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謊言”給孩子加油(1 / 1)

為了給孩子製造出“我很棒”的感覺,智慧而堅定的“謊言”不可缺少。兒童心理學家因此建議說,如果父母把這種效應用在教育孩子方麵,那麼一定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好的作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如果父母告訴孩子“你是最棒的”,那麼孩子就一定會相信自己是有前途的,隨之變得更加自信、自強。因此,即便你的孩子不那麼優秀,你不妨也給孩子一個善意的謊言,用這種虛擬的手段,你可以把你的孩子變成天才,讓他們在各方麵都取得異乎尋常的進步。

一位年輕的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她滿懷期待,老師會怎樣評價自己的孩子呢?輪到她了,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可能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鍾都坐不住,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高興地問媽媽,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兒流下淚來。因為全班28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鍾,現在能坐三分鍾。其他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隻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轉眼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對年輕媽媽說:“這次數學考試,全班43名同學,你兒子排第41名,而且他的反應奇慢,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坐在街心的長椅上哭了一場。然而,當她回到家裏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隻是有點馬虎,要是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3名。”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也沒用媽媽叫他起床。

孩子上了初中,初三時,她又去參加兒子的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總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時特意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兒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老師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隻要你努力,就一定能考上重點高中。”

後來,兒子從重點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北京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大學。

她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裏,突然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裏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隻有你能欣賞我……”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沒有一個孩子會在批評貶低聲中對學習產生興趣。這位偉大的媽媽一直在“騙”他的孩子,然而她善意的謊言卻給她的孩子帶來了信心和勇氣,年幼的孩子相信了媽媽的話,媽媽一直都在用語言、用行動暗示他:“你是最棒的孩子!”

首先,父母要像對待天才一樣愛他、欣賞他、教育他,給他一個天才的感覺。對於父母來說,鼓勵孩子並且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前景考慮,為他們提供最適當的教育方式,這才是教育的最佳體現。

其次,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激勵,運用虛擬的手段讓他們相信,自己確實是最出色的孩子。賞識和喜愛優秀的孩子是每位父母能輕而易舉做到的,但是,我們目前所謂的好孩子畢竟隻有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孩子則屬於“普通孩子”甚至“頑劣的孩子”,對於那些沒有達到父母預期效果的“壞孩子”,關愛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他們更需要格外精心的關愛和嗬護。而一些教育學家也通過實驗證明,對於任何一個孩子,隻要他所崇拜的人給他熱情的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

孩子的成長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來自父母的期望。你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因此,在孩子表現得不那麼盡如人意時,父母們就可以利用虛擬的方法鼓勵孩子,用善意的謊言把孩子的心理調整到一個最活躍的狀態,使孩子真的如自己期望的那樣達到一個個目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