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1 / 1)

日本思想家福澤渝吉說:“教育就是授人獨立自尊之道,並開拓躬行實踐之法。”又如陶行知所說:讓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才是英雄漢。然而,缺乏自立和吃苦精神是今天許多孩子的通病,過分的嬌慣,使他們形成了等、靠、懶的消極心理。我們不少父母“心太軟,對孩子的一切要大包大攬”,進行“一條龍”、“全方位”、“係列化”服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讀,直至填寫誌願,如同溫室中的花朵,患了“軟骨症”,見不了世麵,經不了風雨,結果孩子難獨立,這種現象著實令人擔憂。

作為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成功無疑取決於他的自我拚搏和奮鬥精神。除了這些自身的努力外,父親李雲經的影響是決不可忽視的。

李雲經不僅教給兒子李嘉誠知識,更教給他做人的道理:做人要真、要善、要有骨氣、有毅力,要吃苦耐勞。

中國有句古話:“有誌者事竟成。”立誌是一種自我警醒,是一個人成就自我最關鍵也是最初的一步。李雲經非常讚成這個久遠的觀點,從小就教育李嘉誠做人要有骨氣、有毅力。對於這些,李嘉誠從小就銘刻於心,終身不曾忘卻。

有一次,李雲經領著小嘉誠到了汕頭的海邊。他一邊指著港口來往如梭的巨輪,一邊給李嘉誠講生活的道理。李嘉誠一邊似懂非懂地聽父親講述,一邊好奇地看著藍天下波光粼粼的大海,看著萬噸巨輪。他簡直弄不懂這深深的水,怎麼可能穩穩地浮著這麼大的船,而且還是鐵的,他太佩服船長了。他認為能讓這麼一條大鐵船穩穩地浮在海麵上的人,一定是個大英雄。於是他向著大海,向著那艘萬噸巨輪喊:“爸爸,將來我也要做大船的船長!”

李雲經疼愛地撫摸著他的頭發,高興地說:“好孩子,有誌氣!阿誠,做一個船長不容易,他必須考慮很多、很全麵的問題。”然後,父親又極其認真地告訴李嘉誠,“你看,現在天氣很好,是難得的晴天。但是,出海後風暴來了怎麼辦呢?做船長的,就要提前想到,就要提前做一切事情。而且,阿誠要記住,做任何事情就像做大船的船長一樣,既要預先準備好一些事情,又要隨時準備應付突然來臨的一切事情。”

深受父親的影響,船的形象,船長的意識緊緊地伴隨著李嘉誠奮鬥的一生。李嘉誠喜歡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條船,把他的李氏王國比作一條船,所以,他很自豪地宣布:“我就是船長,我就是這條行進在波峰浪穀中的大船的船長。”

成功必基於理想,沒有理想絕不能成功,譬如登山,先須存念頭去登,然後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最後才會達到目的地。如果根本不起“登”的念頭,登的事實自然無從發生。

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隻有立誌還不夠,必須具有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李嘉誠令人欽佩之處就在於,他的首富地位不是父輩遺贈的,而是自己白手起家,靠拚搏和奮鬥獲得的。

因此,如何克服孩子身上的這些致命的弱點,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和吃苦耐勞精神,是當前家教麵臨的現實課題。從李雲經對李嘉誠的教育中我們可以獲得不少有益的啟示。

社會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而更多的則是意誌和毅力的較量,沒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的。各國父母普遍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為孩子將來麵臨的是市場經濟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競爭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愛孩子,就要把吃苦耐勞的思想注入到孩子的頭腦中,就應該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隻有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素質,才能增強孩子的生活能力,才能培養出將來他們麵對社會的勇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