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在給家人寫信說:“沅弟金陵一軍,危險異常。偽忠王率悍賊十餘萬晝夜猛攻,洋槍極多,又有西洋之落地開花炮。”

然而,李秀成部在這裏苦戰了四十六天,終因一時未能攻破湘軍的長壕,加上軍糧、軍衣嚴重不足,貿然於十月初五(11月26日)下令撤兵,功虧一簣,使曾國荃得以死裏逃生。自李秀成攻雨花台以來一直“寸心如焚”的曾國藩,這才舒了口氣。

智慧點評

男兒自立於世,一定要有掘強的氣概。在自己弱的地方,需修正時,求得強勝就好。而在比別人強的地方,謀求更大的強勝就不好。曾國藩在自我人格修煉時追求的“明強”的理念均來自於儒家典籍和儒生對人格完善的追求。

No.15 “強”字須從“明”字出

名人導語

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言風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

——愛因斯坦

本節要點

功不可強成,名不可強立;曾國藩講“明強”。

故事案例

1.功不可強成,名不可強立

曾國藩,一生追求和重視“明”、“強”二字,給人不少啟示。

鹹豐七年(1857年)二月至八年(1858年)六月,曾國藩在家為父親守了一年多的喪。在這段喪期裏,他反反複複將出山五年來的所作所為做了一番錐心刺骨的反思。

經過這樣一番痛定思痛的自我冶煉,曾國藩在思想境界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促使這個飛躍的是道家學說的精髓:順其自然,以柔克剛。

自那以後,曾國藩不再那麼一味地“功可強成,名可強立”了,待人處世也不再像先前那樣剛烈硬倔了。

當然,強是曾國藩的性格使然,他也不可能完全拋棄,隻是他講得更多的是明強。同時,恰恰也是這個明強,讓他的強者性格走進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與他一樣,也是一個好強的人,但是,曾國荃這位老九的“強”有點兒過分,帶有強梁、強橫的味道。他出任湖北巡撫不久,就狠狠地參了湖廣總督官文一本,說他是肅順黨羽,給他羅列一大堆罪狀。

當時,官文固然不是一個幹事的人,但說他是肅順黨羽,不僅證據不足,且有置人於死地之嫌。更何況,官文身為滿人,乃朝廷親信,如此一參,可是將朝廷置於了難堪之地。可見,於公於私,老九的此舉都太不明智!

曾國藩深為老九的莽撞而痛心,但對於這個被他視為給他以及整個曾氏家族帶來巨大榮耀的弟弟,他又不好過多指責。於是,在那段時期裏,曾國藩反複給九弟講明強:

強字原是美德,餘前寄信,亦謂明強二字斷不可少。但強字須從明字做出,然後始終不可屈撓。若全不明白,一味蠻橫,待他人析之以至理,證之以後效,又複俯首輸服,則前強後弱,京師所謂瞎鬧者也。

2.曾國藩講“明強”

曾國藩講明強,也就說要明智的強,不是蠻橫的強、瞎胡鬧的強。明強是兩個分立的字眼,“明”是“明”,“強”是“強”。一般人隻能做到一個“明”就已經很不錯了,說其是高人一點兒都不過。既要“明”還要“強”,實屬不易,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在這裏,“明”有兩種解釋,一是高明,二是精明。

一般人都看得比較近,能考慮三天有飯吃的已是有心之人,如果能看得遠些再遠些,或是能看到極遠的東西,或是登上山頂俯瞰樹木山林鳥獸動物,或是能看到更廣闊的東西,或是能把脈自然萬物摸透其心,即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用心修為,用心經營,這就叫“高明”了。

與此類同,別人能看粗線條,而你能看到細輪廓,或是能看得很精細,如顯微鏡一般能放大很多很多倍,或更多更多倍,這就可以叫做“精明”了。

當然,“強”字也有更深的一層意思,那就是做事有根據,不武斷。心裏不明白就決斷,是武斷,搞清了再決斷,就是明斷。

常人見聞少,想要求“強”不易,但人總是想要求“強”的。因此,“明強”放在一起就應該是“高明”、“精明”、“明斷”的意思。幾個“明”加在一起,常人是做不來的,所以這才有了凡人與偉人之分,但凡人一直在努力著,求“明”的同時,也在拚命地求“強”。

“明強”中有一個最主要的內容,便是在自勝處求強,而不在勝人處求強。對此,曾國藩這樣規勸其弟:

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若專在勝人處求強,其能強到底與否尚未可知,即使終生強橫安穩,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通過自身的努力來修煉優良的人格,壯大自己的實力,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自強;企圖以打壓別人來增強自己的做法,這就是豪強。豪強不可能長久,因為它必將激起打壓者的反抗與仇恨,如同坐在隨時都可能爆發的火山口上。建築在洞悉世事人情基礎上的明強,才算是真正進入仙境的強大。無疑,自強是明強中的重要成分。因此,曾國藩認為,明是強的前提,須先明而後強;強從明出,不明不強。

古往今來,在軍政舞台上活躍著的人物,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強者性格,而且這些強悍者又大多是強到底硬到頭的角色。同樣身為軍政首領,曾國藩卻既具強悍氣勢,又藏求闕心態。可見,在這個舞台上如曾國藩這樣的人並不多見。

看現實中人,每每的打拚世界,個個都在求強求勝,不同的隻是“強”的品位和結果不一樣。在自己弱的地方,需修正時,求得強勝就好。而在比別人強的地方,謀求更大的強勝就不好。一個人要注重自己內心的修養,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日積月累,逐步形成聖賢標準的道德品行,這樣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