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現代厚黑新商經(1 / 3)

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財富人人都愛,但發財的途徑卻不相同。企業的發展要以人為本,隻有上下同心,廣結人緣,才能財源廣進,無往不勝。施以仁慈,以德報怨,是贏得顧客的良招。

企業發展,以人為本當經濟不景氣或公司經營出現了困難,大量裁員是許多企業常用的做法,但這種被稱為“減量經營”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企業克服困境的唯一辦法。鬆下先生就十分反對采用這種方法。

有人說,鬆下先生確實是一個天生的人道主義者,他那種重視人類的心意和尊重人類的精神,全部表現在一貫的人事政策上。一般來說,擔當公司領導職務的企業家,自然希望公司愈來愈好,為了公司的發展,就要在人事政策上下功夫。因為公司的繁榮和人才的培育是不可分的,所以為了衡量每個員工的能力和向心力,企業就必須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鬆下先生也同樣是為了使公司更好而培育人才,但他最先想到的是,為了這個職員本身的前途,必須將他的能力發揮出來。

從鬆下公司采取的人才措施和方法的表象上看來,或許沒有什麼不同,但每個公司的主管對人基本上是采取什麼樣的態度,員工是相當敏感的,因此,在人才的培育上是有重大的影響的。

我們也常可見到一些公司總裁,雖然嘴裏說“人是最重要的”,但一遇到公司的員工過多,就以不尊敬的態度去對待他們;相反的,要是遇到員工不足,就把那些僅有的員工捧上天,深怕他們辭職不幹,不敢施以嚴格的訓練。因此,他們就不會考慮這個員工本身的前途,更不會去引導他發揮自己的能力,而鬆下幸之助則恰恰相反。

在企業界,“減量經營”這句話是用來代替過去的高度成長經濟的。裁減多餘的人員,維持適當的規模,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所謂的經營之道。但是,身為公司的總裁,對隨意解雇員工,或製定裁員政策,如果一點兒也不會感到痛心,真令人懷疑這個企業是否能成功地培育人才。

在經濟景氣的時候,大量雇用員工;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便予以解雇,這在資本主義經濟裏,或許是理所當然的事,但這種作風,卻無法培育出像鬆下電器公司所要求的:員工和公司要成為一體,並且各同事之間都要有集體榮譽感。如果公司方麵隻考慮公司的利益和方便,而不顧員工的想法,甚至覺得犧牲他們都可以,那麼員工方麵當然也不會存有和公司共存亡的想法,更不會認真工作。

鬆下先生一向有“企業的最大財產就是人”的信念,並且正因為認為員工是財產,所以不可以隨便裁減。

從另一個角度講,鬆下先生的“企業的最大財產就是人”的理念正是來源於他那種“萬事拜托”的感恩心態。可以說,注重情感投入正是鬆下幸之助經營成功的重要因素。

1.萬事拜托,學會感恩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注重情感投入而獲得成功的例子層出不窮,鬆下先生依靠“萬事拜托”的感恩心態,使自己的公司由幾十個人發展到聞名全球的“鬆下帝國”,就是其中的一例。

鬆下先生那種“萬事拜托”的感恩心態具有很大的力量,這種領導藝術和管理藝術的實質就在於它確立了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健康、和諧的關係,確立了企業及其未來與每個員工之間生死攸關的關係。鬆下認為,企業猶如一個大家庭,它的興衰榮辱與其中每個成員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企業成功了,固然有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功勞,但也有普通員工的汗水和心血。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和企業家,必須具有對下屬和員工的感恩心理,真心地感激自己的下屬和員工:沒有他們,就沒有自己的成功。隻有這樣,才能把下屬和員工維係在企業這個大家庭之中,同呼吸、共命運,為企業的興旺發達赴湯蹈火。鬆下先生對下屬和員工不是以居高臨下的心態去發號施令,而是以“請”的心態,以“萬事拜托”的心態,去與下屬和員工相處,使下屬和員工們感到,公司就是自己的家,自己是公司的主人。這樣下屬和員工才能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獻給公司。

現在,有的企業經營者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居高臨下,發號施令,這是嚴重存在於我國各類管理幹部中的一種不良傾向。特別是,由於中國是個封建宗法權力製度長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官貴民賤、官尊民卑、唯上是從的觀念根深蒂固。受這種權力本位觀念的影響,人們往往形成這樣的一種習慣定勢:領導就是比一般人高一等,作為領導者就是向下級發號施令,而下級則必須服從命令;如果有了成績自然要歸功於領導,與下屬無關或者關係不大;一些領導者對下屬或員工隻是“命令”,而很少用“請”字,認為下屬和員工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根本不需要什麼“感恩心態”;一些領導者很少深入到員工中間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與他們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因此,在許多企業和單位,領導者與下屬及員工之間沒有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係,下屬的積極性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員工也沒有將自己的命運與企業(單位)的命運維係在一起,領導者、管理者與員工之間也沒有形成同舟共濟的良好關係,這樣的企業一旦遇到金融危機,就會樹倒猢猻散,成為一盤散沙,這是每一個企業家都應該警惕的。

