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學會“鬥狠”(1 / 1)

孩子打架,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父母要引導、要教育,讓孩子分清勇敢無畏與蠻橫粗暴的區別,而不要縱容孩子報複,更不要袒護。要讓孩子講理,父母首先要明理,否則孩子將成為一個不負責任、強詞奪理的人。

小易是個沉默的孩子,在學校裏麵不太喜歡與人交流。不過,他的學習成績很好,很多女孩都在暗地裏把他稱為“酷哥小易”,他在女生裏麵可是絕對有號召力的。

不過,有些調皮搗蛋的男生卻看小易不順眼,說小易故意每天這樣裝著一副冷冷的樣子,讓女生為他著迷。拿“搗蛋鬼”阿奇的話來說,“小易就是故意裝冷傲的樣子,我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這天,班裏麵進行大掃除,阿奇和幾個男生在一邊故意偷懶,被老師抓個正著。老師對幾個人批評道:“你們就是這個老樣子,勞動的時候從來都是能偷懶就想方設法偷懶。難道你們就不能向小易學習嗎?”老師邊說邊指著正在認真擦窗戶的小易說:“別人都在賣力地幹活,你們卻像‘小少爺’?”聽罷老師的訓斥,阿奇心中很惱火,憑什麼要拿自己和這個討厭的小易作比較?

放學時,阿奇在路上遇到回家的小易,便故意找茬兒,和小易爭執。阿奇憑借自己的大塊頭給了小易一拳,小易沒有還手,阿奇一溜煙地跑了。

小易回到家,媽媽看到兒子眼角淤青,焦急地問道:“你的臉怎麼啦?和人打架了?”

小易回答:“沒事,剛才被阿奇打了一拳。這樣的人,我才懶得理呢!”

媽媽卻一副不答應的樣子,氣憤地說:“他打了你,你怎麼不打他?啊!”

如今社會進入了競爭時代,很多父母也“與時俱進”,不再講究“溫良恭儉讓”了。孩子在外麵和小朋友打架,回家後不免向父母訴說一番,有的父母就問:“他打你沒有?”

“打了。”

“他打了你,你怎麼不去打他?”

父母把敢不敢與人打架看作孩子有沒有競爭意識,而且不斷地向孩子灌輸這樣的觀點:“太老實了容易受人欺負,就得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反正不能吃虧!”

這種教育方法是很危險的,按照父母的推理,別人打你,你就打別人;別人偷你自行車,你就偷別人自行車;別人偷竊搶劫,你也偷竊搶劫……在這種教育觀點下,孩子很容易變成了一個“占便宜沒夠、吃虧難受”的人,這樣的人無疑不會被社會所接受。

父母們應該知道,這樣的所謂算賬和報複,隻會使孩子之間的打鬥更進一步升級,而且可能使無意的傷害轉變為有意的報複。有些孩子還會錯誤地認為父母總是偏向自己,即使自己不對,先打了人也無所謂,最後就變本加厲,肆無忌憚起來。

如果孩子真的挨了打,受了傷,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靜,傾聽孩子的申訴,教導孩子以後盡量避免“用武力解決問題”。同時,也可直接找欺負自己孩子的孩子問清事情真相,教導孩子們應該和睦相處,必要時還可以找對方父母,共同進行教育。

當孩子與人打架時,不要責備孩子怎麼不還手,或是叫自己的孩子再去找別人“算賬”,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和孩子一起分析產生矛盾的原因,讓孩子自己去理解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父母還應該找到打架雙方的孩子,盡量勸解兩人不要打鬥,以免事態擴大,造成不良後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