣的人不飲盜泉之水,因為它名聲不好;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因為不願意接受侮辱;想不到你竟會因為一塊金子而敗壞自己的名譽。”樂羊子聽了十分慚愧,趕緊將金子丟掉。

真正的君子並不是不愛錢,而是明白如何賺取應該得到的錢。君子在該得到的錢財麵前,當仁不讓,但是在不義之財麵前,卻是視而不見,不屑一顧。

在當今市場經濟的社會中,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不過,君子愛財,還是要取之有道,靠勞動致富,靠你的本事掙錢,這才是正道。

隻顧發財、不擇手段的商人是“徒知愛利,而不知愛身”的蠢貨。試想,為錢財以身試法,得到錢財又有何用?要走進“天堂”的幸福之門,就要以勞動致富,不貪不義之財。

3.不賒不欠,薄利多銷

企業由小到大的做法,一是要堅持現金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二是要為顧客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堅守薄利多銷的經營原則。貝尼連鎖店就是用這一方法由小做大,逐步走向成功的。

美國連鎖商店業大王貝尼是個身無分文、牧師家長大的孩子。憑著他的經營信念———不給他人添麻煩,卻讓別人分享利益的理想,他在美國經營了1643間連鎖商店。

貝尼出身於牧師家庭。他把基督教思想帶入商店經營裏去,以信用、誠意和不給別人添麻煩為原則。1876年,貝尼生於美國密蘇裏州,父親是個牧師,他排行第七。父親沒有靠傳教的津貼生活,他平時是農夫,一家的生活費用,憑耕作入息來維持。貝尼八歲那年,就開始獨立。父親對他說:“想要得到的東西,不能依賴人家贈予,一定要自己親手去爭取。”他聽了父親的說話,開始在鎮上替人家做跑腿來自己飼養小豬。他向父母親說明養小豬的目的:“小豬是母的,它長大了,生的小豬可以賣錢。”

19歲,貝尼在雜貨店裏做小工。他天昏地暗地苦幹,最後病倒了。到身體康複之後,他回到雜貨店去,照樣認真工作。雜貨店老板加拉漢和鍾斯很欣賞貝尼,答應另外出錢幫助他開設自己的商店。

格瑪拉是個以礦為主的小鎮,人口隻有3500,貝尼決定在這個小鎮開店,而且打破賒賬的傳統慣例,用現款交易。不過,以低廉價格優待顧客。鎮上隻有一家小銀行,負責出納的費富對貝尼說:“這裏全是礦工,他們每個月領薪水一次,都用賒賬方式,先拿礦場所發給的購物單買生活用品,到發薪水時工資上扣除。你要現款購買,我看不會成功。”貝尼還是照做。他首先寄了500封信給鎮上大部分的家庭主婦,聲明他的商店是用現款做買賣的,所以能夠以最廉宜的價錢出售。

小鎮上的家庭主婦,後來都收到過商店的來信,於是對貝尼的現款買賣很感興趣。開張當天,主婦們發現貝尼果然實現了他在信上所做的諾言:現錢交易,價廉物美。

貝尼覺得他的價廉物美方法,對社會有好處,堅持做下去。很快地,便從一間開到兩間三間四間分店,最後在全美國開了1600多間貝尼連鎖商店。

貝尼是個講原則的商人,他每間商店的招牌上都寫著“原則商店”一行大字。1914年,貝尼訂立了他的經商五大原則,被人稱為貝尼的五大致富條件。五大原則是:

(1)為了滿足顧客的要求,服務要最好。

(2)東西要好,價格必須合理。

(3)不斷作檢討,以免經營上犯錯。

(4)可以追求合理利潤,絕不做暴利生意。

(5)要時常反省,看自己是否做錯什麼。

二、種慈因收善果

馳譽世界的日本“拉鏈大王”吉田忠雄有一句名言:“如果我們散布仁慈的種子,給予別人以仁慈,仁慈就會循環給我們,仁慈在我們和別人之間不停地循環往複。”

這就是“善的循環”哲學,也是吉田忠雄的經營之道。

吉田忠雄一貫主張辦企業必須多賺錢,但是利潤不可獨吞。他的“吉田工業公司”將利潤分成三部分,1\/3以低價的方式交給消費者大眾,1\/3交給銷售該公司的產品的經銷商及代理人,1\/3用在自己的工廠。

吉田忠雄“善的循環”的哲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讓利於消費者

吉田工業公司生產的拉鏈,品種齊全,花色繁多,用途廣泛,凡是生活裏需要用拉鏈的地方,都會有YKK(士田工業公司的簡稱)出現。

YKK十分注意市場調查,了解需求的“萌芽”,隻要市場有需求,無論利大利小者都要生產,因此公司每年都會推出新產品,這就使消費者了解到YKK總是在根據他們的需要生產新產品。

