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厚黑經商之誠信(1 / 3)

一、誠實為經商之本

俗話說“無商不奸”,是指在商業經營時運用正確的謀略和計策來擊敗對手,而不是指在運營生產中的欺騙手段。所以,一個成功的商人總是具有誠實、公正、堅毅等難能可貴的品德。

吳舜文是台灣最有影響的女企業家之一,1973年她曾當選為台灣第一屆十大企業家。她因在企業管理方麵的成就於1973年與1977年先後被美國肯尼迪學院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和聖諾大學名譽商學博士。

吳舜文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她具有守信、誠實、儉樸等很多難能可貴的品質。她畢生身體力行。結婚以後才上大學,40歲出國念研究生,70歲開始學書法。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實屬少見。

她經營管理的觀念是眾多人津津樂道的。她把“義”放在首位,“利”居其次,她把發展民族工業作為企業的崇高理想。在台灣企業家偷稅漏稅嚴重的情況下,吳舜文則是例外,1986年她是台灣納稅排行榜的冠軍。

她經營企業,理想高、眼光遠,不投機圖近利,肯務本求實。她在研究發展上敢於巨額投資,在台灣也是出了名的。她投入巨資,興建“裕隆汽車工程中心”,就是一個例證,她曾這樣說:“投資設計中心的宗旨,是為了工業發展,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既然方向正確,就不如放手去做。如果成功了,就對大眾有貢獻;失敗了,對曆史有所交代,也相當光榮。”

她的工程研究中心,每年的研究經費達四億元台幣,每天耗資110萬元台幣。每年花費在買書上的經費就達150萬~200萬元台幣。台灣前行政院院長孫運旋公開講:“吳舜文是台灣唯一看到研究發展至為重要的企業家。”

吳舜文在管理中也實行了幾條有效的改革,比如她采取“目標管理”,即由員工每年提出一份切實可行的年度計劃,再分解為每月目標,據此檢查工作。她還在台灣首創“三班製”。1960年她掌管台元紡織品公司後,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把兩班製改成“三班製”,減少了工人的工作時間,發放同樣的薪水,取得了良好效果。由此產生的是台元的工作效率與技術水準大大提高,產量增加,質量提高,產品打人了國際市場。

總之,吳舜文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她具有豐富的知識與高度的智慧,凡事追求完美。她性格中最大的特點是意誌力堅強,好勝,不服輸,同時也勇於創新。這是一個天生企業家的條件,難怪她把事業經營得如此成功。

鬆下幸之助最早創立鬆下公司時,尚不了解國家的納稅法規,因此為了決定納稅額,邀請稅務人員到其公司來辦公。當時鬆下公司做的是小本生意,營業額隻有一些,因此很順利地通過核準。但後來隨著經營的擴展,鬆下將營業額一一呈報上去,300元、1000元、2000元……以後逐年增加為10000元、20000元等,從不虛報。此時稅務人員還是親自到辦公室去調查,並擺出不信任的樣子。公司人員十分惱火,但鬆下認為,誠實地呈報,無論賺再多的錢,本來就是世人的錢,不妨隨他扣吧。由於鬆下堅持這種誠實納稅的原則,因而在一段時間後取得了納稅機關的信任,而納稅的事反而更加簡單和順利了。

可見經商的方針不同,各自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聰明的商人把錢看成是寄存在身邊的東西,就能果敢有效地使用金錢,讓金錢回歸社會,既敢於承擔責任,又能使我們所擁有的社會更加欣欣向榮。鬆下幸之助的這種經商的方針無疑是對社會有利,對企業有益的。

二、信譽就是財富

我國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商以信為本”之說,海內外成功的華商都是恪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守信。以誠實獲利,以信用獲得美譽。

古時候,有信譽作為戰爭武器取得勝利的方法。著名軍事家劉伯溫曾說:戰爭是詐術之一,但作為戰爭的統帥卻不能以詐術來統領軍隊。所以孟子說:“在軍事戰爭中采用詐術不可損害自己的信譽。”劉伯溫對商人的不講信譽更為厭惡,他借《鬱離子》之口說:“有人說商人是重財而輕信的人,開始我還不相信,現在我才知道真有這樣的人。”孟子也說:對於商人重利輕信的固有習性和做法不能不謹慎小心。

戰國時期,商鞅實行變法。為了取信於民,他先做了件立信的事。一天,他指著南門的一根三丈長的木杆說,誰能把它搬到北門,賞給十金。很多人不信,認為這根木頭連小孩兒都扛得動,哪用得了十金?商鞅又說:有能扛去者,賞50金。這時有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果然賞給此人50金。這時老百姓才相信了,說:“商鞅是一個守信用的人。”這時他再推行變法,秦人皆信,變法很快推開了。由此可見,“言必信,行必果”是立信的關鍵。

縱觀現代商業市場,信譽之戰已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取信於民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凡是應承的,都要做到”。這是作為當代商人所必須做到的。

“1968年,日本商人藤田田曾接受了美國油料公司訂製餐具300萬個刀與叉的合同。交貨日期為9月1日,在芝加哥交貨,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8月1日從橫濱出貨。

藤田田組織了幾家工廠生產這批刀叉,由於他們一再誤工,預計到8月27日隻能空運交貨。

藤田田就租用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707貨運機空運,交了三萬美元(合日元1000萬元)空運費,貨物及時運到。雖然損失極大,但贏得了客戶的信任,維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保證了信譽。

像藤田田這樣的著名企業家,將信譽看成是企業的唯一生命,似乎理所當然,然而,像未萬春這樣的個體戶為了維護信譽而自甘損失,這樣的舉動更是令人感到欽佩了。

1987年6月19日,四川綿陽市個體戶未萬春,當眾把一批價值1020元的假劣香煙、奶粉銷毀,對於他來說雖然損失了1020元,但他不出售偽劣商品,贏得了信譽,贏得了廣大顧客的消費心理。

