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要給別人留餘地(2 / 2)

王有齡官場得意,身兼湖州府知府、烏程縣知縣、海運局坐辦三職,王有齡在四月下旬接到任官派令,身邊左右人等無不勸他,速速趕在五月一日接任。之所以有這等建議,理由很簡單:盡早上任,盡早摟到端午節“節敬”。

清代吏製昏暗,紅包回扣、孝敬賄賂乃是公然為之,蔚為風氣。風氣所及,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一年三節另外還有額外收入,稱為“節敬”。浙江省本來就是江南膏腴之地,而湖州府更是膏腴中的膏腴,各種孝敬自然不在少數,王有齡四月下旬獲派為湖州知府,左右手下各路聰明才智之士無不勸他趕快上路,趕在五月一日交接。如此一來,剛上任就能大摟“節敬”。

王有齡就此詢問胡雪岩的意見,胡雪岩卻說:“銀錢有用完的一天,朋友交情卻是得罪了就沒得救了!”他勸王有齡等到端午節之後,再走馬上任。

胡雪岩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從多方麵考慮的,王有齡不是湖州第一任知府,在他之前還有前任,別人在湖州府知府衙門混了那麼久,就指望著端午節敬,王有齡名正言順可以搶在頭裏接事,搶前任的節敬,當然名正言順。可是,這麼一來,無形中就和前任結下梁子,眼前當然沒事,但保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發作。要是將來在要命關鍵時刻發作,牆倒眾人推,落井猛石下,那可就劃不來了。

胡雪岩深深明白,江湖上有雲:“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吃肉來我喝湯。”這意思是說,好處不能占絕,幹事情不能吃幹抹淨,一點後路都不留給別人。人總得替人家想想,自己沒損失什麼,卻頗能讓別人見情,何樂而不為呢!

英國首相丘吉爾也非常明白給人留餘地的妙處。

張伯倫在擔任英首相期間曾再三阻礙丘吉爾進入內閣,他們政見非常不和,特別是在對外政策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後來張伯倫在對政府的信任投票中慘敗,社會輿論讚成丘吉爾領導政府。出人意料的是,丘吉爾在組建政府過程中,堅持讓張伯倫擔任下院領袖兼樞密院院長。他認識到保守黨在下院占絕大多數席位,張伯倫是他們的領袖,在自己對他們進行了多年的批評和嚴厲的譴責之後,取張伯倫而代之,會令他們許多人感到不愉快的。為了國家的最高利益,丘吉爾決定留用張伯倫,以贏得這些人的支持。

後來的事實證明,丘吉爾的決策非常英明。當張伯倫意識到自己的綏靖政策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時,他並沒有利用自己在保守黨的領袖地位刁難丘吉爾,而是以反法西斯的大局為重,竭盡全力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對丘吉爾起到了極大的配合作用。

“容人之仇”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之強大,非一般策略所能及。它往往能激發對方的感恩之心和內在潛力,不但死心塌地而且還非常賣力為自己效勞。真正善於用人、能成大事的人都會留對手為己所用,用他們的“刺”去攻克更厲害和頑固的敵人。在現實生活中,拿荊棘留刺的策略同樣是必須的。所謂“借力打力不勞己”,何樂而不為呢?

物極必反,“花未全開月未滿圓”才是最好的時候。一個人如果想獲得眾人的支持,想把自己的好運維持的長長久久,那就要記著處世中話不要說得太滿,事不要做的太絕,這樣既是給別人留下了餘地,也是給自己留了條後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