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稱呼裏麵有學問(1 / 2)

有個小夥子叫許剛,為人熱情開朗,樂於助人,人品真的很不錯。然而,許剛的人緣卻很不好,一提起他,周圍的人就直皺眉頭,原因是這小子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單位裏的許某已經三十七歲了,但還是一個小科員,許剛見了他張口閉口地叫“哥們兒”。有一次許某提醒他說:“我比你大十幾歲吧,再怎麼你也應該叫我一聲‘許哥’!”可許剛卻皮笑肉不笑地說:“得了!咱們都姓許,又平級,我叫你‘哥們兒’裏麵不也有個‘哥’字嗎?”許某氣得掉頭就走。有位女同事比許剛大三歲,剛結婚一年多,許剛特喜歡跟人家開玩笑,那個同事姓林,他就跟人家叫“林妹妹”,女同事抗議了幾次,他卻置若罔聞。有一天,許剛逛街時,遇到了女同事和她的丈夫,他走上去一拍同事肩膀就問:“林妹妹,這位是誰啊!”女同事的丈夫臉色當時就變了。回家以後夫妻倆大吵了一架,丈夫指責妻子太隨便,竟然讓一個比她還年輕的人叫出那麼肉麻的稱呼。從那以後,女同事見到許剛眼裏就冒火。其他的同事也都對許剛亂稱呼的做法非常反感,他們建立了“攻守同盟”,故意冷落許剛,和許剛作對,沒幾個月,許剛就自動辭職了!

許剛之所以人緣這麼差,都是由於他不注意對別人的稱呼引起的。和別人打交道,總是以稱呼開頭,這好像是一個見麵禮,又好像是進入社交大門的通行證。稱呼得體,可使對方感到親切,交往便有了基礎。稱呼不得體,就會引起對方的不快和憤怒,甚至會使交往梗阻或中斷。

有這樣一個故事。過去,有個年輕人騎馬趕路,忽見一位老漢從這兒路過,他便在馬上高聲喊道:“喂!老頭兒,離客店還有多遠?”

老漢回答:“五裏!”年輕人策馬飛奔,急忙趕路去了。結果一氣跑了十多裏,仍不見人煙。他暗想,這老頭兒真可惡,說謊話騙人,非得回去教訓他一下不可。他一邊想著,一邊自言自語道:“五裏,五裏,什麼五裏!”猛然,他醒悟過來了,這“五裏”,不是“無禮”的諧音嗎?

於是撥轉馬頭往回趕。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馬,親熱地叫聲“老大爺”,話沒說完,老人便說:“客店已走過去了,如不嫌棄,可到我家一住。”

這是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它通俗而明白地告訴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講究稱呼的重要性。

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人不管與誰構成人際關係,都會在這個關係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稱呼,常常就是一個個體在人際關係中所處地位的標誌。

滿足了對方需要的稱呼,就是給足了別人麵子,從而造就融洽的人際關係,為你拉近彼此的關係提供了良好的開端。

那麼,怎麼稱呼別人才算得體呢?

(1)考慮對方的年齡特征

見到長者,一定要呼尊稱,特別是當你有求於人的時候,比如:““大叔”、“大娘”、“老先生”、“老師傅”、“您老”等,不能隨便喊:“喂”、“嗨”、“騎車的”、“穿紅衣服的”、“幹活的”等,否則,會使人討厭,甚至發生不愉快的口角。另外,還需注意,看年齡稱呼人,要力求準確,否則會鬧出笑話。比如,看到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孩就稱“阿姨”,可實際上人家沒那麼老,這就會使對方不高興,不如稱她“小姐”合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