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謀略(2 / 3)

聞狸皮在南邊易於回潮,黑色變為黃色,不知信否?若果爾,則回潮天氣須勤勤檢視,又凡收皮貨,須在省城買“潮老”(防潮劑),其色如白淮鹽,微帶黃色,其氣如樟木。用皮紙包好,每包約寸大,每衣內置三四包。收衣時,仍將此包置衣內。又每年曬皮貨曬衣之日,不必折收,須過兩天。待熱氣退盡乃收。

這雖然都是些瑣碎的叮嚀,但其中曾國藩的孝心也殷殷可見。

後來,到了鹹豐七年(1857年)他聽說他的父親去世的消息,竟不經允許就匆忙回家委軍奔喪。雖然也有向清廷發泄不滿之意,但也足見他的孝悌之心。

2.曾國藩的孝悌之道

曾國藩從祖、父輩傳承下來的孝敬,反映在家庭倫理中,他主張對待長輩應時時存一“敬”字,而由“敬”生出“孝”來就會十分自然。

曾國藩認為,凡是孝順父母的子女,一定是做人有規矩,辦事有條理的人,親戚們也都依賴他,遠近之人都佩服他,父母也會因此更愛他。如果做人毫不講究,辦事毫無道理,為親族所唾罵,遠近之人都鄙棄他,從而給父母帶來了羞辱,這樣的人即使常常用美食供奉父母,並常常探視父母,也稱不上是孝。有些人特別愛敬神,在那兒燒香罰願,這也與子女常常以美食供奉父母一樣,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如果做人一絲不苟,辦事有規矩,百姓信賴他,遠近的人佩服他,那麼神一定會保佑他。這樣做比燒香罰願強多了。

曾國藩對長輩孝順。曾國藩不僅帶頭事親至孝、以身垂範,而且反複告誡家人說.

今人都將“學”字看錯了,若細讀“賢賢易色”(出自《論語》)一章,則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於“孝悌”兩字上盡一分便是一分學,盡十分便是十分學……何不日日在“孝悌”兩字上用功……務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無一時不安樂,無一時不順適,下而兄弟妻子皆藹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學問也。

曾國藩沒有親自管理過家政,但他不厭其煩地強調,治家要以孝、敬、和幾個字為中心。孝即孝順父母長輩,敬即尊敬已逝的先人,和即兄弟和睦。他說,“家和則福自生”,“和致祥”。曾國潢治家,基本上是按兄長的教導進行的,從而使曾氏家族日漸興盛。

孝悌之道最重要,無論哪個時代,哪個階段,無論出自於何種理由,人們都不得不承認曾國藩的學問和能力。他集嚴父、慈父於一身,時時注意教子的方式方法,“愛之以其道”,其教子成功的經驗,時至今日也頗具借鑒意義。

智慧點評

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條,是培養人性光輝的愛,是中國文化的精神。談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對的,並不隻是單方麵的順從、尊敬。

No.05 骨肉之情最真摯

名人導語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

——但丁

本節要點

曾國藩的兄弟情;曾國藩的兄妹情;曾國藩與弟弟共度難關;曾國藩對弟弟愛之以德;家和則福自生。

故事案例

1.曾國藩的兄弟情

曾國藩雖為官京城,但常心係家鄉,思念家鄉親人,尤其對兄弟姐妹,可謂手足情深。

在所有兄弟中,曾國藩居長,下有四個弟弟,從長到幼依次是曾國潢、曾國華、曾國荃、曾國葆。

曾國潢出生時,曾國藩年僅十歲,正是天真爛漫時,卻已經讀完五經,開始學寫文章。於是,其祖父星岡公便笑著讓曾國藩以“兄弟怡怡”為題寫篇文章。曾國藩頷首答應,展紙研墨,很快成文。祖父看罷,十分高興地說:“文中有至性語句,以後必能以孝友承家!”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考中進士時,最小的弟弟曾國葆也已十一歲。這時,曾國藩更加努力地來盡長兄的責任。在他看來,教導諸弟進步,不僅是同胞手足之情的體現,更是為盡到孝道所必須做的。

曾國藩在家時就曾輔導過曾國潢的功課,來京後曾國藩亦時常寫信督促。曾國華生性心高氣傲,經受不了挫折,稍有不順心,便牢騷滿腹。針對這種情況,曾國藩給他取字溫甫。曾國華十八歲時,正式過繼給叔父曾驥雲為嗣,但是曾國藩並沒有因此與這位弟弟疏遠。

在諸弟中,曾國荃是最聰穎好學的,五歲時便入私塾讀書,不到十歲便可作詩聯對。據說,曾國荃九歲時,曾有一位先生出“君子保身”讓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來對。曾麟書對以“小人有母”,一旁的國荃則對以“帝乙歸妹”,被讚為神童。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麟書送曾國藩妻兒進京,曾國荃隨行,被曾國藩留京讀書。起初,曾國荃還算用心,但數月後便歸心似箭,經曾國藩一番勸說方留下來,但是後來如此反複幾次,曾國藩隻好送曾國荃回去。起程之日,曾國藩親自相送,一程又一程,直到盧溝橋頭,甚是難舍。

