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專家要施行“低重心戰略”(1 / 1)

在一個點上“窄頻帶高振幅”。

專家專家,懂一點叫專家,懂得很多叫什麼專家呢?為什麼會出現專家的名詞呢?就是因為人的生命有限,隻可能懂得一點,就在這一點上,窄頻帶高振幅……一個人知識不是越淵博越好,一定要看破這個紅塵。發明往往並不是知識淵博的發明,而是對事物敏銳認識的發明。一個老產品如果99.99%的軟件是很好的,隻有一點不穩定,一個人如果能做出這一點穩定,說明他對那99.99%了解得很透徹明白,否則他是找不出來這點的。從知識論、認識論來說,後麵解決問題的人是高水平,而絕非低水平。因此,認識論主要是對認識的深刻程度,表麵認識到的是字典、圖書館的,字典和圖書館的確很有知識,但它沒有創造性。華為公司有這麼好的氛圍,研究係統有這麼快的反應機製,我認為我們今天的青年,應珍惜這個機會。

——摘自:《創業創新必須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1999

任正非為華為提出了“專家計劃”,計劃中提到:華為要培養優秀的科學家、營銷專家、管理家,但我們整個培養工作要實行“低重心”戰略。要重視普通員工、普通崗位的培訓。要苦練基本功,培養過硬的鉗工、電工、廚工、庫工……工程師、秘書、計劃員、統計員、業務經理……每一個人、每一件工作都有基本功。要把員工“做實”緊緊抓住不放,否則大好形勢就浪費了。員工眼高手低的狀況要克服,做一個踏踏實實的、在本職工作中有些作為的人。大家要時刻學習一絲不苟的實幹精神。

在華為,無論是新員工,還是老員工,都必須經過嚴格培訓才能上崗。任正非曾經說過,剛剛走出大學的畢業生,會麵臨著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在公司所用的實踐知識不一致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首先是進行培訓。華為將持續的人力資源開發作為人才可持續成長的重要條件,永不停息地致力於建設一個學習型組織。為此,華為在員工培訓方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我們通常所說的基本功包括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術兩個方麵。它是發展複雜技術和高難技術的基礎,也是技術得以更好應用和發揮的條件。任正非所說的基本功是指員工要有勝任工作崗位的基本能力,它是員工個人發展和獲得提升的基礎。在任正非看來,新員工上崗之前必須經過培訓,而老員工無法適應新的工作形勢時也必須重新接受培訓。打好基本功是注重實幹的學習態度,任正非反對員工不切實際,眼高手低,沒有打好基本功,就想著做大事,實現大理想的行為。在華為公司,曾經有一名新員工,一進入公司就向任正非寫了一封“萬言書”,洋洋灑灑,熱情洋溢。但任正非在一次大會上說:“這個人如果病了,他很可能是精神病,應該送去精神病醫院;如果他沒有病,那麼他應該辭職。”任正非反對那些沒有做好本職工作就提出遠大理想、宏偉計劃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