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奮鬥者做階梯,幫下屬成長(1 / 1)

幹部要關愛員工,打造出一支“士為知己者死”的軍隊。

幹部要關愛員工,關心他的能力成長、工作協調的困難,也可以適當地關懷他的生活,打造出一支“士為知己者死”的軍隊。

鐵軍是打出來的,兵是愛出來的。古往今來凡能打仗的部隊,無一例外,都是長官愛惜士兵,不然就不會有士為知己者死。我們的企業文化,決不是讓各級幹部又凶又惡,我們也不支持把這些人選拔進各級管理團隊。文化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精髓,提供了一個合作的向心力,提供了一種人際相處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需要人們心悅誠服。又凶又惡的人是能力不足的表現,是靠威嚴來撐住自己的軟弱,這種幹部破壞了華為文化的形象,這種人不是真有本事,我們要及時更換。我們各級幹部去組織員工實踐任務時,要以身作則,正人先正己。要關愛員工,關心他的能力成長、工作協調的困難,同時,也可以適當地關懷他的生活。你對別人不好,別人憑什麼為你賣力?

——摘自:《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文化》,2008

2006年,任正非在亞太地區部工作彙報會上說了這樣一段話:“軍隊中有句口號叫‘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鐵軍都是打出來的,這些鐵軍他們不僅是用兵狠,更重要的是要愛兵心切。每天夜裏兩三點了,都要去查哨、查鋪,看看有沒有戰士偷懶打瞌睡的,也看看有沒有戰士被子掉了的,給蓋上被子。這是管理戰士,也是關心戰士。嚴格管理是不帶感情色彩的,但在生活成長中是可以有感情的,我們要加強這方麵的共同認識,大家共同地走到公司的共同事業上來。我們現在有些基層幹部不會團結人,對下屬冷冰冰的,下屬會跟你一起衝鋒?”這句話也成為了華為公司對員工進行關愛管理的標杆性要求。

關愛式管理的前提仍舊是管理,幹部要有幹部的樣子,要懂得對部下進行任務分配,充分調動團隊的目標來促成任務的實現。關於這一點,任正非強調:“我們有些主管喜歡把功勞歸於自己,大事小事都自己做,非常辛苦,手下的一百多號人卻不知道幹什麼。這些主管還對別人說你看我多辛苦,他們都不幹活。這樣的主管應該回到操作崗位上去。你的兵不幹活是你領導無方。沒有熊的兵,隻有熊的官。關鍵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做合理的安排,妥善安排大家的工作,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

任正非認為,在員工的關愛式管理上,一定要“辣而不驕”,在紀律性的問題上,一定不開口子,嚴格按規矩辦事。要繼承發揚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的作風,解決好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提高整體效率。隻有鐵一樣的紀律,才能培養出驍勇善戰的鐵軍。對此,任正非分析道:“曆史上打仗特別凶的軍隊,其主管都是非常愛兵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不然,士兵是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衝鋒陷陣,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有人知道‘酒泉’這個地名的來曆嗎?‘酒泉’的來曆與霍去病有關。當年,皇帝獎賞霍去病十幾壇好酒。為了讓十萬軍隊都能喝到,霍去病就想了一個辦法,把酒從駐地附近的溪流的上遊倒下來,酒就隨水往下流,士兵趴在溪邊都喝到了。因此霍去病是良將。”

對於那些因為奮鬥而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的人,要給予足額的關懷。任正非在《看莫斯科保衛戰有感》一文中說:“對那些奮鬥後身體不好的人,要關懷。特別是那些經過緊張項目下來,實在太累的人,給以兩三天的度假安排,在海邊、在風景區休整一下,恢複體力。對那些弦繃得太緊的人,適當給予休整。鐵軍是領袖對士兵關懷而產生的,隊伍對外的堅韌,是對內的柔和而建造的。我們要奮鬥,也要對奮鬥者充分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