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謀略(1 / 3)

No.03 育兒如養樹

名人導語

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

——(美)芭貝拉·羅斯

本節要點

養樹通於養兒;發揚“勤”、“敬”的門風;身教重於言教。

故事案例

1.養樹通於養兒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認為,養人通於養樹之道,養樹之道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而養民則是“順民之天以致其性,順民之心以致其養”。而曾國藩對柳宗元的養民思想理論做了更廣泛的延伸,將其運用到了育兒養病方麵。

同治八年(1869年),曾紀澤的三女乾秀夭折,曾國藩寫信寬慰兒子說:

知三孫女乾秀殤亡,殊為感惱,知爾夫婦尤傷懷也……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吾觀鄉裏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視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爾夫婦視兒女過於嬌貴。柳子厚《郭橐駝傳》所謂“旦視而暮撫、爪膚而搖本者,愛之而反害之”。彼謂“養樹通於養民”,吾謂養樹通於養兒。爾與家婦宜深曉此意。

在這裏,曾國藩的意思是育兒通於種樹之道,切不可過分地對孩子嬌生慣養,要讓其與樹木一樣順其自然地生長發育。

對於家長隻要做好兩件事就可以了,一是看護,管理好外界環境,以防止外部力量的傷害或幹擾;二是了解並掌握其生長規律,在適當的時候給其所需,給予修剪,時時糾正,就可以了。

因此,在家教中,曾國藩對於“環境”方麵所注重的就是時時保持“勤”、“儉”、“敬”的家風,而對於“管理”方麵則是諄諄的教導和家書的引導。

2. 發揚“勤”、“敬”的門風

曾國藩很清楚,自己的這一家族之所以出現興旺之象,是上代祖先們不斷努力進取的結果,作為後輩,隻有將這一傳統流傳下去,才能使家業保持興旺。同時,敬重長輩,也是晚輩對長輩為家族振興做出貢獻的一種認可、一種景仰,從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來說,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家學會敬養父母,走上社會才會知道尊重他人,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同時,一家之中有了“勤”、“敬”的門風,也才會贏得族人乃至鄰人的敬重,這關係到一家之聲譽。無論從個人發展、家族聲望來說,“敬”都是不可或缺的家教內容。

曾國藩在給子弟的家書中說:

家中兄弟子侄,總宜以“勤”、“敬”二字為法。一家能勤能敬,雖亂世亦有興旺氣象;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吾生平於此二字少工夫,今諄諄以訓吾昆弟子侄,務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家中若送信來,子侄輩亦可寫稟來嶽,並將此二字細細領會,層層寫出,使我放心也。

除了不斷提醒自己的幾個弟弟在“勤”、“敬”上做好表率,督促子倒門認真踐行之外,曾國藩對自己的兒子更是嚴格要求,一點也不馬虎,並時時以自己為例加以警示:

吾有誌學為聖賢,少時欠居敬工夫,至今猶不免偶有戲言戲動,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人德之基也。

曾國藩告誡兒子曾紀澤要舉止端莊、說話謹慎,不要整天嘻嘻哈哈,自己首先要嚴格要求,有讓人值得尊敬的根本,別人才會尊敬。否則,由於自己的不慎,別人久而久之已經習慣,對你的所作所為就會根本不在乎了,不尊重你了,那你的成長就既沒有了動力,也沒有了壓力,隻會歸於墮落。

曾國藩的兩個兒子曾紀澤與曾紀鴻同屬“高幹子弟”,門庭顯耀,卻都未變成“衙內”和“大少爺”之類的角色,實在有些令人出乎意料。

考究起曾氏的後人,我們可以看到:先有曾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以自學通英文,成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而曾紀鴻不幸早亡,但研究古算學也已取得相當的成就。除此之外,曾家的孫輩還出了像曾廣鈞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現了曾寶蓀和曾約農這樣的教育家和學者,足夠叫人豔羨了。

3.身教重於言教

家教是樹立門風、教育後代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家教對於後輩的成長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孩子的發展有它自身發展的規律,過多地幹涉、幹擾、束縛,反而使得這一幼苗無法發芽開花、枝繁葉茂,更無望成為棟梁大樹。順木之性,方能使之齊天;順人之性,方能使之成人。

兒童的教育必須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急躁粗暴,動機過於強烈者,其結果往往是好心辦壞事,事與願違。所以,曾國藩家教的秘訣就在於“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八個字。

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曾國藩生長於一個勤儉孝友的大家庭,他自結婚後,生有子女,雖任侍郎,任總督,任大學士,直到封侯拜相,他的家庭生活,仍然和青少年時期當農民一樣,克勤克儉,戒驕戒躁,從未絲毫驕奢,這是許多人都不易辦到的。

在那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時代,這樣一個有良好家風、嚴格家教的家庭,無疑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躲避社會上汙濁之氣的港灣。

家風,是家庭成員共同擁有的思想情趣、價值追求、生活習慣、言行表現的共同體現。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成長往往產生極大的影響,是孩子行為習慣的自動“調節器”,更是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

縱觀古今,凡達官貴人之家,大多好景不長,因其子孫逐漸驕奢淫逸,過不了兩三代,便門第沒落,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相反,一些家庭物質條件雖不富足,但子女卻能照樣成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家風不同”!

