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孩子的真正興趣在哪裏(1 / 1)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是培養其各方麵興趣的關鍵。為人父母者,要做好引導孩子叩開興趣之門的優秀導師。在培養孩子的興趣之前,首先要知道興趣是怎麼產生的。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並且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例如,對繪畫感興趣的孩子,就把注意力傾向於繪畫,在言談話語中也會表現出心馳神往的情緒。

愛好是在興趣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孩子對某項活動發生了興趣,就會產生參與這種活動的動機,繼而參與這項活動。在活動中他會感到很有趣,於是就產生了對這項活動的愛好。這一過程可以這樣表示:興趣→動機→行為→愛好。

一般說來孩子對一件事物的關注時間越長,喜愛得越深,越接近他的真正興趣。

羅寧是喜愛看足球,和多數足球迷一樣,他狂呼“地球因足球而轉動,我們因足球而生存”,“生命誠可貴,球賽更重要”。一個不大的“球”,主宰了羅寧全部的生活。他的房間是足球明星彙聚的“殿堂”——馬拉多納、羅伯特·巴喬、貝利、羅納爾多、歐文、菲戈、貝克漢姆……這些閃光的名字和精彩的圖片,在他那小房間裏各顯其風采。還有精彩的射門鏡頭、瘋狂的角逐場麵、無奈的紅牌罰下……他對這些簡直如數家珍。意甲聯賽、歐洲杯冠軍賽、德甲聯賽、世界杯……精彩的賽事他是場場不落、廢寢忘食。

每天放學後,同學們總能在學校的綠茵場上看到他的身影,看到他那高人一籌的足球技術,很多人都會為之讚歎。但他對足球的愛好卻令父母備感擔心。原因很簡單,羅寧的學習成績,隨著他的足球技術的提高而頻頻下跌,大有為足球而不惜放棄學業的意向。

一次家長會後,爸爸鐵青著臉質問羅寧:“老師說,你上課精神不集中,學習勁頭不足。下課整個班級就你的聲音最大,一有時間就去踢球。那你說說,你計劃考什麼大學?考體校嗎?”爸爸強壓怒火問兒子。

“考大學還遠著呢,現在說有什麼用?”羅寧接茬兒。

爸爸一聽就氣不打一處來:“什麼有用?這個有用,還是這個有用?”爸爸一邊說,一邊把寫字台上麵擺著的足球雜誌和球星照片統統都扔到了地上。

兒子大怒:“您幹什麼呀?您幹嘛扔我的東西?”

“你的東西?就這些破爛你還留著幹嘛?沒有它們你能整天心不在焉嗎?沒有這些東西勾著你,我就不信你會考得這麼差?”爸爸一邊說,一邊動手撕牆上貼著的海報。

這下可激怒了羅寧,他抓起書包,衝出了家門,很多天都沒有回家。羅寧在一個同學家借宿,心裏充滿了對父親的恨,恨他不尊重自己的選擇,摧毀了自己的夢。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此舉是為了編織自己的夢,那麼父親粗暴的斥責或反對,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打擊,甚至會導致父子反目。對於這樣的孩子,教育的重點,應該是幫助孩子,在學習和自己夢想之間達成平衡,使孩子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培養孩子。

孩子的興趣往往表現出一定的不穩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注意到了孩子的興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不久前還很感興趣的東西,現在已“靠邊站”,讓位給其他更感興趣的事物了。

孩子的興趣有一定的可塑性。經常聽父母抱怨說,我們的孩子對什麼都感興趣,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其實不然,隻要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塑造和改變的。

孩子的興趣還具有廣泛性。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的興趣就好像孩子的胃一樣,生來就已經準備好接受任何“食物”,隻是由於經過外界環境長期潛移默化的熏陶,而對不同的事物表現出的興趣程度不同而已。

不要讓孩子在許多種興趣之間穿梭,那樣會使孩子應接不暇,疲於應付。不要指望孩子的興趣會在一夜之間就奇跡般地開花,也別認為“狂轟濫炸”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興趣,相反,那將破壞孩子的興趣。父母很難確定孩子究竟有什麼興趣,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假如沒有嚐試,不多給孩子一些機會,父母就更不能發現孩子的真正興趣所在了。這時,父母需要多花點時間。其實,尋找孩子興趣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嚐試的過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