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處世有道,軟硬兼施(2 / 3)

“剛中有圓,柔中有方”,方圓學指的是在剛強之中蘊藏柔,同時又在柔中藏有剛勁,這和厚黑學裏所說的能屈能伸有些類似,屈的時候藏有剛強,但伸的時候並不是勇往直前找不到東西南北。伸的過程是一個強的過程,裏麵自然也會有柔的一麵,這樣也就不容易被打敗,真正可以做到勝不驕而敗不餒。

三、恩威並重,寬嚴有度

隋朝的暴政促成農民起義烽煙四起,中國又再出現群雄割據的局麵,而唐王朝就在這個亂世之中建立。

在隋末天下大亂之際,許多隋朝的官吏也紛紛造反,擁兵自立,其中李淵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終導致了唐朝的建立。李淵的次子李世民是諸子中最有才能、膽識過人的一個。他眼見隋朝大勢已去,便暗結俊傑,銳意經略天下。公元617年,天下大亂,世民乘機勸父親起兵。李淵依世民及晉陽令劉文靜之計,起兵太原,自任大將軍,率兵三萬餘人進取關中,並於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在長安建立唐朝。當時割據一方的群雄彼此相互攻伐,人人都想君臨全國。唐高祖即位後,乃以世民為帥,領兵次第削平群雄到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鏟除了割據朔方的梁師都,全國複歸統一。

李淵正妻竇氏生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其餘長子建成、次子世民、四子元吉都隨父親打天下。唐朝建立後,高祖封建成為太子,世民為秦王,元吉為齊王。秦王李世民從小喜歡弓馬騎射,練就一身精湛功夫。又深諳兵書戰策,長於謀略,自太原起兵到統一全國,戰功顯赫。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有房玄齡、杜如晦等,號稱十八學士;武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著名勇將。但李世民與日俱增的聲望和實力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和不安,李建成在統一戰爭中有很大的功勞,加上長期留守京師長安,也有很強大的政治力量。可和秦王李世民相比就大為遜色了。隻因為他是高祖的長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淵的四子齊王李元吉對皇位也有覬覦之心,他感到秦王的強大威脅,知道自己在競爭中的劣勢地位,由於共同的目標,李建成和李元吉結成了暫時的同盟。一起排擠李世民。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寵愛一些妃子,就經常在這些寵妃麵前拍馬送禮,討她們的歡喜。李世民就沒有這樣做。李世民平定東都之後,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宮裏的珍寶,還為她們的親戚謀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絕了。於是,寵妃們常常在高祖麵前說太子的好話,講秦王的短處。唐高祖聽信寵妃的話,跟李世民漸漸疏遠起來。另一方麵,他們還千方百計想除掉李世民。有一次,建成請李世民到東宮去喝酒。世民喝了幾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別人把他扶回家裏,他一陣疼痛,竟嘔出血來。李世民心裏明白,一定是建成在酒裏下了毒,趕快請醫服藥,總算慢慢好了。

建成、元吉兩人又想將秦王府的一些勇將收買過來。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給秦王手下的勇將尉遲敬德,表示要跟尉遲敬德交個朋友,還給尉遲敬德送去一車金銀。尉遲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說:“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來往,對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個貪利忘義的小人。這樣的人對太子又有什麼用呢。”說著,他把一車金銀原封不動地退了。建成受到尉遲敬德的拒絕,氣得要命。當天夜裏,元吉派了個刺客到尉遲敬德家去行刺。尉遲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們不會放過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門打開。刺客溜進院子,隔著窗戶偷看,隻見尉遲敬德斜靠在床上,身邊放著長矛。刺客本來知道他的名氣,怕他早有防備,沒敢動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公元626年,突厥進犯中原,建成乘機向唐高祖建議,讓元吉代替李世民帶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帥後,元吉又請求把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三員大將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劃歸元吉指揮。他們打算把這些將士調開以後,就可以放手殺害世民。有人把這個秘密計劃報告了李世民。李世民感到形勢緊急,連忙找他舅子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商量。兩人都勸李世民先發製人。李世民說:“兄弟互相殘殺,總不是件體麵的事。還是等他們動了手,我們再來對付他們。”尉遲敬德、長孫無忌都著急起來,說如果世民再不動手,他們也不願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本就不願將自己創下之江山拱手讓人,遂決心發動政變。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秦王向父皇密奏太子、齊王淫亂後宮、多次圖謀害己之事,高祖決定明日一早,召他們兄弟三人進宮,由他親自查問。