可見,感恩心態、情感投入,也是領導者成功的不可缺少的秘訣之一。

2.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錢財,每個人都需要,每個人也都希望擁有。發財致富,無可非議,應記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但有些人卻老認為: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於是不擇手段,謀財害命,損他人,損國家,取不義之財。這種小人見利忘義,其手法不外乎如下幾種:

(1)宰

從“宰客”的對象上看,除了“宰生”、“宰公”外,“宰熟”現象也屢見不鮮。從“宰客”實施的地點看,暴利往往集中在歌舞廳、大酒店和精品屋。

①歌舞廳:瀟灑一刻值千金。南京某KTV舞場,每小時包廂費達到1500元。某日,一大款在該舞場消費,付了包廂費、XO開瓶費、點歌費等,一次消費就達近萬元。很多文化消費場所的老板想方設法收取各種費用,如設立頗有爭議的跪式服務,甚至出現了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的“三陪”現象。

②大酒店:觥籌交錯好氣派。忽如一夜春風來,豪華酒店到處開。於是,古老的中華“酒文化”被扭曲了。隨著觥籌交錯的碰杯聲,在酒精的作用下,賬單無需過目就會有人慷慨解囊。廣東兩名遊客去桂林一酒吧消費,被老板強行索要酒水費2150元。遊客最後告到工商部門,經核實其實際消費僅50元。

③精品屋:敢問大門為誰開?有一位消費者在一家時裝店花3000元買了一套時裝,過了幾天,在另一家商店,看到同樣品牌、同樣麵料、同樣款式的時裝,價格隻有1200元,於是他為了這枉花的1800元進行了投訴,結果商店以“定價自主,明碼標價”為由,將他擋了回去。

(2)騙

除明刀“宰客”外,牟取暴利的另一手段就是“騙你沒商量”。

①揮淚甩賣。某廠一位中年女工實在擋不住一件夾克“原價880元,現價380元”的誘惑,終於咬牙買下來,作為丈夫的生日禮物。過了兩天,她攜同丈夫逛街,卻在另一家服裝店看到同類夾克標價150元。

②誘你上鉤。當各種花樣翻新的“血本甩賣”等欺騙手段被輿論披露得失去功效以後,一招“不講價”又流行開來。“此櫃台商品不講價”、“本店商品不講價”的標牌幾乎爬滿各家店櫃,這既可在消費者心理上形成貨真價實的錯覺,便於誘人上鉤,又可免去老板的口舌之勞。有位外地顧客在某商場發現一台樣式別致的收錄機,售貨員看出他對收錄機情有獨鍾,便熱情地說:“我們這兒是全市最低價,所以不講價。”誰知買下來後,那顧客經過又一商場時,發現同模樣的收錄機僅僅標價348元,看看自己手中那台700元買來的機子,不禁哭笑不得。

③假冒偽劣。《中國消費者》雜誌披露:1993年全國共查獲各類假冒偽劣商品價值達25.8億元人民幣。某省有個縣的技術培訓中心,曾在一家報紙上堂而皇之地刊登這樣一則廣告:“您想致富嗎?普通白酒改名酒的技術是你致富的捷徑。此項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投入百元即可獲利萬元……”據說,廣告見報後,參觀學習者還需掛號等待。這“技術”是什麼?從市場上買回二三元一瓶的劣酒,換上名牌商標和瓶子,轉手就能賣五六十元一瓶。一個夫妻作坊,一天就能“生產”幾千瓶這樣的“名酒”,隻要倒騰出去,一夜間就成富翁。

(3)蒙

除了明宰、暗騙外,“得蒙且蒙”亦是牟取暴利者慣用的伎倆。

①瞞天過海。報載,不久前某市工商部門對全市26家商場的一次抽查結果,卻為善良的“上帝”敲了警鍾:在72種日常用品和食品中,數量完全符合標準的不足31%,其中有85%的罐裝、瓶裝食品斤兩不足;而諸如味精、胡椒粉、香油、快餐麵、掛麵、麥乳精、奶粉等日常副食品足斤足兩的寥寥無幾。

②笑裏藏刀。一日,某工廠青工小薑,走進時裝店購西服,貨主———一位漂亮的小妞忙湊過來幫他試穿:“你用鏡子照照,這穿出去多筆挺、多瀟灑,老妹子我都不敢和你站在一起了!”並故意用纖纖細手撫摸小夥子的身體。“俏妞”又說:“您的女朋友一定也很亮麗,何不出手大方地也給‘親愛的’捎件新款絲質旗袍呢?你看我這身咋樣?”說著撩起開得很上的袍衩,露出雪白的大腿……小薑既受寵若驚又有些飄然若醉,連價也未還就掏出1180元買走了西服和旗袍。他哪裏知道這“俏妞”的手法竟足足地“煞”了他680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