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不計得失,甘於奉獻(2 / 2)

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是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6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隻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隻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終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麵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係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卻因缺乏油水,仍經常饑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嶽父那裏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幹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裏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10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細胞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逝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麵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跡。他是最具有農民樸實氣質的科學家。

“奉獻”作為一個時代的精神象征,在過去的歲月裏曾激勵了無數勞動者。奉獻,就意味著付出和給予,而這種付出和給予又應該是真心實意的、自願的行為。

在當今社會,講奉獻,就是要從點滴入手,就是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就是要求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認認真真地做好本職工作的每一件事。隻有這樣,才會自覺地忠於職守,盡職盡責,才能國家的發展,民族的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長裏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奉獻是一種覺悟的行動。對於一個人來說,奉獻是品行修養的升華,是心靈高尚的旅行;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奉獻是人情美好的體現,是彌足珍貴的風尚;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奉獻是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是催人奮發的時代精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