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無拘無束,灑脫人生(2 / 2)

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十九。並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醜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蜺,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而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天寶年間,政治形勢日益惡化,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係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輕蔑:“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鍾鼎疏。”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海》等詩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

李白的詩歌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於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複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他永不安於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隻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出如此的奇思妙想。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於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又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具有英風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麵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一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思,例如他筆下的黃河、長江,奔騰咆哮,一瀉千裏:“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將進酒》);另一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尋陽送弟昌岠鄱陽司馬作》)。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傾向的個性,還使他能更深入地開掘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人情美。這裏有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吳歌》其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有對勞動生活的讚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所有這些詩篇,都無不是以理想的光輪使日常生活題材煥發出詩意的豐采。

中國古代曆史上,能詩善文者無數,豪放派的詩作更是數不勝數,其中詩人蘇軾現存作品就有近三千首,陸遊更是有九千首之多。然而說起天真爛漫、自在瀟灑的境界,卻隻首推李白。可以說,盛唐的環境成就了李白的灑脫,李白的灑脫成就了他輝煌的一生。

有人曾經說過:執著是一個人的內心最頑固的枷鎖。有時確立一個目標,或目標過於明晰,反而會成為一種心理負擔和精神累贅,從而沉重了我們前進的腳步,束縛了我們翱翔的羽翼,相反,這時候沒有了目標,或將目標刪除,學會灑脫,一身輕鬆的我們反而會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身在社會,身不由己,但我們終日忙忙碌碌、疲憊的心靈確實需要寧靜的放鬆,盡管忙碌使我們充實而又愉快,如果我們不懂得灑脫,實際上在給自己加重負擔,讓心靈終日勞役的我們哪裏懂得灑脫是生命賞賜我們的禮物呢?一味追求而忘記給自己一份灑脫的機會,我們又豈能負載更多世俗的擔子。灑脫,那是在痛苦之後的一種平靜,那是在苦澀中品味出的一絲甜蜜。擁有它,我們將擁有與天地一樣包容世間一切的廣闊襟懷。

【家長裏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灑脫,並不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也不是玩世不恭,生活放蕩;更不是我行我素,渾渾噩噩。灑脫,是一種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美;是一種不卑不亢的健康心態;是一種自信自重的良好品格。更是對生活的一種坦然無爭的平和心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