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沽名釣譽,不可取也(2 / 3)

三將中,公孫接是個急性子,搶先發言了:“想當年我曾在密林捕殺野豬,也曾在山中搏殺猛虎,密林的樹木和山間的風聲都銘記著我的勇猛,我還得不到一個桃子嗎?”說完他上前大大方方取了一個桃子。

田開疆也不甘示弱,第二個表白:“真的勇士,能夠擊潰來犯的強敵。我老田曾兩次領兵作戰,在紛飛的戰火中擊敗敵軍,捍衛齊國的尊嚴,守護齊國的人民,這樣子還不配享受一個桃子嗎?”他自信地上前取過第二個桃子。

古冶子因為不好意思太爭先,客氣了一下,不料一眨眼桃子就沒了,怒火頓時燃燒他的臉龐,“你們殺過虎,殺過人,夠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當年守護國君渡黃河,途中河水裏突然冒出一隻大鱉,一口咬住國君的馬車,拖入河水中,別人都嚇蒙了,唯獨俺為了讓國君安心,躍入水中,與這個龐大的鱉怪纏鬥。為了追殺它,我遊出九裏之遙,一番激戰要了它的狗命。最後我浮出水麵,一手握著割下來的鱉頭,一手拉著國君的坐騎,當時大船上的人都嚇呆了,沒人以為我會活著回來。像我這樣,是勇敢不如你們,還是功勞不如你們呢?可是桃子卻沒了!”“

哐啷“一聲,他拔出自己的寶劍,劍鋒閃著凜凜的寒光。

前兩人聽後,不由得滿臉羞愧,“論勇猛,古冶子在水中搏殺半日之久,我們趕不上;論功勞,古冶子護衛國君的安全,我們也不如。可是我們卻把桃子先搶奪下來,讓真正大功的人一無所有,這是品行的問題啊,暴露了我的貪婪、無恥。”兩個自恃甚高的人物,看重自己的榮譽,比生命還重要。此時自覺做了無恥的事,便羞愧難當,於是立刻拔劍自刎!兩股鮮血,瞬間便染紅了齊國的宮殿。

古冶子看到地上的兩具屍體,大驚之餘,也開始痛悔:“我們本是朋友,可是一會的功夫,他們死了,我還活著,這就是不仁;我用話語來吹捧自己,羞辱朋友,這是無義;覺得自己做了錯事,感到悔恨,卻又不敢去死,這是無勇。我這樣一個三無的人,還有臉麵活在世上嗎?”於是他也自刎而死。

區區兩個桃子,頃刻間讓三位猛將都倒在血泊之中,齊景公也有些傷懷。他下令將他們葬在一起。

晏子“二桃滅三士”,曆來為人們津津樂道,在我們驚歎於晏子的智慧與謀略之時,我們是否也該反思:才能卓越,建功頗多的三位壯士為何於千軍萬馬中未亡,卻為二桃而死?沉思之,不難懂得:是一個個耀眼的虛名和那顆追逐虛名的心,“謀殺”了這三位勇士。

不圖虛名,對於憑自己的努力有聲勢和權位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孫中山先生說:“要立誌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權利和地位是黨和人民給的,是責任而不是炫耀的資本。隻有腳踏實地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為名,不為利,一心為群眾謀福祉,才會得到群眾的擁護。

不圖虛名的人,才能任勞任怨的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弄虛作假的虛報政績,貪圖虛名,欺騙組織,搞假、大、空。其實知名度不是編出來的,也不是用文字寫出來的。

不圖虛名的人,才能做的在恭維麵前心靜如水,擺脫自恃驕傲的桎梏。真正做的對讚美之詞,不洋洋自得,對批評之聲不怒發衝冠。誠實做人,規矩做事。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一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由此,各種榮譽、稱號和職位也紛至遝來。然而,季羨林先生對這些總是不以為然。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季老的“三辭”。

一辭“國學大師”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天,季老和北大的其他幾位教授被安排在主席台上向同學們談國學。會後,一位資深記者是北大校友,在報上寫了一篇長文《國學熱悄悄在燕園興起》。自此,季老和其他教授一同被稱為“國學大師”。對於這樣一個榮譽稱號,季老卻說:“他們三位的國學基礎都比我強得多。他們對這一頂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這一頂桂冠,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