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厚黑論辯法(2 / 3)

誰第一,誰第二,對於一個爭強好勝的人,特別是一個爭強好勝的皇帝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乃至要命的問題。如實說自己第一吧,開罪皇帝難免不起禍端;說皇帝第一吧,又有懾於皇權、趨炎附勢之嫌。

“臣的書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書法,皇帝中第一。”對奇問做奇答,似回答實未答,模糊應對,出奇製勝。

所以連皇帝也隻好“一笑置之”。

3.笑聲中表達觀點

這在針鋒相對的論辯中具有奇妙的功效,不僅可增強說服力,巧妙地反駁對方,而且會贏得聽眾的興趣和讚同。論辯當然主要是為了探求真理,但也是為了比賽技巧和才力,所以它應有一定的藝術性和娛樂性。觀眾很想從雙方的論辯中獲得愉悅。因此,高明的論辯者應該滿足觀眾的心理欲求,盡力使自己的語言機智幽默、妙趣橫生,以便獲得最佳效果。

在1988年度亞洲大學生論辯會上,複旦大學隊和對方論辯“龐大的人口是第三世界國家的負擔”時,有個隊員笑著說:“廣播局現在在外麵準備了兩百人的茶點,如果現在的人數急劇增加到一千人的話,那我可能就吃不著了。”這話引起觀眾滿堂笑聲,報以熱烈鼓掌。

論辯中很需要這一類反應機敏的幽默語言,它不僅能以調侃、輕鬆的態度反駁對方,活躍氣氛,而且能在觀眾和評委麵前表現出一種灑脫自如、才華橫溢的自我形象。但須注意幽默不同於滑稽,也不同於諷刺,而是一種言簡意賅、饒有情趣的傳遞藝術和豁達而機敏的做人的風度。

1990年亞辯賽中,南京大學隊與澳門東亞大學隊對壘。南大隊的戰略要“避虛就實”,準備的實證資料比較多,因此很容易造成論辯風格上過於嚴肅的情況。針對這點,他們在賽前設想了一些生動、詼諧的語句,在賽場上達到了揮灑自如、機智幽默的境界。如他們在說明了新加坡1985年經濟衰退後召開了一千多位學者參加的“經濟對策研討會”後,馬上接上一句:“如果儒家思想真有對方所說的功效,那麼他們召開的不就應該是儒家思想研討會了嗎?”在指出四小龍都奉行“出口導向戰略”時,連帶著加一句:“如果儒家思想能夠推動經濟的快速成長,那麼其他國家隻要多進口幾本《論語》、《孟子》,保證人手一冊,經濟快速成長不就十拿九穩、萬事大吉了嗎?”引起了觀眾們的熱烈掌聲。還有,對方指出:“儒家思想提倡‘返本以開新’,它本身是發展的啊!”

南大隊馬上接著說:“它是發展的,不過讓我們看看它是怎樣發展的“孔子說‘男女授受不親’,孟子發展了,提出‘嫂溺,叔可援之以手’。可是這種發展還是無助於經濟快速成長啊?”對方又指出:“儒家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和齊家雖然不能推動經濟成長,可是它也有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啊!”南大隊員則不緊不慢地反駁道:“還是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儒家所謂的天下大治吧。按照孔子的說法,無非是行周代的禮法,乘商代的車子,戴夏代的帽子,再來上一段堯舜時代的歌舞,這怎麼能帶來經濟快速成長呢?”一陣掌聲過後,這位隊員又說:“據我們所知,新加坡用的是公元曆法,愛乘的是奔馳和三菱牌轎車,並且沒有戴帽子的習慣,這怎麼能說是儒家的天下大治呢?”一席話博得了台下一片掌聲和笑聲。凡此種種,都對這場論辯取勝起了不少的作用。

在決賽中,複旦隊的一個隊員講:“‘父母在,不遠遊’,這是純粹的儒家思想吧?如果照此辦理,我們還會來到新加坡嗎?”這句話寓哲理於談笑之間,效果甚佳。但台灣大學隊立刻反擊道:“對方同學不要斷章取義。《論語》中的下旬是:‘遊必有方。’”這時,如果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顯然對複旦隊不利,但複旦隊又不能不做答複。這時複旦隊一個隊員反應機敏,“就地取材”說:“至於‘遊必有方’嘛,遊來遊去不要成為烏節路上的遊離少年嗬!”烏節路是新加坡的商業繁華街,遊離少年是對那些不服管教的少年的總稱。因為當地觀眾對這些十分熟悉,這句“就地取材”的話既切中要害,又幽默風趣,因而贏得了長時間的掌聲,顯出了“四兩撥千斤”的奇妙作用。

4.動作代替語言

用動作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不置言語,此技巧多用於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願多說的論辯當中。