六月四日早,李世民叫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帶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宮北麵的玄武門,隻等建成、元吉進宮。沒多久,建成、元吉騎著馬朝玄武門來了,他們到了玄武門邊,覺得周圍的氣氛有點反常,兩人撥轉馬頭,準備回去。李世民從玄武門裏騎著馬趕了出來,高喊說:“殿下,別走!”元吉轉過身來,拿起身邊的弓箭,就想射殺世民,但是心裏一慌張,連弓弦都拉不開。李世民眼明手快,一箭射死皇太子李建成,緊接著,尉遲敬德帶了70名騎兵一起衝了出來,尉遲敬德一箭,射殺了齊王李元吉。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聽到玄武門出了事,全部出動,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麵指揮將士抵抗,一麵派尉遲敬德帶兵進宮。

唐高祖正在皇宮裏等著三人去朝見,尉遲敬德手拿長矛氣籲籲地衝進宮來,說:“太子和齊王發動叛亂,秦王已經把他們殺了。秦王怕驚動陛下,特地派我來保駕。”高祖這才知道外麵出了事,嚇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宰相蕭瑀等說:“建成、元吉本來沒有什麼功勞,兩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計。現在秦王既然已經把他們消滅,這是好事。陛下把國事交給秦王,就沒事了。”唐高祖見木已成舟,隻好聽左右大臣的話,宣布建成、元吉罪狀,命令各府將士一律歸秦王指揮。接著,李世民一方麵用叛逆的罪名,誅殺了建成和元吉的後裔,斬草除根。一方麵卻下召赦免東宮和齊王府的文武,基本安定了局勢,消除了通往皇帝寶座的一切障礙和隱患。六月七日,高祖詔立世民為太子。是年八月,高祖又被逼讓出皇位,自稱太上皇,傳位給太子李世民,是為唐太宗(626~649),次年改元貞觀。從而使中國進入一個繁榮時期———貞觀之治。

中國曆史上,為爭權奪利而骨肉相殘之事屢見不鮮,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是當中的表表者。我們應該承認李世民是一個有作為的帝王,他是唐王朝的實際建立者,他開創的“貞觀之治”,造就了光輝燦爛的大唐文化。但是也必須如實指出其殺兄、屠弟、逼父的篡權行為。

蔣介石在用人統禦方麵,很有政治家的手腕,很會籠絡部屬。

蔣介石有一個小本子,裏麵記載著國民黨師以上官長的字號、籍貫、親緣及一般人不大注意的細節。凡是少將以上的官長,他都要請到家裏吃飯,每次都是四菜一湯,簡樸之極,作陪的往往隻有蔣經國。采用這種不請別人陪客的家宴方式使得對方倍感親近。同時,簡單的飯菜給他的部下留下了清廉的印象。蔣介石請部屬吃飯後,總要合一張影。他與孫中山有一張合影相片,孫中山先生坐著,他站在孫先生背後。他與部屬合影也擺這個姿勢,其中的用意不講自明。他常對部屬說:

“叫我校長吧!你們都是我的學生。”

如果不是黃埔學生,他也很慷慨:“哦,予以下期登記吧!”這樣就提高了部屬的身價,起到了收買拉攏的作用。

蔣介石給部屬寫信,除了一律稱兄道弟外,還用字號,以示親上加親,可以說他很懂人情世故。

蔣介石不僅熟記部屬的名號、生辰、籍貫,而且對其父母的生日也用心記得很準。有時,他與某將領談話時,提起某將領父母的生日,使該將領受寵若驚,十分激動,深為委員長的關切所震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