育兒如養樹,樹需要良好的環境才能生長,而孩子成長則需要良好家風培養,反之後果則會令人擔憂。

智慧點評

我們常說:“身教勝於言教”,老師和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興趣取向都有著明顯的影響,是說教所無法達到的。說教還容易加深彼此的對立情緒,因為你總要對孩子說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即使你不是在嚴厲地訓斥孩子,孩子也會覺得你是在教訓他。隻有用身教,才會使孩子自覺不自覺地被感染,使孩子主動地向你學習。

No.04 孝悌之道最重要

名人導語

一個自然人必定會愛自己的子女,但隻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會孝養父母。

——林語堂

本節要點

曾國藩家書家信顯孝道;曾國藩的孝悌之道。

故事案例

1.曾國藩家書家信顯孝道

在當今社會,忠與孝仍是人們遵守的社會公德,能做到大忠與大孝的人自然能得到人們的敬仰。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人。從忠、孝的關係上,可以看出曾國藩的道德修養和大事麵前不糊塗的決斷素質。

曾國藩的孝道,主要表現在他的日記和家書裏,由於他終生居家時日頗短,但其一顆殷殷孝子之心,卻昭然可表。曾國藩但凡給父母的家書總有一個格式,開頭總是“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膝下”或“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萬福金安”,結尾則多用“男謹稟”或“男謹呈”等。雖然這是一種格式用語,但也足見遠在千裏之外的兒子,孝心殷切,至孝至誠了。

其次,曾國藩遠在他方時,總是不時地向父親稟呈自己的現狀,以緩父母對己的懷念。又囑托兄弟、子侄多多來信呈報父母的身體狀況,也是他孝順的一個方麵。

例如,他在家書中說:“敬悉祖父大人病體未好,且日加劇。父、叔率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無須臾之懈,獨男一人遠離膝下,未得一日盡孫子之職,罪責甚深。”

又如:“母親齒痛,不知比從前略鬆否?現服何藥?下次望季弟寄方來看,叔父之病至今未愈,想甚沉重,望將藥方病症書明寄京。劉東屏醫道甚精,然高雲亭猶嫌其過於膽大,不知近日精進何如?務宜慎之又慎。”

在曾國藩的書信中,這類關切父母、孝順雙親的家書甚多。有時候,曾國藩要做一件事,父母不同意或想不開,他便去信開導,實在開導不成,事情便放下作罷。

曾國藩在京為官時曾寫過這樣一封家書:

餘自去歲以來,日日想歸家省親。所以不能者,一則京城欠賬將近一千,歸家則途費接禮又須數百,甚是難以措辦;二則二品歸籍,必須自己具折,折中難於措辭,私心所願者,頗想得一學差,三年任滿,即歸家省親上也。若其不能,則或明年得一外省主考,能辦途費,則後年必歸次也。

若二者不能,則隻得望六弟、九弟明年得中一人,後年得一京官,支持門麵,餘則歸家告養,他日再定行止耳。如三者皆不得,則直待六年之後,至甲寅年(1854年)母親七十之年,餘誓具折告養,雖負債累萬,歸無儲粟,餘亦斷斷不顧矣。然此實不得已之計。若能於前三得中其一者,則後年可見堂上各大人,乃如天之福也,不審祖宗能默佑否?

在這封信裏,我們從言辭誠摯的字裏行間,可以窺見一位思家迫切、盼歸甚殷的孝子,在京城繁雜、匆忙的官場奔忙裏,望鄉而興歎,把眷眷思家省親、奉孝床前的熾熱情感,深深隱匿在剪不斷的思念裏。

當他得知父親因過多地躬親家事而累壞了身體時,又馬上去信說:

家中大小諸事,皆大人躬親之,未免過於勞苦。勤儉本持家之道,而人所處之地各不同,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蔭兒孫,外為族黨鄉裏所模範,千金之軀,誠宜珍重!且男忝竊卿貳,服役已兼數人,而大人以家務勞苦如是,男實不安於心。此後萬望總持大綱,以細微事付之四弟,四弟固謹慎者,必能負荷;而大人與叔父大人唯日侍祖父大人前,相與娛樂,則萬幸矣!

還有一次,他在京得知母親欲買一丫頭,馬上去信表示支持,即刻從自己窘迫的收人裏拚湊起五十金給母親寄回。甚至於給他祖父母、父母的四口壽具上漆之類的小事,他也親自過問,並叮囑每年同時上漆一次,花費全由他自己專項報銷。他曾經給星岡公買了一副黑狸皮褂,以盡孝孫之心,並去信再三叮囑,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