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人隻有互助才能成功(1 / 1)

有些孩子自我中心意識很強,常常不會為他人著想,也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那麼,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呢?

父母應該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處,反問他:“那麼,我以後也像你對別人一樣對你。”讓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所在。父母要鼓勵孩子多與外界交往,在交往中學習寬容、忍讓。通過“換位法”引導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改變隻顧自己,無視他人的壞習慣,克服狹隘、自私的思想。讓孩子有與他人分享物品的機會,有團結互助的習慣,懂得互惠互利,多為孩子提供結交朋友和接觸社會的機會,提高與外界的交往能力,這是避免和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不知怎麼,陳曉波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了。在學校裏和同學一起打籃球的時候,曉波從來都是自己一個人帶球,然後自己一個人上籃,不會想著和隊友配合。如果別人稍微有一兩個球忘記傳給他的話,他就會發牢騷:“怎麼不把球給我?你們怎麼能這樣?”同學們都覺得曉波太自以為是了,漸漸地疏遠了他。

在家裏,要是一家人正在看電視的話,曉波絕對是把遙控器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手裏,而且找的節目都是他自己喜歡看的,他心裏才不會考慮到爸爸媽媽是否也樂意和他看一樣的節目呢。曉波覺得:反正隻要我自己覺得快樂、開心就OK了,我才不會管他人咧!

這天,媽媽和曉波商量一件事。媽媽問道:“隔壁小可過些天要參加英語口語比賽,你可以把你的MP3借給她用幾天嗎?”

曉波大聲地拒絕道:“什麼?憑什麼把我的東西借給別人,那是我的。她參加比賽與我何幹?”

媽媽聽罷,也故意誇張地回應道:“與你何幹?那麼,我以後也像你對別人一樣對你,你覺得如何?”

曉波沒有說話,臉“唰”地一下紅了。

媽媽意味深長地說道:“孩子,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幫助,不要隻考慮自己的感受。若是隻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你會無意中失去很多,好好想想媽媽的話吧。”

曉波慚愧地低下了頭……

當然,這個毛病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所以,父母平時還要做到不嬌慣、溺愛孩子。在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的同時,還要培養他們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增強勞動觀念,克服懶惰、依賴情緒。因為,優越的物質生活不僅容易使人消極、頹廢,不思進取,而且容易使人變得貪婪、無休止地追求個人利益,所以培養勤勞樸實的性格是克服自我中心的關鍵所在。

首先,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跟孩子談道理,要直指孩子做錯的地方,謹記“以身作則”這個育兒要則。

其次,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挫折教育”,使孩子在挫折中鍛煉意誌,提高自製能力。現在的孩子多半由於缺乏生活磨煉,社會經驗不足,加上凡事都喜歡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所以,常常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因此,人為製造一些困難和障礙,有利於他們在挫折中提高認知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