一些企業為了眼前利益,大量製造、傾銷低次產品,把自己很響的牌子砸了,這無異於殺雞取蛋,隻有愚人才這樣做。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信用、信譽更是商人價值連城的無形資產。包玉剛爭奪香港最大的碼頭———九龍倉的控股權,就是以其在香港銀行長期良好的信用記錄,與英國財團展開了一場收購與反收購戰,在短短的幾天裏,調動了20多億元現金,從而贏得了這場號稱“世紀收購戰”的勝利。包玉剛曾經說過:“如果在金錢與信譽的天平上讓我選擇的話,我選擇信譽。”包玉剛重信譽、守信用的品格在香港商界、實業界、金融界是有口皆碑的。他那“言必信,行必果”的豪爽作風,使其朋友滿天下。

包玉剛常說:“簽訂合同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慣例手續。紙上的合同可以撕毀,但簽訂在心上的合同是撕不毀的。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應該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他恪守信用,從不誇海口,而是實實在在的一步一個腳印地擴展他的業務量。1970年,航運市場看好,許多公司都積極爭取在日本造船,船廠幾乎不肯接受訂單。沒多久,市場狀況發生逆轉,許多船隻都租不出去,建造中的船隻總噸位急劇下降。可是包玉剛仍然不斷地向日本訂船。1971年,差不多是在船運市場最糟糕的時候,包玉剛訂造了六艘船,總噸位是150萬噸,從而解了船廠的燃眉之急,所以,後來包氏在日本造船總是能一帆風順,而且被日本的造船界譽為:“我們最尊貴的主顧。”

成功的企業都是那些講誠、信的企業。金利來的開創者曾憲梓先生自始至終奉守“勤儉誠信”的經營理念:勤能補拙,儉能守業,而唯誠和信,則是長期取信於消費者,使金利來獲得永續經營、開創名牌基業的根本所在。金利來的經營理念主要表現在堅持“不做騙人生意”這一樸素的商業道德觀方麵,具體體現在對產品的質量與品質的追求上,盡善盡美,一絲不苟,使消費者感受到購買金利來就是在享受上乘的、精美的產品,增強對金利來的信心。

所以商業上自古就信奉“店譽貴似金”、“人無信不立,店無譽不興”、“千金易獲,信譽難得”、“笨拙的店主隻知賺錢,聰明的店主最重信譽”、“店門八字開,信譽引財來”、“商店信譽勝萬金,一舉一動要留心”、“信譽就是財富”。

三、誠信是經商之本

古往今來,“誠信”一向被中國人視為修身之本,是待人處世的道德規範。這也是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中所重視的“賢能”的一個重要標準。儒家思想強調“民無信不立”,宣揚“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要求商人要“篤實至誠”。從商品經濟發展史來看,無論中外,商品經濟越發達,商業精神越旺盛,就越是恪守信用。“無商不奸”這句話並不能反映商業的本質,也不適應市場經濟的根本要求。其實,商的本質是信,而不是奸。因為成功的企業家都清醒地認識到:唯誠與信,才會給企業、給企業家帶來較高的信譽。

李嘉誠從身無分文的打工仔,一躍而成為世界富豪,其創業曆程充滿艱辛。然而勤勉的同時,還需要誠信,唯有誠信,才能建立起信譽,才能成為“真正”的商人。李嘉誠正是如此。

20世紀50年代中期,香港工業化形成熱潮,港產工業品源源不斷打入國際市場,越來越引起國際商界的重視。

長江塑膠廠經曆過瀕臨倒閉的危機後,生機煥發,訂單如雪片飛來,工廠通宵達旦生產,營業額呈幾何級數增長。李嘉誠的信譽有口皆碑,銀行不斷放寬對他的貸款限額;原料商許可他賒購原料;客戶樂意接受他的產品,派送大筆訂單給他。

1957年歲尾,長江塑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總部由新莆崗搬到北角,李嘉誠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廠家分為兩處,一處仍生產塑膠玩具,另一處生產塑膠花。李嘉誠把塑膠花作為重點產品。

李嘉誠的事業又上了一個台階,他並不因此而滿足。

香港的對外貿易基本上為洋行壟斷,而華人商行的優勢,是在中國內地與東南亞的華人社會。20世紀50年代,西方國家對華實行禁運,香港華人商行的出口途徑,基本限於東南亞。

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在歐美,歐洲北美占世界消費量的一半以上。李嘉誠無時不渴望將產品打入歐美市場,他透過《塑膠》雜誌,得知香港塑膠花正風靡歐美市場。

李嘉誠一得悉這個消息,馬上驅車去跟外商直接洽談,給他們看樣品,簽訂合同。繞過了中間環節,雙方都得到價格上的實惠。李嘉誠手中捏著一把訂單,還有訂單從四麵八方飛來。

李嘉誠不惜重金網羅全港最優秀的塑膠人才,不斷地推出新樣品。可是,因為資金有限,設備不足,嚴重地阻礙生產規模的擴大。李嘉誠擔心陷於前幾年的被動局麵,不敢放手接受訂單。

該如何突破“瓶頸”呢?李嘉誠陷入苦惱之中。銀行許可的貸款額隻能應付流動資金。地產、航運、貿易、工業,都在千方百計努力獲得銀行的支持,像長江這樣的小公司,不敢奢望獲得銀行的大筆貸款。

在李嘉誠傷透腦筋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機遇來到他麵前。有位歐洲的批發商,來北角的長江公司看樣品,他對長江公司的塑膠花讚不絕口:“比意大利產的還好。我在香港跑了幾家,就算你們的款式齊全、質優美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