2.讓利於職工

吉田忠雄鼓勵本公司雇員購買本公司股票。目前,這家公司的職工所擁有的股份已占公司總股份的50%以上,持股者每年可以獲得18%的股息。

他還規定,職工要把工資的10%和獎金的一半存放在本公司,用來改善生產設備,每月以比日本銀行高得多的利率支付給職工利息。

近幾年中,YKK支出的紅利中,60%給了職工,他本人隻占16%,家族成員占24%;職工年退休金高達330萬日元。這樣做,使職工得到無窮的好處,具有很大的凝聚力,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而絕沒罷工的事情。公司也發展得很好。

3.讓利於競爭對手及代理商

實際上,在日本的確沒有別人可以跟YKK相比。他不願意看到那些同行們的失敗,總是勸說他們:“你們要跟我競爭絕對勝不過我,停止吧!你們都長籲短歎的埋怨不賺錢,而我真真實實的賺大錢。請大家停止生產,做我的代理商吧!”

吉田忠雄又帶他們去參觀他的自動化流水作業工廠,總算說服了不少競爭對手。而後來證明,當他代理商的都賺了錢。在同業競爭中的70多家廠商中,有將近40家成了他的代理商。

由於吉田忠雄奉行“善的循環”哲學,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YKK拉鏈在日本市場的占有率達90%,在國外有一百多處辦事機構,在37個國家裏設有38個拉鏈廠,生產出全世界拉鏈的35%份額,共擁有員工23萬人,年產拉鏈四百多個品種,總長度190萬公裏,可以在地球與月亮之間拉上四個來回,每年的營業總額超過20億美元,其中1\/4在海外生產和銷售。

現在,這小小的YKK拉鏈,也和令人矚目的新日鐵鋼材、鬆下電器、豐田汽車一樣,成了世界市場競爭中無往不勝的日本工業產品的象征。

三、先奪後予,體貼人心

先奪後予是一種以心理取勝的戰術,此戰術運用到商戰中會為商家帶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老劉和小王在同一個櫃台賣貨,他們受廠家委托向顧客推銷一種醫療保健品。兩人的態度都很熱情,對商品知識的掌握也不相上下。但一天下來,老劉的銷售額大大地高於小王。這是什麼原因呢?小王很奇怪,他打算弄個明白。第二天,當老劉接待顧客時,小王在旁仔細地觀察,最後終於搞清了他們兩人的區別所在。

老劉介紹商品時,一般是這樣說的:“要說這東西的價格可真不便宜,但是功能和質量確實是市場上一流的。便宜沒好貨,現在不買,也許過幾天就沒了。”而小王卻是這樣介紹的:“這種東西質量可靠又特別實用,當然價錢稍微貴了一點兒。”他們兩人的差別就在於老劉先說價錢貴,再說東西好。而小王正好相反。

一般來說,講述者說話內容前後次序的不同會在聽者的心裏產生不同的感覺。以大多數人的心理而言,對後麵說出的內容更為重視。

老劉熟知這個現象,把商品的長處放在後麵,自然顧客對價格貴一些這一不利因素注意的程度就減弱了許多,所以老劉當然比小王賣得多了。

由上述的故事可知,要是我們想強調某個重點時,最好把有缺點的地方先提出來,然後再說明優點,采取“先奪後予”,效果較好。在處理“奪”和“予”的問題上,北京名店同仁堂有其與眾不同的處理方法。

新中國成立前,老北京城每年都要挖城溝。那時沒有路燈,晚上車和行人多有不便,有人不小心,還會發生事故。北京城有“同仁堂”藥店,“同仁堂”老板禾印川看到這種情況大發善心,在四城開溝的地方懸掛燈籠,為行人照明。每當夜晚,貼有“同仁堂”三個大字的燈籠給人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除此之外,“同仁堂”藥店還做了不少慈善事業,如為全國各地來京應試的舉子贈送藥品、冬設粥丁、夏送暑藥、賑濟窮人、捐助辦學等等。“同仁堂”的義舉使它的美名遠揚。“同仁堂”的業務日益發達,迅速擴展到天津、上海、青島、漢口、長春、西安、長沙、福州和香港等地。就是現在,“同仁堂”的名字仍在許多人心目中印象頗深,這是因為許多年來,“同仁堂”不斷努力在公眾中樹立公益形象的結果。“同仁堂”采用的是在給予仁德的同時銷售藥品的做法。從商業角度說,賣藥是為了從顧客那裏賺到錢,這是“奪”,而舍藥、送藥、照明、舍粥都是做的仁善之事,這是“予”,正是有了“予”這才使“奪”變得更有保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