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厚黑說服法(3 / 3)

在李宗吾看來,在運用厚黑術的過程中,如果能克服“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的心理,不僅可以建立信譽,也可以逼人就範。運用“放長線方能釣大魚”的說話辦事技巧,最大的好處是使對方摸不清你的用意,等到攤牌時就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某家裏來了貴客,父親叫兒子去附近小店買一瓶五糧液。待酒買回,父親發現酒是假貨。於是便把酒揣在懷裏,去了小店。

這位父親不急於興師問罪,而是讓店主拿過一瓶五糧液來,仔細看了很久,然後自言自語地說:“這年頭假貨太多了。不知道這瓶酒是不是假的!”店主說:“你放心,我這店裏絕對沒有假貨!”這位父親依舊歎息:“唉,我上次在市中心一家店鋪裏買了一瓶。店主也向我打包票說絕對不是假的。誰知打開來一品,你猜是什麼,是兩塊五一斤的二鍋頭摻的水。”

“你怎麼不去找他。”店主說。父親苦著臉說:“已經過了好幾天,打開瓶喝時才發現的,太晚了,這時去找他,他會認賬嗎?”店主惋惜道:“你當時發覺就好了,他敢不認賬?”

“要是當時發覺他不認賬,我又能怎麼辦呢?”父親認真請教。店主指教說:“找工商局去呀!人贓俱在,他敢不認賬,還不讓工商局罰垮他。他敢不退嗎?”

見時機已到,這位父親朝躲在一邊的兒子一招手,從懷中取出那瓶假五糧液來:“那好!你看該咋辦吧!”

在李宗吾看來,這位父親在這裏使用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法,達到了一種“請君入甕”的效果。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說話中自己已掌握了足以成功的有力證據,但卻因為時機不成熟或因環境不適宜而不便拋出,為此,采取一些措施,一步步地把話說出來,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五、以黑製黑,巧設圈套請君入甕

李宗吾認為,如果對方總想高人一等,壓人一頭,而且蠻橫無理,強詞奪理,為了占據有利地位,他們甚至用荒謬的理由、毫無根據又極具挑釁性的提問來反對你。麵對這樣的對手,如果過於強硬,對方一定不會合作,甚至會激發矛盾;如果你過於軟弱,對方一定不會把你放在眼裏。最好的應變方法,就是有理、有力、有節地運用“針鋒相對,以牙還牙”的說話技巧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有一個吝嗇的老板叫夥計去買酒,夥計向他要錢,他說:“用錢買酒,這是誰都能辦到的,不花錢買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會兒,夥計提著空瓶回來了。老板十分惱火,責罵道:“你讓我喝什麼?”

夥計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從有酒的瓶裏喝到酒,這是誰都能辦到的;如果能從空瓶裏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顯然,老板想不花錢喝酒的言行是不適當的,而如果夥計不知如何機智應對的話,或者可能遭到老板的嚴厲斥責,或者自己貼錢給老板買酒。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無理的提問,這種場麵往往讓人很窘迫,這時你必須使點“厚黑口才”,學習些應對的方法和技巧,你就會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地化解尷尬的場景,從而把自己從窘境中解救出來。

在李宗吾看來,在交談中別人的挑釁往往是刹那間的,如果缺乏鎮靜,那隻能是手足無措,唯唯諾諾聽之任之。如果能在心理上保持平衡與穩定,神色不改,鎮靜自若地麵對出現的問題,就有可能巧妙機智地應付過去。

例如,春秋時期,楚國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為了改善關係,齊王派晏嬰出使楚國。晏嬰到達楚國,楚王就傳令楚人,盡量羞辱晏嬰。見晏嬰過來了,前來迎接的禮賓官員命令士兵打開城門旁邊的側門。晏嬰站在正門前,士兵指了指小門說:“先生,您請進吧!”晏嬰冷蔑地笑了笑說:“這純係狗竇!出使狗國的人,才走狗竇!”楚國官員反被侮了一通,隻好命令士兵把正門敞開。

楚王接見了晏嬰,不屑一顧地問:“難道齊國沒有人了麼?”晏嬰誇張地說:“我的故國齊都,名喚臨淄,說大,確實不大,隻有幾百閭人家,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把袖子甩開,能蓋住太陽!如果每個人揮一把汗水,無異於下一場大雨!國都的大路上,人如潮湧,怎能說沒人呢?”

楚王又接著冷嘲道:“齊國既然人多勢眾,為什麼選你來出使我國呢?”晏嬰接著楚王的話說道:“是的,誠如大王所說,齊國派出使者,是經過謹慎選擇的:水平高的,出使上等國家;水平低下的,出使下等國家。我晏嬰水平不消說了,隻好出使到貴國來了。”

楚王本想羞辱齊國使者晏嬰,卻反倒被晏嬰所羞辱。其實,當涉及尊嚴的問題時,是絕不能讓步的。

在李宗吾看來,自以為了不起的人,別看他們張牙舞爪、趾高氣揚,其實他們非常無知,有的甚至是不學無術之流。對於這種人隻要你抓住了機會,找準部位,以牙還牙、針鋒相對就一定能打敗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反駁別人的不適當言行可采用這樣一些技巧:

1.比對方更荒謬

一位記者向紮伊爾前總統蒙博托說:

“你很富有。據說你的財產達30億美元!”

顯然,這一提問是針對蒙博托本人政治上是否廉潔而來的。對於蒙博托來說,這是一個極其嚴肅而易動感情的敏感問題,蒙博托聽了後哈哈大笑,然後反問道:

“一位比利時議員說我有60億美元!你聽到了吧?”

