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能向前走多遠,取決於我們還能繼續堅持自我批判多久。
二十多年的奮鬥實踐,使我們領悟了自我批判對一個公司的發展有多麼重要。如果我們沒有堅持這條原則,華為決不會有今天。沒有自我批判,我們就不會認真傾聽客戶的需求,就不會密切關注並學習同行的優點,就會陷入以自我為中心,必將被快速多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所淘汰;沒有自我批判,我們麵對一次次的生存危機,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勵,用生命的微光點燃團隊的士氣,照亮前進的方向;沒有自我批判,就會故步自封,不能虛心吸收外來的先進東西,就不能打破故步自封的局限和習性,把自己提升到全球化大公司的管理境界;沒有自我批判,我們就不能保持內斂務實的文化作風,就會因為取得的一些成績而少年得誌、忘乎所以,掉入前進道路上遍布的泥坑陷阱中;沒有自我批判,就不能剔除組織、流程中的無效成分,建立起一個優質的管理體係,降低運作成本;沒有自我批判,各級幹部不講真話,聽不進批評意見,不學習不進步,就無法保證做出正確決策和切實執行。隻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有廣闊的胸懷;隻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來。自我批判讓我們走到了今天;我們還能向前走多遠,取決於我們還能繼續堅持自我批判多久。
——摘自:《從泥坑裏爬起來的人就是聖人》,2008
要使用批判的武器,對自己、對今天、對明天進行批判,以及對批判進行批判。
滿足客戶需求的技術創新和積極響應世界科技進步的不懈探索,以這兩個車輪子,來推動公司的進步。華為要通過自我否定、使用自我批判的工具,勇敢地去擁抱顛覆性創新,在充分發揮存量資產作用的基礎上,也不要怕顛覆性創新砸了金飯碗。
我們的2012實驗室,就是使用批判的武器,對自己、對今天、對明天批判,以及對批判的批判。他們不僅在研究適應顛覆性技術創新的道路,也在研究把今天技術延續性創新迎接明天的實現形式。在大數據流量上,我們要敢於搶占製高點。我們要創造出適應客戶需求的高端產品;在中、低端產品上,硬件要達到德國、日本消費品那樣永不維修的水平,軟件版本要通過網絡升級。高端產品,我們還達不到絕對的穩定,一定要加強服務來彌補。
——摘自:任正非2013年12月30日在華為年度幹部工作會議的講話
自我批判自古有之。幾千年前的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都是自我批判的典範,沒有自我批判,就不會造就聖人。
華為公司的自我批判亦有多年,“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從泥坑裏爬出來的是聖人”等早已作為華為的金句為世人所知曉。任正非認為:“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為……正是這種自我糾正的行動,使公司這些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