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行事魯莽,難有善果(2 / 2)

項羽在東城的戰鬥,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於是他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停船岸邊,對項羽說:“江東雖然小,方圓也有千裏,百姓數十萬,也足以稱王,願大王趕快渡江,現在隻有臣有船,漢軍來到,無法渡過。”

項羽聽到這話,才知道西楚沒有失陷,巨大的內疚、對過去殺戮的懺悔心理、還有為了捍衛“霸王”的榮譽,他最終選擇了戰死,而非過江,於是他說:“蒼天要亡我,我為什麼要渡江呢?而且當年我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今無一人生還,縱然江東父老可憐我而尊我為王,難道我就不覺得愧疚麼?”

想到此,他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長者,我騎這馬五年了,所當無敵,曾一日行千裏,我不忍殺它,現在賜給您!”

於是他命令騎兵都下馬拿劍戰鬥,最後僅有項羽一人殺了數百人,自己也負傷十餘處。這時,他看到漢軍中有他過去的部下呂馬童,就對他說:“你不是我的故人麼?”呂馬童一看,馬上對另外一個漢將王翳說:“這是項王!”項羽說:“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封邑萬戶要我的頭,我就為你做件好事吧!”於是項羽自刎而死,時年30歲。

項羽死後,王翳取了他的頭,漢軍為了爭奪項羽的遺體,自相殘殺,死數十人,最後五個漢將分了項羽的遺體,都被封侯,一代西楚霸王,至此結束了他輝煌壯烈的一生。

可以說,項羽的一心赴死是魯莽的,極不冷靜的。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便有詩歎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所謂冷靜,指的是一個人在特定的場合下內心所持有的一種沉穩,人在受到某種刺激時,情緒會發生急劇變化,產生:焦急、憂鬱、興奮、衝動……這些情緒能不能被控製,就取決於人的心理素質了。

冷靜是做人的一種智慧,在平時的生活中,有許多矛盾不是靠肢體的力量、不是靠魯莽行動能夠解決的。冷靜啟迪人們學會用腦子,用腦子的過程,就是冷靜的過程,就是產生智慧、辦法、對策的過程。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隻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隻剩2500名士兵在城裏。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隻見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

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麵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麵也有一個書童,手裏拿著拂塵。城門裏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

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麵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冷靜是一種修養,有的人冷靜不下來,不論是心胸狹窄,還是驕橫自傲,說到底還是自身修養不夠。修養好的人,能夠自覺地克己和律己。受挫時不至於唉聲歎氣;獲獎時,不至於忘乎所以;有權有錢時,不至於趾高氣揚;待人處事時,不至於浮躁輕狂……

冷靜是自身力量的一種表現,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冷靜並不是軟弱,不是膽小鬼,也不是故作姿態,而是審時度勢,有禮節,有風度,不輕佻,不張狂。當你擁有這種力量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好好地使用。它會帶你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直到成功。

【家長裏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很多人都有不冷靜的毛病,但人是可以改變的。冷靜的心態要靠平時日積月累的苦修,不冷靜的毛病也要靠平時一點一滴地克服。生活中應該多學、多看,不斷總結,重視自己的作風、道德的修養,時刻用“冷靜”來約束自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