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沒有功勞,不受俸祿(2 / 2)

天剛亮,母女送飯來的同時,也順道向師父送行。那時,婦人手上拿著一支引磬說:“師父!昨晚在我家馬廄裏,母馬生下一隻小馬!可是那隻小馬一生下來就死了,身上還插著這支引磬。這支引磬不是您的嗎?為什麼會插在初生的小馬身上呢?”

當時,修行者接過引磬,頓時全身冒出冷汗說:“一件衣服就是一張馬皮,四個元寶就是四個馬蹄。還好我的定力穩,不然就墮入你家當牛馬。”修行者覺得很可怕!如果平白接受別人的供養,而心如果沒有定力,確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貪財貪名是爭名奪利的根源,所以要戒除爭名奪利,首先要戒除貪欲,要懂得播種一分、收獲一分的道理。強求和希望意外的驚喜都是不應該的。

陶淵明年輕時就有高尚的誌趣,曾經著《五柳先生傳》自喻:先生不知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表字,住宅旁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做他的稱號了。他性情恬靜很少說話,不貪圖榮華利祿。愛好讀書,卻不拘泥字句,每當有些心得體會,就會高興到忘記吃飯。他生性喜好喝酒,可是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喝得到。親戚朋友知道他的情形,有時準備了酒給他,他去後總是盡情地喝,希望高高興興地喝醉,醉了就退席,一點兒也不在意禮節。家中空有四壁,不能遮風蔽日,身上粗布短衣,破爛不堪,家中經常缺吃少喝,他卻安然自得,常寫些文章自尋樂趣,以展示自己的誌向,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度過一生。

因為母親年老家中貧困,陶淵明就出來當了州的祭酒,可是他受不了官場的束縛,不幾天,就自動離職回家,州裏招聘他去做主簿,他也不去。親自耕種供給自家生活,辛苦勞作使得身體又弱又病。後來他又擔任了鎮軍將軍和建威將軍的參軍,對親戚朋友說:“我想出任地方官,為家庭提供生活費用,行嗎?”當權的知道了陶淵明的心思,就任用他為彭澤縣令,他吩咐屬下在官府的田裏全都種上秫稻,妻子堅持請他種粳稻,他才在兩頃五畝地種秫,五十畝種粳稻。郡守派督郵到彭澤縣來,縣中小吏告訴他應當整冠束帶、衣帽整齊地去拜見督郵,陶淵明長歎一聲說:“我不能為了五鬥米的薪俸彎腰拜迎鄉裏小人。”當即他解下印綬離職而去。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傳為千古佳話。這表明了他淡泊名利、法度自然的心性。其間雖苦有為生計所迫而做官和無奈的悲哀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情趣不是更自然恬意嗎?

一個人所具有的價值,在於自己的體認支持,決不會因為穿了華麗的衣服或破舊的蓑衣而有所改變。貪財貪名是爭名奪利的根源,所以要戒除爭名奪利,首先要戒除貪欲,要懂得播種一分、收獲一分的道理。強求和希望意外的驚喜都是不應該的。

相傳,乾隆帝巡遊江南時,站在山上眺望遠山近水,這位風流天子頓時感到少有的心曠神怡。這時,他看見江中數百隻帆船來來往往,感到有些迷惑不解,便問:“這麼多船在江中幹什麼?”身邊的道靜和尚說:“我隻看見江中兩隻船,一是爭名,二是奪利。”乾隆帝默然無語。

你擁有家資百萬,可還有家資千萬的呢。你擁有家資千萬,可還有家資雄厚又位在高官的呢。那麼安於本份,安於擁有,便是知足常樂,樂天知命了。

總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才有回報。在一次次的困難的麵前,你付出辛勤的汗水,從而獲取成功的果實,在一次次成功麵前,你舍棄了驕傲,從而獲取更大的進步。在金錢利祿麵前,你舍棄了貪婪嫉妒,選擇了清貧,從而擁有更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這一次次的付出與收獲,才造就了個個輝煌。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懂得付出,隻有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家長裏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發明大王”愛迪生一聲成就非凡,可其並非擁有三頭六臂,也沒有高於他人的智商,可他卻成功了,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為什麼呢?因為他勤奮努力,他不惜付出。他說:“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正因為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才換來了人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