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始於“大膽”(1 / 2)

膽怯是一個人人都有的心理活動,就像人人都會高興和痛苦一樣,由於它的外在表現影響到人的交往和個人魅力的展現,人們才覺得它需要克服。根據神經語言學NLP的原理,人的活動是受意識所支配,表層意識受更深層意識所控製,因此,經過一定的自我訓練,膽怯是可以容易地自我克服的。

先看看膽怯是什麼,它不過是一種錯覺,是人們把預期的感覺當成真正的事實,因此提前感到了壓力、挫折、痛苦。人們的行為表現要麼為了追求幸福,要麼為了回避。膽怯正是為了回避這個假想中的痛苦而做出的反應。

既然是假想中的痛苦,你必須勇於去正視它,堅定地問自己,你怕的到底是什麼?很多人甚至因為膽怯而不敢問路。知道你怕的是什麼,然後再問自己,你做了膽怯的事後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損失嗎?沒有什麼可怕的,也沒有什麼損失,那你究竟膽怯什麼呀?然後再督促自己看看你克服膽怯後給你帶來的巨大好處,最大的好處是你突破了自我,突破了人生中最頻繁出現的最限製自身發展的障礙,走出了個人邁向成功的決定性的第一步,其次就是你排除了膽怯的幹擾,提高了做事的效率和效果。

再回到公眾講話的膽怯上看,你怕什麼?其實沒什麼,就是怕丟人,出洋相,不成功,那麼損失在哪裏呢,沒有損失,隻有收獲,巨大的收獲,不可用價格衡量的成功。

克服膽怯之後,你將會發現體現在你身上的積極向上的顯著的變化,你會發現交流不僅是一種樂趣,而從交流中你也會獲得比樂趣更多的東西。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走出膽怯的陰影,去享受快樂呢?

分析膽怯類型,探尋恐懼之源。對於孩子,首先讓他平靜下來,說出都有哪些膽怯。是怕生人,還是怕考試?是怕黑暗,還是怕孤單?您不妨將孩子說出的這些膽怯記下來,而後加以分類。看哪些是情景性膽怯?哪些是非情景性膽怯?其次,探析膽怯的根源。有的專家早就指出,膽怯來自對未知世界的恐懼。那麼,對孩子來說,他未知的世界是什麼?有時候,幫他分析清楚恐懼的荒謬,膽怯便會消失。

挖出“病根”,對症“下藥”。其實,很多孩子膽怯、擔憂的是自己的表現,怕在眾人麵前有讓人失望的表現。怎麼辦呢?美國專家建議,膽怯者不妨假設自己是劇中的某一個角色,隻是暫時在舞台上表演而已。例如讓孩子演一演書中的“課本劇”也很好,能使自己置於生活中的任何情形。這樣,窘迫感就會減少,膽怯就會逐漸地消失。另外,鼓勵孩子上課要大膽發言,積極參加校園演講比賽等,當他做這方麵的操練時,他已準備好即將說什麼,對將要進行的活動也就充滿信心,這種角色的好處在於,容易消除真實角色與扮演角色的界限,讓孩子的行為表達出明確意義,就能反映出其真實的自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做好準備工作。如果孩子要陪您赴個約會,應先告訴孩子來客有哪些,怎麼稱呼他們,他們的職業情況及興趣愛好,平時應注意的事情等。教會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如會見一個未曾謀麵的人時,應先弄清他們的背景。待開始談話時,他便會感到自我控製能力較以往大大增強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有的學生想改變自己不喜歡的“愛好”,但怕讓望子成龍的父母失望。這樣的孩子:不妨讓他寫出恐懼對話,如預測父母該說什麼,可能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自己又如何作答等。學生能很快想出對策,消除顧慮,與父母交流心底投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