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謀略(1)(2 / 3)

我境本是安樂鄉,隻要齊心不可當。一人不敵二人智,一家不及十家強。你家有事我助你,我家有事你來幫。若是人人來幫助,扶起籬笆便是牆。隻怕私心各不同,你向西來我向東。富者但願自己好,貧者卻願大家窮。富者狠心不憐貧,不肯周濟半毫分。貧者居心更難說,但願世界遭搶劫。各懷私心說長短,彼此有事不相管。縱然親戚與本家,也是丟開不管他。這等風俗實不好,城隍土地都煩惱。萬一鄰境土匪來,不分好歹一筆掃。富者錢米被人搶,貧者飯碗也難保。我們如今定主意,大家齊心共努力。一家有事聞鑼聲,家家向前作救兵。你救我來我救你,各種人情各還禮。縱然平日有仇隙,此時也要解開結。縱然平日打官方,此時也要和一場。大家吃杯團圓酒,都是親戚與朋友。百家合成一條心,千人合做一雙手。貧家饑寒實可憐,富家量力略周旋。鄰境土匪不怕他,惡龍難鬥地頭蛇。個個齊心約夥伴,關帝廟前立誓願。若有一人心不誠,拳頭三尺有神明。

智慧點評

正是由於曾國藩的種種努力,湘軍果然成為“齊心相顧,不肯輕棄伴侶”的部隊,他們即使平時有仇隙,可一到戰場卻能同仇敵愾,氣勢浩蕩,生死相顧。正應了孔子所說的“兄弟鬩於牆,外禦其務(侮)。”以及蔡鍔所說的“有爭憤於公庭,而言歡於私室;有交哄於平昔,而救助於疆場。”

No.32“勤”、“慎”、“誠”是選將之道

名人導語

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司馬遷

本節要點

選將要選忠義之士;選才要注意考察五方麵。

故事案例

1.選將要選忠義之士

曾國藩指出,軍隊中選用將才,要特別注重那種樸實勇敢的人,同時要看他們的氣概。怕的是有些人不全是發自內心的忠義之氣,這些人輕浮、驕氣,並不是真正的氣概。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是中國的一個識人的古語,它說明在人才不易識的情況下,相對一般人才而言,千軍易得,一將就更難求了。在作為社會生活一個特殊組成部分的軍事領域裏,統帥的決心具有重大作用。軍事領導人才是統禦部隊的人才。

作為一支部隊,一個組織,沒有領導人才的控製、駕馭之意,必然是一盤散沙,缺乏戰鬥力,遇有困難和敵情,定將一觸即潰。俗話說,蛇無頭不行,講的正是此理。因此,在識人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識別平時能練兵,戰時能打仗的一般軍事人才;更重要的是能識別平時能治軍,戰時能指揮作戰的各類指揮人才。

曾國藩指出,古時候治理軍隊,先尋求好的將領,然後再去挑選士兵;現在搞軍事的人,往往首先招兵,卻並不選擇將領。這樣做就像拿衣服一樣,不提著衣領,結果搞成一團糟,隻會自取滅亡。因此,治理軍隊,首先要能找到能幫助自己的將領,這就像提衣服要提衣領一樣,是管理的關鍵部位。曾國藩在這裏強調了選擇將才的重要性。

曾國藩告誡幕僚們:

用兵久則驕惰自生,驕惰則未有不敗者。勤字所以醫惰,慎字所以醫驕,二字當先,須有一誠字以立之本。立意要將此事知得透,辦得穿。精誠所至,金石亦開,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誠也。人之生也直,與武員之交接,尤貴乎直。文員之心,多曲多歪,多不坦白,往往與武員不相水乳。必盡去歪曲私哀,事事推心置腹,使武人粗人,坦然無疑,此接物之誠也。以誠為之本,以勤字慎字為之用,庶幾免於大戾,免於大敗。

他認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聖賢之德業,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故日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作為一軍將領,樸實廉正耿直是最可貴的。狡猾的將領,一遇到危險,他神情流露的變化,足以動搖擾亂軍心;他言語的圓滑,足以顛倒混淆是非,所以湖南軍團曆來不喜歡用隻善於言辭的將領。

