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能夠阻止我們的,就是內部腐敗。最大的競爭者就是我們自己。
媒體:您最敬重的公司或者最強大的對手是哪家公司?
任正非:我們的競爭對手,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董事長講了,在華為公司的前進中,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能夠阻止我們的,就是內部腐敗。最大的競爭者就是我們自己……
——摘自:2014年6月16日任正非首次接受中國媒體采訪實錄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這句話最早是列寧提出來的。正所謂“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這恰好簡單而形象地揭示了大多數企業由盛轉衰,甚至徹底消亡的原因。換言之,處理不好企業的“心腹”,就會為企業埋下“心腹大患”。
2013年1月14日上午9時,華為中高層聚集在深圳阪田基地華為總部,召開“董事會自律宣言宣誓”大會,會議由輪值CEO郭平主持,包括孫亞芳、任正非、郭平、徐直軍等十三名董事會的全體成員集體站在宣誓台上,麵對來自全球的幾百名中高級管理者一起莊嚴宣誓。
任正非在大會上強調:“決不允許‘上梁不正下梁歪’,決不允許‘堡壘從內部攻破’”,並且表態“在任期間,決不貪腐,決不允許親屬與公司發生任何形式的關聯交易,決不在公司的重大決策中,摻雜自私的動機”。孫亞芳則聲明:“在華為工作期間,決不開設公司、參股、炒股。”會上,華為高層再次達成共識—公司最大的風險來自內部,因此要杜絕“堡壘從內部攻破”的現象發生,因此“反腐敗”成為了擺在華為麵前最重要的議題,而“高層幹部的合法收入隻能來自華為公司的分紅及薪酬,不許以濫用職權、收受賄賂等方式獲得其他任何收入”這一條,也成為了華為的新規定。
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華為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係,強調在管理上嚴格自律,並提出要防止幹部腐化、自私和得過且過。“當我們的高層選拔管理者中有人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時,就說明我們公司的幹部製度和管理出現了嚴重問題,如果隻是就事論事,而不從製度上尋找根源,那我們距離死亡就已經不遠了。”
目前,華為正在就“通過何種方式能夠根本性地防止腐敗,管理層願景能否在執行過程中被有效地傳達並行之有效”這一內部反腐問題進行探索,盡管在意識層麵,這是一條真理,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任正非也日漸發現,這種“堅決抵製內部腐敗”的作風正在遭遇不得不麵對的新問題,即:如何讓新興業務既保持快速成長的勢頭,又實現規範發展。
2012年4月18日,華為新手機AscendP1正式發布,並且將該款手機的代理權交給了天音通信、話機世界、蘇寧等少數渠道商,這也是華為首次將社會渠道作為產品銷售的主渠道。和以往隻有運營商渠道的華為相比,這確實是一次大膽的嚐試。原因在於,華為以往通過運營商渠道,做的是以“低價位”搏“高增長”的買賣,這就直接導致華為手機產品“有銷量,缺利潤”的格局。
華為試圖改變這一尷尬的局麵。華為消費者BG(企業業務)CEO餘承東坦言:“我們渠道能力太弱,運營商選型準入行動速度也慢得很。”因此,華為得出了“產品要走高端路線,否則賺不到錢,需要渠道轉型,必須拓展社會渠道”的教訓。此時,問題來了。一名資深渠道運營商透露:“渠道運營的重要因素是上遊支持,廠家在渠道上有投入的決心,市場才能做好,因為渠道操作非常複雜,還要有深耕細作的決心。”然而,華為卻始終不願開放渠道政策,原因在哪?對此,華為一名內部員工透露:“任正非最不喜歡內部腐敗,但做渠道是很容易出現腐敗空間的。所以,華為一直在渠道政策上控製得牢牢的。”換而言之,華為目前麵臨著總裁的“自律宣言”與渠道轉型所需要的“腐敗空間”之間的矛盾。
事實上,任何製度都不能防止腐敗的發生,唯有自律才能有效防止“堡壘從內部攻破”。為此,任正非表示:“深感處在各種利益碰撞與誘惑的中心,唯有徹底拋棄一切私心雜念。隻有無私,才能團結團隊;才能敢於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境界高遠,包容一切需要容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