2.曾國藩的兄妹情

對於姊妹們,曾國藩也十分掛念。那個時代的女人,即使生在富貴之家,也隻能做個貴女、貴婦而已。所以,曾國藩希望自己的姊妹能嫁個耕讀之家,做個勤勞主婦、賢妻良母,平平安安地生活。

曾國藩有一個姐姐曾國蘭,三個妹妹曾國蕙、曾國芝、滿妹。其中,滿妹十歲時夭折,曾國藩在《滿妹碑誌》中寫道:

滿妹……生而善謔,旁出捷警,諸昆弟姊妹並坐,雖黠者不能相勝。然歸於端靜,笑罕至矧。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晦日,以痘殤。明日,吾兒子禎第相繼亡。妹生於世十歲,兒三歲也……吾母傷弱女與家孫,哭之絕痛……愴然不自知何以為人也。於是粗述一二,遺家人植石墓北,且綴之辭,使有垂焉。銘日:去家不能三百武,二殤相依宅茲土,狐免安敢侮!

從這段碑誌銘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曾國藩作為長兄對滿妹的深切懷念。

而其他長大成人的三個姊妹出嫁後,在婆家的生活無一美滿。在京為官的曾國藩時常因她們那些瑣碎的事情而牽掛她們。雖居高官,仍不失人之常情,這是曾國藩的可貴之處,因此才有了著名的《曾國藩家書》一書。《曾國藩家書》共一千五百餘篇文稿,其中大部分是他寫給弟弟們的信箋。

3.曾國藩與弟弟共度難關

兄弟姐妹是一母所生,有著血濃於水的骨肉之情。所謂“打斷骨頭連著筋”,同祖同根,禍福與共,風雨同舟,心心相印。俗語說:“長兄半個父。”所以,弟妹們對兄長應尊悌,也就是敬重和服從。假如父親去世或離異,長兄還有對弟妹監護與撫養的義務及責任。兄弟姐妹之問應當互為尊重,互為關愛,互為幫助,和睦相處,相敬如賓。

世界上的不幸莫過於人與人之間的殺戮;而最殘酷的又莫過於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之間為了爭權奪利進行相互殘害。兄弟姐妹之間應該同甘共苦,患難與共。有的兄弟姐妹,隻能有福同享,不能有難同當。還不說有難,隻要有一點點麻煩,就想方設法避開,生怕自己卷入其中。這樣的兄弟姐妹讓人看了隻能心寒。

有一年,曾國藩所部軍餉極少,這是很多年都沒有的現象,加之流言外侮紛至遝來,曾國藩恐懼異常,似乎大禍即將臨頭。在這緊急關頭,曾國藩對弟弟說:

兄弟同心禦侮,尚恐眾推牆倒,豈肯微生芥蒂?患難風波之兄弟,唯有互勸互勖互恭而已。

曾國藩就是這樣和弟弟一起共渡難關的。曾國藩曾說,在兄弟之間,即使有一句欺詐的話,最終也不會隱瞞多久。這話似乎有些絕對,有些話是可以隱瞞很久的,甚至可以隱瞞一輩子;但不能保證每一句假話都可以隱瞞。一旦你的某句假話被人識破,那你的真話也會被人一次次懷疑。所以曾國藩說,索性有話直說,一語道破,雖然眼下嫌太直,難以承受,但將來肯定能被諒解,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4.曾國藩對弟弟愛之以德

作為兄長,曾國藩對兄弟的愛是多方麵的,愛之以德,對德的苛求,這是曾國藩的突出之處。他自知出身貧賤,得誌之時切不可忘乎所以,更應在品德修養上齊頭並進。宦海生涯,曾國藩看透了無德之人為人詬罵的本質,他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無愧天地,無愧於心的崇高境界。

曾國荃攻下天京後,起居奢華,言語傲慢,行為放縱。曾國藩寫書直言相告,勸其頓去恃功享樂之心,重修德業反省之課。他的嚴詞責備是不加掩飾的,甚至是尖刻的。他始終認為:今天進一分德,便可算是積了一升穀;明天修一分業,又算剩一文錢。隻有德和業都增進,那才算真正的成功,而成功亦不足悖……

曾國藩在兄弟們的眼裏是令人敬畏的。他代父教弟,不苟言笑,不怒自威,更以德行服人。一次,曾國藩和友人小珊因一件小事發生爭執,雖過錯在於小珊,然而曾國藩事後仍內疚不已。兄弟幾人勸曾國藩勿以為懷,曾國藩卻說道:“一朝之憤,不近人情。我德有缺損,可想可見。”他不顧兄弟們的勸阻,堅持要去登門謝罪。

在曾國藩遺世的家書中,他寫給諸弟的教誡充斥其間,俯拾皆是。在信中,曾國藩反複叮囑的親近良友、莫負朋友、周濟貧民、愛惜物力、勤儉為主、戒驕去奢等,無不是一個“德”字。這是曾國藩兄弟的福分,以“德”育人從來是聖賢所推崇的最高育人之道,又何況曾國藩本身即為世之難得一覓的“聖賢”,更何況這些書信有的竟寫自兩軍對陣的戰場上!

兄弟親情,愛到極處,往往是口不擇言,令人難以接受。曾國藩的兄弟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感受。由於曾國藩的名望所在,兄弟們很少向他表達這種真實想法。曾國藩對此有很深的憂慮,他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十日給諸弟的信中直言不諱地講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