當富蘭克林·羅斯福第四次連任美國總統時,《先鋒論壇報》的一位記者去采訪他,請總統談談四次連任的感想。羅斯福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很客氣地請記者吃“三明治”。記者得此殊榮,便高興地吃了下去。總統微微笑著請他再吃一次。他覺得這是總統的誠意,盛情難卻,就又吃了一塊。當他剛想請總統談談時,不料總統又請他吃第三次,他有些受寵若驚。雖然肚子裏已不需要了,但還是勉強把他吃了。這時羅斯福才微笑著對記者說:“現在,你不要再問我對於這第四次連任的感想了吧?!因為你剛才已感覺到了。”此謀運用得當,可收出其不意、高人一籌的效果,減少許多糾纏不清的語言麻煩。英國人約瑟夫·艾迪生講過這樣一句話:“假如把人的智力平麵展開,智者與愚人的智力之間,我們僅能見極微小的差異。這差異在於前者懂得如何選擇談話的材料……而後者隻是把他的想法點滴不漏地轉為言語。”大語不言的高明處就在於它能把表達意思的動作和方式作為“談話的材料”,而不是讓施謀者把自己的想法點滴不漏地轉變為言語。

美國總統林肯早年當律師時,有一次作為被告的代理人出庭,他發現原告律師在法庭上將一個簡單的論據翻來覆去地陳述了兩個多小時,他站起來,先把外衣脫了放在桌上,然後拿起玻璃杯喝了一口水,接著重新穿上外衣,然後又喝,再將外衣脫下,再喝一口水……這樣的動作反複進行了五六次,旁聽群眾見此狀況,立即明白了林肯的用意,突然爆發出一陣會意的大笑,接著林肯才發表他的辯詞。林肯用這些重複的動作,狠狠地回敬了對方律師論據的不足,勝過千言萬語,給對方造成心理上的失態,使自己在心理上先勝一籌,處於優勢。

運用這一謀略,可在論辯中控製論辯對象,贏得論辯的勝利。美國大律師赫梅爾接受一家保險公司委托,在調查一起保險賠償案件時,發現原告所稱他的肩膀被摔下來的開降機軸打傷,至今右臂仍抬不起來的事實有詐,赫梅爾就在法庭上巧妙地運用這一謀略,機智地戳穿了原告的謊言。他說:“請給陪審員們看看,你的右臂現在能舉多高?”赫梅爾要求原告舉起受傷的右臂,原告慢慢地將手臂舉到齊耳的高度,原告顯得很費勁的樣子,以示不能舉得更高了。“那麼,你在受傷前能舉多高呢?”赫梅爾突然出其不意地問。原告不由自主地將手臂舉過了頭頂。這一下,引得旁聽的群眾哄堂大笑。陪審員們醒悟過來,原告第一次舉手是假的。

美國一位大學校長運用實際表演法作報告,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一次集會時,校長麵容嚴肅,戴方帽、穿禮服登台,隻講了幾句開場白,就從口袋裏掏出筆記本寫著什麼,然後把筆記本丟在地上。又掏出香蕉吃,把皮隨手扔掉,接著是嚼糖果、花生,最後竟把泡泡糖的渣也吐在台上,還用腳踩了踩。

在學生們再也看不下去時,校長開口了:

“各位同學,大家已經看清楚什麼是不道德了,從現在起,我們要共同維護校園的整潔,報告完了。”

某廠正在舉行一次演講比賽。這時,一位女選手走上台。“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論堅守崗位》。”女選手嗓音甜潤,吐字清晰。

突然,她停止了演講,走下講台,徑直向會場外走去。台下的聽眾麵麵相覷,先是小聲議論,繼而喧聲四起。

幾分鍾後,她才慢騰騰回到台上,麵對激怒的聽眾,充滿激情地說:

“如果我在演講時離開講台是不能容忍的話,那麼,工作時間紀律鬆弛,玩忽職守,擅離生產崗位,難道就不應該譴責嗎?我的演講完了。”人們沉默了一會,隨即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

三、以黑製黑,克敵製勝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一些商業談判中,談話對方不時會提出一個或幾個“刁鑽問題”,企圖陷你於“不答過不去,答又難過去”的窘境。這就有個用“刁答”對“刁問”的講究,正所謂“以刁克刁”,克敵製勝。

1.明理駁“刁”

1847年,林肯與民主黨的卡特萊特對壘,競爭國會眾議院席位。卡特萊特是一個有名的舊派巡回牧師,也是一個富有能量的煽動家。他不斷散布謠言,說林肯隻相信上帝,但不承認耶穌,不承認贖罪和報應的基督教教義。他舉行了一次宗教集會,特邀林肯參加。會上,卡特萊特麵對聽眾煽動說:“一切不願下地獄的人,請站起來!”除林肯之外,所有的人都站起來了。卡特萊特又以挑釁的口氣說:“我看到除林肯先生之外,你們所有的人都表示不願下地獄。林肯先生,我要問你,你要到哪裏呢?”

