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恃才傲物,處世大忌(1 / 2)

��rԬ【原文】

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譯文】

陽朱到宋國去,住在旅店裏。旅店主人有兩個妾,其中一個漂亮,一個醜陋,可是長得醜陋的受到寵愛而長得漂亮的卻受到冷淡。陽朱問他的緣故,年青的店主回答:“那個長得漂亮的自以為漂亮,但是我卻不覺得她漂亮;那個長得醜陋的自以為醜陋,但是我卻不覺得他醜陋。”陽子轉對弟子說:“弟子們記住!品行賢良但卻不自以為具有了賢良的品行,去到哪裏不會受到敬重和愛戴啊!”

【莊子的大智慧】

宋國旅店的主人之所以不喜歡美妾,是因為美妾憑著長得美貌,表現出驕傲自負,反而引起主人的反感。他之所以喜歡醜妾,在於醜妾自認比不上人家秀美,表現出言微行輕,反而引起主人的同情。

陽子以此為例,用“行賢而去自賢之行”,教育他的學生,似乎還有點勉強。不過,他提出的這句話,針對旅店的兩妾雖不甚貼切,但對那些特以行為高尚作秀,又嫌別人知之甚少的人,卻是十分有教育意義的。高尚的品德,要讓人家評讚,不能自己吹噓。

品德高尚的人,是實事求是,實實在在沒有虛假的人,他們不會恃才傲物。他的一舉一動,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也從來不替自己的行為多說半句好話。這樣的人即是才高八鬥,也會表現得懷若虛穀,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也尊重別人的意見,因此,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敬愛。

【莊子大智慧的解讀】

才華當然有助於一個人成就事業、創造輝煌,可是如果你不能完全控製它,它有時會變成你職業生涯的拖累,能毀掉一個人的事業。職場中很多聰明能幹的才子佳人,一朝得意,最終失敗,致命原因通常是性格過於張揚霸道,恃才傲物,親和力太小,磨擦力太大。所以成功對他們來說永不可企及。

常言道“聰明反被聰明誤”,指的就是這類人。他們往往憑借自己的強勢突顯於整個群體,從而破壞了整體的和諧,造成“鶴立雞群”的尷尬局麵。如此這般,受到孤立是在所難免的,更糟糕的是,甚至還會招致殺身之禍。

三國時平原人禰衡,自幼有才華過人,能言善辯,但氣盛淩人,剛愎傲慢,自奉為名士。在三國魏晉時期有這樣一種人,以傲視權貴為時尚,以為這才是大名士的風度,三山五嶽都不在他眼裏。

孔融把禰衡推薦給曹操,但是,沒有得到曹操的重用,隻給了他一個看馬、看草料的官,彌衡以為自己受到了羞辱,惱羞成怒,擊鼓罵曹。曹操大怒,對孔融說:“禰衡這小子,我要殺他,不過像宰殺一隻麻雀或老鼠一樣罷了!隻是想到此人一向有虛名,殺了他,遠近的人都會說我沒有容人之量。”於是把彌衡送給劉表。

劉表對彌衡禮節周到,把他當作上賓。禰衡很讚美劉表的所做所為,但卻愛譏諷劉表左右的親信。於是,劉表的親信就勢誣陷彌衡,對劉表說:“禰衡稱頌將軍仁義愛人,可以與周文王相比。但又認為將軍做事不能決斷,而最終失敗,必定是由於這個原因。”這些人想借劉表的手除掉彌衡,但這話實際上也指出了劉表的缺點,點到了他的痛處。

劉表因此大怒,但是他也不想自己動手殺人,也不想留下殺名士的惡名,知道江安郡太守黃祖性情暴躁,就把禰衡送到江安。黃祖對禰衡也很優待,但後來禰衡當眾辱罵黃袒,黃祖將他殺死。禰衡這種人心理大概有問題。

人不能恃才傲物,更不能居功自傲,這不僅是一個修養問題,弄得不好,還會丟掉性命。當時還有一個叫許攸的人叛袁紹而投奔曹操,向曹營獻計。這種人本身就是買主求榮的行為,任何一個領導人對這種人嘴上不說,心裏是有所顧忌的。官渡之戰中,許攸向曹操獻計,烏巢劫糧成功,最終導致袁紹大敗。

許攸仗恃功勞,態度傲慢,曾在眾人坐在一起的公眾場合,喊著曹操的小名說:“曹阿滿,要不是我,你也得不到冀州!”曹操笑著說:“你說得對。”但心裏非常不高興,後來竟殺掉許攸。

應該說曹操還是有肚量的,許攸丟掉性命,完全是他太不自重,你從袁紹那裏叛變出來,本身就說明你這個人不忠,不誠,縱使有千條理由,你也洗不脫,這也就罷了。還公然稱許自己的功勞,不以為恥,反而為榮,這種時候本來應該低調行事,夾著尾巴做人,自己幫助曹操打敗袁紹是為天下百姓而不是為自己,如此不僅能保全性命,而且能保全富貴進而保全名聲,但是,反觀許攸的做法卻不是這樣,態度如此傲慢,目中無人,所以他丟掉性命完全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流出於岸,水必湍之。又說:槍打出頭鳥。這說明一個人如果太突出太優秀,讓多數人顯得平庸,本身就已很容易遭人暗算了。即使你不想得罪人,也會有人出於嫉妒而暗放冷箭的。如果再不謹言慎行,而是露才揚己,張揚行事,你不倒黴誰倒黴。因此如果你在某些場合不收斂你的“才華”,太擅辭令,滔滔雄辯,你往往會麵臨被恥笑的危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