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視野,看清格局,努力成為戰略專家、戰略領袖。
想做一個好的領導者、管理者,你要把閱讀麵、視野展開,要看清行業的變化,才能規範好內部的行為。眼睛隻看內部,忙著規範內部的行為,規範完了就淘汰了,為什麼?因為不適應未來的變化。所以我強調視野很重要。視野不完全來自經驗,還要來自學習。
我們現在的戰略領袖還是太具體化,沒有結構化。美國動不動就冒出—個技術上的戰略領袖,短時間內就能稱霸世界。我們公司現在有非常多又年輕、又優秀的作戰將領,大家要開放思想,開放視野,對華為公司在世界上如何結構性地前進提出建議,而不是隻把目光盯著一個具體戰役的成功,否則你到不了戰略專家、戰略領袖的層次。我們要向美國學習,向西方公司學習,他們關注的更多是全球格局的事,而不是具體的事。
——摘自:任正非在EMT(經營管理團隊)辦公例會上的講話,2013年3月29日
2014年新春伊始,任正非在華為公司宣布,將在公司內部實行新的人才流動策略,試點“少將連長”製度,即鼓勵具有“少將”能力的人去當“連長”。關於這一說法,任正非指出:“鐵三角的領導,不光是有攻山頭的勇氣,而應胸懷全局、胸有戰略,因此,才有少將連長的提法。”
任正非指出:“少將有兩種,一是少將同誌當了連長,二是連長配了個少將銜。”這也就意味著,在華為公司內部,成為“少將連長”的主要途徑有兩條:第一,將高級幹部派往基層一線,並任命他擔任基層主管,帶小團隊衝鋒陷陣,充當尖兵;或者像重裝旅一樣,作為資源池,到一線協調指揮重大項目,建立高層客戶關係,建設商業生態環境,充分發揮老幹部的優勢。第二,給連長配備少將軍銜,也就是適當提高一線人員的級別,讓一線的優秀基層主管與骨幹能被破格提拔,使他們的職級、待遇等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優秀人才奔赴一線、長期奮鬥在一線,逐漸篩選出優質資源直接服務客戶,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任正非認為,為了抓住某些戰略機會點,公司應該敢於打破固有的僵化體製與機製,靈活配置幹部,要改變過去哪一級幹部坐哪一級位置的觀念,要讓能夠成功的人坐上最重要的位置。任正非強調:“讓我們賺到錢的客戶,我們就派少將連長過去,就把服務成本給提高了,少將帶個連去服務肯定好過中尉連長的服務。”在這樣的人才流動渠道中,既鍛煉了崗位上的人,增強了他們的信心,也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