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低調做人,低調做人(2 / 2)

日本有個白隱禪師,他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其中台灣著名作家林新居撰寫的《就是這樣嗎?》頗為感人。

該書講的是有一對夫婦,在住處附近開了一家食品店,家裏有一個漂亮的女兒。無意間,夫婦倆發現女兒的肚子無緣無故地大起來。這種見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異常!在父母的一再逼問下,她終於吞吞吐吐地說出了“白隱”兩字。

於是,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理論,但這位大師不置可否,隻若無其事地答道:“就是這樣嗎?”孩子生下來後,就被送給白隱。此時,他的名譽雖已掃地,但他並不以為然,隻是非常細心地照顧著孩子。

他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雖不免橫遭白眼,或是冷嘲熱諷,他總是處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撫養別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後,這位未婚媽媽,終於不忍心再欺瞞下去了。她老老實實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魚市工作的一名青年。她的父母立即將她帶到白隱那裏,向他道歉,請他原諒,並將孩子帶回。

白隱仍然是淡然如水,他隻是在交還孩子的時候,輕聲說道:“就是這樣嗎?”仿佛不曾發生過什麼事,即使有,也隻像微風吹過耳醉,霎時即逝。

白隱為了給鄰居的女兒以生存的機會和空間,代人受過,犧牲了為自己洗刷清白的機會,雖然受到人們的冷嘲熱諷,但是他始終處之泰然。

“就是這樣嗎?”這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就是對“寵辱不驚”最好的解釋,反映了白隱的修養之高、道德之美。

低調是以內涵和修養為支撐的,是以冷靜和平淡為前提的,不是誰想做到就能做到的。現實中,多變的生活旋律使太多的人樂於耍小聰明,既不能守得住清貧也不能耐得住寂寞,由於缺少內涵和品位,張揚的近乎張狂,這種人大多都會被淘汰出局。

做人要低調,但決不能有奴性。不卑不亢,以禮待人,以理服人。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隻有互相尊重,互相景仰,才能互換愛心。然而現實生活中,適度地保持一份靜思,一份沉默,用更多的時間來令自己在混亂不安的塵世間保持清醒,乃修身養性之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客觀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自命不凡,恃才傲物的人,也許有一點點能力或者說叫本事,但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每個人不過是一片浮萍,一個人的一點點本事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做人不要自大、自傲、自以為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應該算是一種可以稱道的修養吧!

人來一世,無外乎兩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做人之難,難於從躁動的情緒和欲望中穩定心態,也是一種公關策略,更多的是追求成事,而在人事方麵保持低調或中立,實際上也是達到中庸的境界。成事之難,難於從紛亂的矛盾和利益的交織中理出頭緒。而最能促進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居高堂之位,懷凡人之心。老子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算得上是一個充滿大智慧的做人與做事的哲學。細思先人古訓,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言語謙和好處世,行為低調好做人。

人在旅途,必須時時叮囑自己,才高不自詡,位高不自傲。做人:要以德為帥、以誠為根、以善為貴;做事:要以謀為基、以實為重、以智為要;做官:要以民為本、以正為先、以紀為則。

低調做人是一種更成熟的智慧,能顯示出謙虛、持久的做人品德,更是平淡人生真實生活的反映。古人雲:“欲成事先成人。”做人要仰不怍天,俯不愧於人,低處修心,高處成事,以平常的心態,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家長裏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低調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一種謀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態。欲成事者必須要寬容於人,進而為人們所悅納、所讚賞、所欽佩,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堅固,才會有繁枝茂葉,碩果累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