記者的提問顯然是認為紮伊爾前總統蒙博托不廉潔,但並沒直說,而是用引證的方式委婉地表達,蒙博托如果發脾氣,正顏厲色地駁斥,則既有失風度體麵,又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心平氣和地解釋恐怕也行不通,謠傳的事情能夠三言兩語澄清真相嗎?

於是,蒙博托除了用“哈哈大笑”表示不屑一顧以外,還引用一位比利時議員的話來反問記者,似乎在嘲弄記者的孤陋寡聞,但實際上是以更大的顯然是虛構的數字來間接地否定了記者的提問。

2.委婉點撥

19世紀意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羅西尼對自己的創作非常嚴肅認真,非常注意獨創性,對那些模仿、抄襲行為深惡痛絕。

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請羅西尼去聽他的演奏。羅西尼坐在前排,興致勃勃地聽著,開始聽得蠻入神,繼而有點不安,再而臉上出現了不快。

演奏按其章節繼續下去,羅西尼邊聽邊不時把帽子脫下又戴上,接連好幾次。演奏者看到他奇怪的動作和表情,就問他:“這裏的演出條件不好,是不是太熱了?”“不,”羅西尼說,“我有一見熟人就脫帽的習慣,在閣下的曲子裏,我碰到那麼多熟人,不得不頻頻脫帽了。”

藝術貴在獨創,這樣才能形成帶有個性特征的風格乃至形成流派;抄襲與模仿,則隻能在藝術巨匠的濃蔭中苟且偷生,毫無建樹。因此,要反對單純的模仿,更要杜絕抄襲行為。19世紀意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羅西尼對模仿、抄襲行為的深惡痛絕源於此。然而,直接的指責恐怕會使對方十分難堪,羅西尼便用體態語言及其說明來委婉地表示“在閣下的曲子裏我碰到那麼多熟人”,言外之意是你抄襲了他們的作品。雖然沒有明說,那位作曲家的臉一定會漲得通紅!

3.循循善誘

偉大的十月革命剛剛勝利的時候,象征沙皇反動統治的皇宮被革命軍隊攻占了。當時,俄國的農民們打著火把嚷著要點燃這座舉世聞名的建築,將皇宮付之一炬,以解他們對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識的革命工作人員出來勸說,但無濟於事。

列寧同誌得知此消息,立即趕到現場。麵對義憤填膺的農民,列寧同誌很懇切地說:“兄弟們,皇宮是可以燒的,但在點燃它之前,我有幾句話要說,你們看可以嗎?”

農民們一聽這話,列寧同誌並不反對他們燒,立即允諾道:“完全可以。”列寧同誌問:“請問這座房子原來住的誰?”

“是沙皇統治者。”農民們大聲地回答。

列寧同誌又問:“那它又是誰修建起來的?”

農民們堅定地說:“是我們人民群眾。”

“那麼,既然是我們人民修建的,現在就讓我們的人民代表住,你們說,可不可以呀?”

農民們點點頭。

列寧同誌再問:“那還要燒嗎?”

“不燒了!”農民們齊聲答道。

皇宮終於保住了。

遷怒於物往往是情感樸直、思維簡單的一種表現,解決這樣的問題,關鍵在於疏導。麵對激動的群眾,列寧幾句循循善誘的問話,理清了群眾思路,提高了其思想認識,保住了皇宮這座舉世聞名的建築。他采取的方法是,首先,理解和讚同群眾的觀點,這樣爭取了引導群眾的時間和機會;其次,正本清源,使農民們懂得,皇宮原來是沙皇統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卻是人民群眾;如今從沙皇手中奪過來,歸還人民群眾,就應該讓人民代表住,這個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農民們點了頭。最後一問,是強化迂回誘導的結果,讓群眾明確表態:“皇宮不燒了”,從而完全達到了目的。

4.針鋒相對

有一位女作家寫完了一部長篇小說,發表後引起轟動,一時成為最暢銷的熱門書。有個評論家曾向女作家求婚遭到拒絕,懷恨在心,經常在評論中旁敲側擊地貶低這個女作家的才幹。有一次文學界舉行聚會,許多人當麵向女作家表示祝賀,稱讚其作品的成功。

女作家一一表示感謝。忽然,那位評論家分開眾人,擠到前麵,大聲向女作家說道:

“您這部書的確十分精彩,但不知您能否透露一下秘密。這本書究竟是誰替您寫的?”

女作家還陶醉在眾人的讚揚聲中,冷不防他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就在她一愣的刹那,已有人偷偷發笑了。女作家立即清醒地估量了形勢,問題以外的爭吵於己不利,她馬上鎮靜下來,露出謙和的笑容,對評論家說道:“您能這樣公正恰當地評價我的作品,我感到十分榮幸,並向您表示由衷的感激!但不知您能否告訴我,這一本書是誰替您讀的?”

評論家的問話,用意十分明顯;而女作家的反問,同樣針鋒相對,潛台詞是說:你從來不認真讀別人的作品,所做的評論無非信口雌黃。連書都不讀的人,有什麼資格做評論!巧妙的反問,使評論家陷入了十分狼狽的處境。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一次國際會議期間,一位西方外交官對我國外交官挑釁說:“如果你們不向美國保證:不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那麼顯然就是沒有和平解決的誠意。”

麵對這種挑釁性的無稽之談,我國代表回答道:“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采取什麼方式解決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無須向他國做什麼保證。”說到這兒他話鋒一轉,反問道:“請問,難道你們競選總統也需向我們做什麼保證嗎?”

這針鋒相對的反詰,使對方無言以對,討了個沒趣,滿臉窘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