林肯不緊不慢地從座上站起來,做了這樣的回答:“我認為應該以嚴肅的態度對待嚴肅的宗教問題,但我並不感到必須像其他人一樣來回答問題。卡特萊特先生問我要到哪裏去,我可以坦率地告訴你:我要到國會去。”在這裏,林肯先是一語破的地指明對手不該抱著不嚴肅的態度對待嚴肅的宗教問題,然後用一“但”字說明對方不該像要求其他人一樣來要求他回答問題;最後言簡意賅地向對方表明要到國會去,而這是卡特萊特先生不該阻擋也無法阻擋的。林肯先明理駁刁,又駁刁明理,把卡特萊特的荒謬可笑提示在聽眾麵前,也就難怪他張口結舌,在一片哄笑中灰溜溜地離開了會場。

2.借“刁”發揮

艾倫第一次參加議員競選時,同他爭一席之位的是他服兵役隊的上司陶克將軍。陶克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擔任北軍將領,後又擔任過數屆國會議員。艾倫不過是陶克部下的一個無名小卒,又是首次參加議員競選。在競選演說時,陶克說:“諸位親愛的同胞,我相信你們一定還記得,17年前的昨天夜裏,我正率領我的士兵在山上與敵人浴血奮戰,那次戰鬥勝利後,我們隻能在山上的樹叢中露宿。如果還沒有忘記那次艱苦卓絕的戰鬥,諸位在投票時,請不要忘記吃盡苦頭為國家帶來和平的人!”選民們高呼:“我們要陶克,我們要陶克!”別激動,聽聽艾倫的演說:

女士們,先生們:陶克將軍剛才說得沒有錯,他的確在那場戰鬥中立下了戰功。但當時,我是他手下的一員。當戰鬥結束、他在樹叢中安睡時,是我滿身鮮血,緊握武器,整夜保護他。諸位想想當時的情景。如果你們佩服陶克將軍,當然應該選取他,相反,如果認為像我這樣的士兵更值得欽佩,當然要選我了———我可以對你們的信任當之無愧!

在這裏,艾倫籠統地肯定了陶克的戰功,也就是為他報了喜。然而,卻在“但是”後麵大作了具體的文章,實際上也就為他報了憂。因而,顯得陶克表功有餘,講過不足。更有說服力的是艾倫運用了對比的方法,用即興發揮出來的一個請諸位想想當時的情景和兩個如果的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其攻擊力量“攻無不克”———攻得陶克“由強變弱”,也就使得艾倫轉弱為強。清末光緒年間,有個叫何梅穀的人,以研究孔孟學說聞名於世。他的老伴卻特別信佛,每天從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不讓她念,她不聽;何梅穀擔心這件事會在文人中成為笑柄。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來“改造”自己的老伴。

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應了;再叫,老伴又答應了;還叫,夫人生氣了,不再答理他了。何梅穀更來勁了,連聲又叫了幾聲,夫人大怒道:“跟叫魂似的,沒完沒了,真煩人!”

何梅穀趁機開導她:“我這才叫了你幾遍,你就生氣了,你一天念一千遍觀世音,菩薩就不煩嗎?”夫人頓時省悟,從此再也不日誦觀音千遍了。蘇聯童話作家奧雷洛夫長得很黑。有一次,他在公園散步,幾個無賴嘲笑他說:“看,來了一朵烏雲。”奧雷洛夫應聲巧答:“所以,癩蛤蟆們才叫起來了!”烏雲來了,蛤蟆就叫。奧雷洛夫從自然現象中得出了反擊對方的結論,多麼機智幽默、巧妙有力。論辯中很需要這樣的語言。

3.反“刁”一擊

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楚靈王對大臣們說:“這個家夥是個矮子,卻能言善辯,名氣很大。我們要羞辱他一下,讓他領教我們楚國的威風。”於是,楚靈王派人在城門邊開了個五尺高的小門,吩咐士兵們把大門關上,隻留小門開著。

晏子來到城下,見大門關著,就派人去叫門。守城士兵說:“齊國使者身材矮小,走小門就可以了,所以不用開大門了。”晏子笑著說:“出使狗國才從狗洞進去。現在我出使楚國,不應該走這個門吧!”楚國人自討沒趣,隻好打開大門。

接見時,楚靈王傲慢地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派你來做使者。”晏子不溫不火地答道:“齊國臨淄的居民很多,大家展開袖子就是陰天,大家抹汗就是雨天,街上的人接踵摩肩,怎麼能說沒人呢?”楚靈王說:“既然這樣,齊國為什麼要派你這樣的人來呢?”晏子聲音很平靜:“齊國派使者是有規定的。賢者去拜見賢王,不肖者去拜見不肖王。我這人不肖,所以被派到楚國來了。”楚靈王一聽,十分尷尬,但本來就是自己理虧,便無法發作。

第二年,晏子又來出使齊國了。楚靈王決定無論如何也要羞辱他一番,報一箭之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