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處變不驚,安然自若(2 / 2)

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猝然而發的令人發窘或發怒的問題,而且需要立即處置。否則,將會給自己或團隊、集體甚至國家造成一定的影響或損失。這時,就要看當事人能否像紀曉嵐那樣處變不驚,靈活地應對了。

一般來說,處理這種問題一定要當機立斷,隨機應變,切忌支支吾吾,不置可否。如此才能靈活應對,柳暗花明。

有一個劇團,由於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他們將一個戲連續上演了一百多場,劇中有這樣一場戲:一個貴族被關押在一所監獄裏,一個看守給他送來了一封信,他就把信當眾念了一遍。每次演出,這個看守遞給貴族的總是寫滿了他念的內容的信,扮演看守的演員這天要跟演貴族的演員開個玩笑,看他是否能背誦這封信。

他上台後,遞給貴族的是一張白紙,而不是真正的信。演貴族的演員打開一看,心中一驚。他知道這是在跟他開玩笑。可是信的內容他一句也記不得啊。他停頓了足足有兩秒鍾,多尷尬!

他“嗯”“啊”了兩聲,突然計上心來。他擺出了貴族的架子,說道:“這光線太暗,你念給我聽吧!”演看守的演員暗叫道“好啊,都推給我了!”他雖然每天晚上都聽“貴族”讀一遍,可他也記不上兩句。手接過信猶如接過一枚炸彈。但他畢竟是老演員,很快鎮定下來,假裝把信展開,放在眼前一看,然後說:“不錯,光線確實太暗,連我都看不清,你等著我去拿眼鏡來。”他連忙走下台,換上了原來那封信,同時也沒忘從什麼人臉上扯下一副眼鏡。

這兩個演員都很機智,麵對已經升溫的問題,不斷加油添火,使問題在高溫狀態下解決。既體麵,又幽默,讓人讀來不禁為之歎服。

遇事不慌張,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人,總能成功化解各種突發的危機。這是他們能力的體現,是他們智慧和博學的體現,更是他們儒雅風度的體現。宋代文學家蘇洵在《權書·心術》中說:“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治利害,可以待敵。”他認為領兵之將的素質,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麵對泰山崩塌麵不改色,麵對麋鹿出現在旁邊而不眨眼,然後可以左右局勢,戰勝敵人。

的確,但凡有“大將風度”的成功人士,必然在遇到困境和危機的時候能夠處變不驚,沉澱心境,避免心浮氣躁,恐懼慌張。一個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人,往往會有一個好的心態,在遇到打擊時能勇敢地麵對現實,從容不迫地接受一切,而不是要死要活,喪失理智,哭天喊地。

有一個老太太搭船到美國,途中遇到暴風,全船的人驚慌失措,四處逃竄,隻有這位老太太非常平靜地在禱告,神情十分安詳。等到風浪過去,船脫離了險境,有一個人好奇地問老太太,為什麼一點都不害怕。

老太太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被上帝接走,二女兒住在美國。剛才風浪大作時,我就向上帝禱告,如果船被打翻,我就去看大女兒,如果留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兒,不管怎麼樣我都會去看我的女兒。”

聽了老太太的講述,這個人對老太太處事不驚的勇氣深感佩服。

處變不驚需要沉著冷靜,它是成功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要學會臨危不亂,處變不驚。要學會鎮定,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要相信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任何問題都會得到解決。一旦你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處理事情時,你就會發現天大的事也不過如此,你就會把事情處理得更加圓滿。

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即使是芝麻大點的小事,也慌慌張張、冒冒失失,就像天要塌下來似的。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任何時候都不能夠亂了陣腳,須知,越緊張就越想不出辦法,反而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甚至偏離了問題的核心,衍生出更多不必要的麻煩來。

【家長裏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古語有雲:“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前一句說的是在突發事物麵前能沉著冷靜地應戰,後一句說的是遭受突然強加的冤枉時能冷靜對待。這兩句話都很精彩,值得後人自勉,並在生活中加以曆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