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進退得失,處之泰然(1 / 2)

�ΰs��【原文】

肩吾問於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用心獨奈何?”

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矣。我何以過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將躊躇,方將四顧,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

【譯文】

肩吾問孫叔敖說:“您三次作令尹而不昌盛顯達,三次被免職也沒有憂愁之色。我開始時對此懷疑,現在見您呼吸輕鬆歡暢,您的心裏是怎樣想的呢?”

孫叔敖說:“我哪有什麼過人之處啊!我認為它既然來了就無法推辭,它去了也無法阻止,我認為官職奉祿之得失非我所有,失去了而無憂愁之色而已。我哪有什麼過人之處啊!況巨不知榮華顯貴是在於令尹呢,還是在我自身?如果是在於令尹,則於我無涉;如果在我自身,則於令尹無涉。那時我正在駐足沉思,顧及四麵八方之事,哪有工夫顧及到個人的富貴和貧賤哪!”

【莊子的大智慧】

孫叔敖(約前630~前593),春秋時期楚國人,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國令尹(楚相),輔佐楚莊王施教導民,寬刑緩政,發展經濟,政績赫然。主持興修了芍陂(今安豐塘),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國力。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列其為第一人。

孫叔敖“三相三去”的故事,迄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莊子便在《田子方》篇中講到了這個故事:孫叔敖三次為相,三次被免職,卻始終能心境平和,泰然處之。對此,有人感到不解。孫叔敖解釋說,事情發生了就無法阻止,所以應該敢於麵對。富貴榮華也與身份地位無關,會來的終究會來,不會來的也請求不得。而且,人始終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思考這些問題隻會貽誤了做事的時機。

莊子通過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即為人處世要有一種良好的心態,在進退得失中要懂得泰然處之。

【莊子大智慧的解讀】

通常,古人講進退,是指做官還是退隱的問題。明代理學大師薛文清說:“進將有為,退將自修。君子出處,唯此二事。”這是古人的進退觀,正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最高明的智者會在出世和入世間進退自如,不受名利的束縛,既能全身,又能成就大業。李泌就是這一方麵的典型代表。

李泌小時候就有“神童”之稱,深得唐玄宗的喜愛。後來他與當時還是太子的肅宗相識。安史之亂時,肅宗麵對強大的叛軍,很想找些心腹來幫忙,於是他請來了隱居的李泌。

說起來唐王朝沒有在安史之亂的戰火中灰飛煙滅,一方麵多虧了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的浴血奮戰、殊死報唐,另一方麵也多虧了李泌那條“山人妙計”。

唐肅宗收複京師之後,李泌去見肅宗。唐肅宗留李泌宴飲,同榻而眠。當時,李泌常受小人猜忌和陷害,為了明哲保身,他決定退隱山林。在隱退之前,他決心盡自己的最後一次努力,保護自己曾經愛護的皇太子廣平王李豫。

當天晚上,李泌對肅宗說:“臣已略報聖恩,請準我做閑人。”

肅宗驚異,說:“我同先生憂患多年,應該與先生同樂,您為何要離去呢?”

李泌答道:“臣有五不可留,願陛下讓我離去,免於一死。”

唐肅宗問:“這五不可留指什麼呢?”

李泌答道:“我遇陛下太早,陛下任我太重,寵信我太深,我的功勞太高,事跡太奇,有此五慮。陛下若不讓我走,就是殺了臣。”

肅宗不解地說:“先生為什麼懷疑我?朕不是瘋子,為什麼要殺先生呢?”

李泌道:“正是陛下不殺我,我才敢請求歸山,否則我怎麼敢說?並且我說被殺,不是指陛下,而是指那五點原因。我想,陛下對臣這麼信任,有些話尚且不敢說,等天下安定了,我哪敢再說什麼!”

肅宗說:“我知道了,先生要北伐,我不聽從您的建議,先生您生氣了。”

李泌回答:“不是,我說的是建寧王一事。”原來,不久前,肅宗聽信奸臣誣告,建寧王李倓被賜死。

肅宗說:“建寧王聽信小人的話,謀害長史,想奪儲位,我不得不賜他死,難道先生還不知道嗎?”

李泌又說:“建寧王倘若有此心,廣平王必定會怨恨他,可是廣平王每次與我談話,都說弟弟冤枉,淚如雨下。況且,以前陛下想用建寧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我請改任廣平王。建寧王要是想奪太子的地位,一定會恨臣,為什麼他認為我是忠心,對我更加親善呢?”

聽到這裏,肅宗也不禁流淚道:“我知道錯了,先生說得很對,但是這件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了,我也不想再聽這件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