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前進,唯有我們內部的腐敗。
我們已經聽得到新年的炮聲,炮聲振動著我們的心,勝利鼓舞著我們,我們隻要堅持自我批判不動搖,我們就會從勝利走向勝利。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誌昂揚,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前進,唯有我們內部的腐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待來年我們再共飲慶功的酒。
——摘自:任正非2010年新年致辭
我們堅定不移地反對富裕起來以後的道德滑坡,庸俗的貪婪與腐敗,不管他職務高低。
我們會不斷地改善物質條件,但是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不可忘記,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永遠強調在思想上艱苦奮鬥。思想上艱苦奮鬥與身體上艱苦奮鬥的不同點在於:思想上艱苦奮鬥是勤於動腦,身體上艱苦奮鬥隻是手腳勤快。我們要提拔重用那些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又能產生效益的幹部。我們要勸退那些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又不能創造效益的人,除非他們迅速轉變。
我們堅定不移地反對富裕起來以後的道德滑坡,庸俗的貪婪與腐敗,不管他職務高低。我們要重塑新時代的民族精神,為偉大祖國的振興而貢獻青春與年華。
——摘自:任正非1997年1月23日在來自市場前線彙報會上的講話
民營企業也要反腐,而且更要大力反腐。關於曆史上的西門子、中興、淘寶等轟動一時的企業腐敗醜聞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而近段時間以來,不管是傳統行業中的勁霸男裝、鴻海精密集團,還是新興的京東商城、拉手網,紛紛麵臨腐敗問題的嚴峻考驗。
任正非、郭台銘、馬雲以及劉強東等業界大佬們在市場戰略等宏觀方麵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內部腐敗問題上表現得進退維穀。他們都能攻克一項又一項難關,從而推出最精密的產品或最優質的服務,但在管理效果的考核方麵,誰也無法打包票。換言之,他們可以嚴於律己,卻難以從本質上改變企業發展中密布的潛規則。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企業內部腐敗的問題,逐漸演變成了一個不好談,卻不得不談的問題。可以說,內部腐敗已經成為許多企業時下的“心腹大患”,企業反腐已然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鮮明主題。
2014年9月4日上午9時,華為培訓基地主培訓樓一樓會議室座無虛席,裏麵聚集了來自全國近200家企業業務部的經銷商,所有人神色凝重,等待一場關於企業業務經銷商反腐大會的召開。會議主題分為兩大塊,一個是通報華為在企業業務領域內部反腐的情況,另一個是討論如何建立更完善的製度來解決發生在華為經銷商和華為員工之間的行賄受賄問題。據會議透露,截至2014年8月16日,華為已經查實,涉嫌腐敗的內部員工達116名、經銷商69家,其中有4名員工因情節嚴重,已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對於華為此次的反腐活動,華為內部人士分析道:反腐形勢嚴峻,具有“曆任、多人、多家、團夥”等特點,涉及麵之廣、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但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華為仍舊對反腐問題表明了高姿態—“有必查、查必徹”。查116名涉腐員工隻是一個開始。
提及這一次的反腐行動,任正非表示,腐敗治理不應成為一種突擊行動,而要變成一種企業的“例行公事”。早在2005年,華為管理層就通過了《EMT(經營管理團隊)自律宣言》,當時參與宣誓的所有企業高管都表示“熱愛華為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要警示曆史上種種內朽自毀的悲劇”;2013年1月,華為召開“董事會自律宣言宣誓大會”,再次強調“高級幹部的合法收入隻能來自華為的分紅及薪酬”;2014年7月,華為副總裁餘承東公開宣誓反腐,並因此有了前文提到的反腐大會。
任正非認為,這種自律式的反腐是有效的。腐敗的問題向來不能容忍,但可以理解,這恰好是企業內部腐敗的尷尬所在,畢竟隻要涉及錢與權的交易,就難免出現腐敗的問題。一家企業,規模不論大小,上到重大決策層,下到基層采購甚至客服、銷售,都存在以權謀私的可能。單靠製度是難以解決腐敗問題的,貪多少算腐?唯有通過自律的方式,從定性的角度,才能從根源上減少腐敗問題的發生。
如何解釋華為直到今天還存在腐敗?任正非認為,這恰好說明了華為將企業反腐作為“例行公事”的必要性。沒有人能夠保證永遠不生病,沒有企業能夠保證永遠不腐敗,有病治病,有腐治腐,常腐常治。
事實上,別看各大企業老板為內部腐敗“憂心忡忡”,其實也都有各自的治腐之方。例如馬雲治腐走的是“整風斬將,刮骨療毒”的路子,必要的情況下,將高層免職,甚至把員工移送司法機關,有一起處理一起,對腐敗現象“零容忍”;劉強東治腐則推行“新老派係相互製衡”的方式,打江山的老派負責采購,空降的新派負責管理,通過派係製衡,達到監管腐敗的目的。為企業共識的一點就是高管輪值,從而達到實現人事製衡,防止權力過度集中,降低企業高層腐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