在清末年間,中國曆史出現了怪圈,那就是清廷所豢養的八旗軍和綠營兵雖然為數達到八十多萬,但打起仗來卻派不上用場,倒是曾國藩自建立湘軍之後,力量不斷發展,繼而繁衍出淮軍、楚軍、粵軍等,為日後清朝統治的瓦解埋下了定時炸彈,也為20世紀初軍閥割據局麵的形成種下了禍根。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患呢?這都與將才的任用有直接關係。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入門弟子,對於李鴻章的才能曾國藩保持了肯定的態度,但對於他的德行曾國藩一向不敢恭維。認為李鴻章年輕氣盛,急功近利,太看重金錢,過於講求實際,如果放在自己身邊多熏陶幾年就好一些,但是當時的戰事異常緊張,為了再組建一支淮軍與湘軍成呼應之勢,非李鴻章這樣有魄力、有才能的人出馬不可。所以,曾國藩千叮嚀萬囑咐送李鴻章回到了家鄉。果然,李鴻章很快招募了淮勇,並用洋槍將軍隊武裝起來,形成了中國曆史上較早的現代化武裝力量。

可是,李鴻章統率淮軍之後,並沒有像他的老師那樣,對清廷唯唯諾諾,而是把淮軍牢牢抓在手中,作為個人的進身之階和政治資本。有了淮軍的護駕,他在上海經營的近代企業不斷發展;有了淮軍的基礎,他在山東營造的北洋水師就成了私人的力量;有了淮軍的功業,他一個仗接一個仗地打並且毫不猶豫地從慈禧太後手中領得一枚枚帥印、官印,高高地登上了最高的政治舞台。

2.選才要注意考察五方麵

選取良臣賢將是每位領導的心願,一個企業或單位的實力也是由擁有人才的數量與質量決定的,那麼怎樣的人才能稱為人才呢?所謂將才,必須有運籌帷幄的本領,因為他是領導者與最基層執行者之間承上啟下的紐帶和橋梁。因此,任用帥才須注意把握好以下五個標準:

——要分、明、勤。不分則不能使人心誠服,沒有凝集力的集體是什麼事也做不成的;不明則是非不清,意圖不明,會使人無所適從;不勤則紀律荒廢,事務得不到認真及時的處理。所以,隻有將才自身做到分、明、勤,才能帶出一支高素質的隊伍。

——要有不怕死的精神。將才要有一點舍生忘死的精神,作為帶兵之將要有身先士卒、敢於衝鋒陷陣的精神,才能引導士兵拋頭顱、灑熱血;作為從政之將,要有獻身事業,以身作則的精神,隻有把精力全部貫注於事業之中去,才有資格要求自己的屬下做到這一點。

——不追逐名利。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來的將才,必然不會很好地控製個人的欲望,當自己晉升得慢一些時就會怨氣衝天,這樣的將才再有才能,他也會影響屬下去爭搶薪水的高低、待遇的優劣,進而導致為毫厘之利而傷和氣。

——要身心健康。為將之才上要溝通領導,下要聯絡士卒,既動腦又動手,十分操勞辛苦。如果身體虛弱的人,會因過度勞累而吃不消,容易生病;如果缺乏精神支柱的人,就會因日久而產生厭煩情緒,離心離德,難當重任。所以,對於將才來講,體格強健、精神飽滿是很重要的。

——要有忠義血性。如果說,為將之才必須要同時具備以上五點要求有些過分苛求的話,那麼這第五點就是絕對不可少的。因為帥才有優劣之分,也有擅長的區別,有的人多謀善斷,有的人勇敢沉著,有文經之才也有武緯之士,各自會發揮不同的作用,但無論何種人才,若沒有起碼的忠肝義膽,血氣良心,則最終是無法使人信賴和依靠的。

