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勤於練習,熟能生巧(2 / 2)

陳堯谘心裏很不舒服,不客氣的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不會。”“那麼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嗎?”“好是好,不過,這隻是一平常的技術罷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老頭兒,你說的是什麼話?竟然這樣悔辱我們師父。你知不知道我們師父的箭術,沒人能比得上。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輕人,你先別生氣,我說的是真話。你的箭術的確平常的很,沒什麼值得誇讚的。”“老頭兒,聽你這麼說好像很內行,那你就露兩手給我們瞧瞧。不服氣就比畫比畫。光說不練你有個什麼用!”“小兄弟,這射箭的本領我可沒有,不過讓我倒油給你們看看。”“倒油,這還用得著你這個老頭來表演嗎?倒油誰不會?別開玩笑啊!”“你們還是看了再說吧。”

老翁說完,就拿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上麵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後舀了一杓油,眼睛看準了,油杓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的從錢孔流入葫蘆裏。倒完之後,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翁很謙虛的向陳堯谘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罷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陳堯谘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的練習射箭,再也不誇耀自己的箭術。後來他的人品和箭術一樣好。

這便是成語“熟能生巧”的典故,它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隻要勤學苦練掌握規律,就能找出許多竅門,幹起來得心應手。

我國曆史上有許多關於勤於練習,熟能生巧的故事,如“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韋編三絕”等等。東晉大書法家“二王”練字也是典型的例子。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聖”,現今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裏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王羲之練字專心致誌,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吃飯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結構,不斷地用手在身上劃字默寫,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他為人寫一塊匾在木板上寫了幾個字樣,送去叫人雕刻。刻工發現字的墨漬竟滲入木板裏麵約有三分深。於是人們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語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

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也工於書法。他自幼聰明好學。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隻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媽媽搖搖頭。“五年總行了吧?”媽媽又搖搖頭。獻之急了,衝著媽媽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裏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後。

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並說:“我又練了5 年,並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麼不同?”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後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歎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聽後泄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啊!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果呢?”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隻要功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你隻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

獻之聽完後深受感動,又鍥而不舍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後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並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人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在做事的過程中,如果能做到勤於練習,然後孰能生巧,就沒有事情做不成,沒有目標實現不了。因為,勤於練習是毅力的表現,熟能生巧是方法的表現,這兩者都具備了,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家長裏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有一句名言:“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即說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聲中,事情由於反複思考而成功,但他卻能毀滅於隨隨便便。古往今來,有許多成就事業的人都來自於業精於勤荒於嬉。我們應該從中得到啟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