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行事魯莽,難有善果(1 / 2)

【原文】

長梧封人問子牢曰:“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予來年變齊,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終年厭飧。”

莊子聞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謂,遁其天,離其性,滅其情,亡其神,以眾為。故鹵莽其性者,欲惡之孽,為性萑葦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尋擢吾性,並潰漏發,不擇所出,漂疽疥癰,內熱溲膏是也。”

【譯文】

長梧地方守護封疆的人對子牢說:“你處理政事不要太粗疏,治理百姓不要太魯莽。從前我種莊稼,耕地粗疏馬虎,而莊稼收獲時也就用粗疏馬虎的態度來報複我;鋤草也輕率馬虎,而莊稼收獲時也用輕率馬虎的態度來報複我。我來年改變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細細地平整,禾苗繁茂果實累累,我一年到頭不愁食品不足。”

莊子聽了後說:“如今人們治理自己的身形,調理自己的心思,許多都像這守護封疆的人所說的情況,逃避自然,背離天性,泯滅真情,喪失精神,這都因為粗疏魯莽所致。所以對待本性和真情粗疏魯莽的人,欲念與邪惡的禍根,就像萑葦、蒹葭蔽遮禾黍那樣危害人的本性,開始時似乎還可以用來扶助人的形體,逐漸地就拔除了自己的本性,就像遍體毒瘡一齊潰發,不知選擇什麼地方泄出,毒瘡流濃,內熱遺精就是這樣。”

【莊子的大智慧】

“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意思是說,有道之人處理政事不要太粗疏,治理百姓不要太魯莽。不僅“為政”“治民”如此,做其他的事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句話並不是莊子所說,但莊子是十分肯定這句話的。莊子認為,那些逃避自然,背離天性,泯滅真情,喪失精神的行為,都是粗疏魯莽帶來的,所以,人應當保持本性,做任何事情都要謹慎認真,三思而行。隻有認真負責,通過艱苦細致的勞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認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保證和前提。

【莊子大智慧的解讀】

眾所周知,魯莽草率是處事的大忌。隻有時刻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凡事做到三思而後行,才更容易獲得成功。

人生之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以一顆冷靜的心去麵對,一生中的每一次重大抉擇,都要需要冷靜地去應對,學會沉著,學會思考,才能找到一份滿意的答案,開辟一條成功的人生之路。

冷靜是一筆厚實的財富,是一種無形的而又非常有用的資本,但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沉重的代價。在如今現實的生活裏,做事情更需要學會冷靜。遇事不冷靜,憑借自己一時的衝動,往往誤了大事。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在垓下與劉邦決戰,最終戰敗回營。隨後,項羽營部被漢軍圍困數重,到了晚上,聞漢軍四麵大營皆有楚歌聲,項羽大驚:“難道漢軍已占了楚地麼?為何楚人這麼多呢?”滿懷愁緒之下,他起身在帳中飲酒。

項羽有位很寵愛的妃子,叫虞姬,經常跟著他;有一匹駿馬,名字叫烏騅,經常騎乘。酒過三巡,項羽感慨良多,作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唱了數闋。虞姬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麵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虞姬淒然自刎,項羽也流下熱淚,左右都不敢抬頭看他,這就是曆史上的“霸王別姬”。

重圍之下,項羽騎上馬,選了八百人,趁著夜晚突圍向南,天亮後,漢軍發覺項羽離去,於是灌嬰率五千騎追擊,等他渡過淮河,隨從的騎兵隻有一百多人了,來到陰陵時,項羽迷路了,他去問一個老農,老農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澤,耽誤了時間,漢軍追了上來。

項羽又往東去,到達東城的一座山上,隻剩下了二十八騎,項羽自忖不能脫身了,就對騎兵們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嚐敗北,遂稱霸天下,現在困於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決死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一戰,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

於是,他分騎兵為四隊,此時,漢軍圍困數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於是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麵向山下衝,約在山東麵會合。

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退後數裏!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跪倒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