所以,選拔使用帥才要注意考察這五個方麵。

智慧點評

你的下屬之中,不乏才能出眾的人。有的技術水平高,有的善於管理,有的擅於外交,各有所能。適時適度地選拔人才,提升一些有能力的人,不僅有利於本部門、本單位的發展,還可以利用這些被提升的下屬,借以了解其他下屬的思想狀況,並據此有的放矢地做好下屬的工作。

No.33技藝嫻熟,乃能有恃無恐

名人導語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山河。

——孫武

本節要點

操練士卒行之有效;製軍規提高湘軍水準;立法不難,行法為難。

故事案例

1.操練士卒行之有效

怎樣去操練士卒?怎樣讓士卒平時的操練能夠真正地達到提高戰鬥能力的目標?

僅僅依靠一個“勤”的想法是不夠的,還要輔以一定的措施,才能使得士卒平常的訓練行之有效。

曾國藩深受傳統儒家理學影響,對於人性優缺點有著很好的認知度、把握度,他深刻地認識到,隻提倡以“勤”練兵是遠遠不夠的,雖然在短時間內確實能夠起到提高湘軍整體作戰能力的作用,但是真的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在人的本性之中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弱點:“惰性”和“放縱”。正是由於人身上具有這兩種弱點,便使得人們在不知不覺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或許,在對士卒訓練的時候,第一天第二天能夠做得很好,但是,時間一久,人就變得懶散起來,變得對自己放縱了,操練起來敷衍了事,就像是為了完成一個額外的任務,心不在焉使得操練變成了一種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形式,或許還會產生更加不可想象的結果:使得操練荒廢。

怎樣去避免像這樣的情況出現,將這些存在於人體,在每一個湘軍士兵身上都不可能避免的“惰性”和“放縱”壓製或者消除,使得操練成為真正能夠提高湘軍戰鬥能力的有效方式呢?對於人性有著深刻認知的曾國藩知道,要壓製或者消除人性之中的“惰性”和“放縱”,隻有通過強有力的約束和強製才能夠真正地起到作用。

2.製軍規提高湘軍水準

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曾國藩明白,要想對湘軍的士卒約束和強製真正達到通過平時的操練提高作戰能力的目的,首先要做的便是製定出一套有利於訓練的規章製度和準則,給湘軍士卒畫上一個圈,告訴他們一個規矩,讓他們按照曾國藩所設計的步驟,朝他所想要的預期結果邁進。

在規章製度之中,曾國藩不但明確地規定了湘軍士卒所應該操練的內容、時間,以及一些別的能夠提高作戰能力的訓練方法,並且還製定出了獎懲規定。

總的來說,曾國藩對於湘軍的操練內容可以概括為“操、演、巡、點”四個方麵:操,指的是上操;演,就是讓湘軍士卒演習各種武藝和陣法;巡,具體指的就是巡邏、站崗、放哨;點就是點名。

對於這四個方麵,曾國藩是這樣具體規定的:在每天早上、傍晚湘軍士卒各上操一次。關於對武藝的演練,曾國藩對於新招募來的士卒尤為重視,要求他們在每十天之中:三六九上午練習武藝和陣法;一四七的上午練習抬槍、瞄槍、打靶和陣法;二八練習長跑和跳遠;五十練習連環槍。而每天下午對於刀槍等器械的練習,也是新來士卒必不可少的訓練。新來的士卒和原來的士卒,隻是在練習武藝的內容上有所不同而已。對於巡邏和點名,曾國藩也照樣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特別是點名,則是在中午午後、晚上熄燈之前各點一次。

3.立法不難,行法為難

立法不難,行法為難。曾國藩知道,僅僅是製定出規章製度並不一定能保障士卒真正地按照其所規定的去做。要想使得湘軍士卒的訓練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保障規章製度能夠執行,便需要有一個嚴厲的獎懲作為標準。並且,嚴格地按照規章製度方麵所規定的執行。同時,在製定出這些嚴格的規章製度並要求士卒和部屬嚴格地執行之外,還要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片麵的規章製度並不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隻有真正地使湘軍能夠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才是他所想要的結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