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青年自卑心理的產生與克服(1 / 3)

首先應了解男青年的自卑心理究竟怎樣產生的呢?多年研究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社會壓力。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進入青年期後,隨著自我意識的成熟和自尊心的增強,就不再像兒童期那樣無憂無慮、天真爛漫了。他們會較多地考慮社會地位和未來的發展,注意自己與別人的關係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特別是一些自尊心較強而個性又比較內向的男青年,往往多思善感。當他們發現自己的一些弱點,尤其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遭受到某些挫折後,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對某些有競爭性的活動,就很容易采取“退避三舍”的態度,顯示出一種自卑的傾向。

“男兒當自強”,女子“無才便是德”。我們的社會傳統觀念對男子與女子的要求是不同的。這種對男女不同的要求對男子來說,積極方麵的意義在於促使他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而消極的方麵無疑會給男子造成過分壓力。我們可以從社會最小的細胞——家庭來看,在一個多子女的家庭中,如果男孩子考上大學,女孩子考不上,一般情況下家長和女孩子本人都還能容忍,但如果女孩子考上了,男孩子卻屢次落第,男孩就往往無地自容。如果一個家庭的女孩成就大於男孩,男孩多半很緊張,會加倍努力爭上;而男孩的成就若處於女孩之上,女孩卻往往能泰然處之,不會感到有什麼壓力,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誰讓你是個男青年!”

作為未來社會和家庭的支柱的男青年(女同胞們請允許我這麼講),承受著過分的壓力並不是件好事,凡事“物極必反”。因為男青年在目標屢次達不到的情況下,會滋長自卑心理,成為他們各方麵發展和生活的桎梏。也就是說,社會對男子的高要求容易使男青年產生逆向性自卑心理,使他們暗自感到不夠稱得上是個男子漢,從而在夥伴及異性麵前抬不起頭。

其二,是激烈競爭。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男性智力發育很好和很差的都比女性多。從1901年諾貝爾獎金頒布以來,在300多名獲獎的人當中隻有5名女性,在我國近年來約400名受表彰的科技人才當中,男性占了96%;在新出名的小說、戲劇、電影創作人員中,男性占了88.7%;就是在女性很活躍的藝術領域,得到公認的新人才的比例男性也接近50%。

上述這種男子的智力分布狀況容易造成一部分男青年的自卑心理。由於男子智力高的人比較多,又造成男子智商較高者競爭激烈的局麵。有競爭就有淘汰,最後站在各個領域最高點的人畢竟是極少數。很多男子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蒙上自卑的陰影。有進取才有自卑,而無所謂進取就無所謂自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些男青年不求進取,自暴自棄,玩世不恭,甚至發泄破壞,其實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深藏著失敗帶來的自卑感,他們所作的一切從根本上說都是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現。自大和自卑是一對孿生兄弟,有的男青年原來自恃聰明,眼裏放不下別人,一旦競爭失敗,又很快轉入自卑。

其三,是步入社會後的不適應所產生的自卑感。有一個待業青年在寫給一青年刊物的信中說:我是一名待業青年。去年高考名落孫山,今年又在兩次招工考試中落榜,看見夥伴們上大學的上大學,進工廠的進工廠,我總感到比別人矮了半截。這兩年,我很少上街。即使去,也是躲著熟人走。當別人對我投來冷眼時,我更受不了,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現在,我一天到晚躲在家裏發愁。

告別學校,走上社會,這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當你接過中學或大學畢業證書的那一刹那,一種難以名狀的心情會立刻湧上心頭。這時,你會強烈地意識到,我再也不是學生了,從今天起,我開始獨自走向社會,走向生活了。這時,一種不可遏止的激情催促青年人立即投入火熱的生活激流中去嶄露頭角,施展抱負。可是,當你回到家時,等待你的卻是陌生、無聊的、漫無目的的待業生活。原來學校那種緊張活潑的學習生活一下子被一種寂寞的、無所事事的生活所代替,生活的節奏一下子慢了很多,難免感到不適應。這時,重新學習或盡快就業的想法成為待業青年的第一願望。而當理想與現實有較大差距時,就容易產生一種壓抑、淒冷、孤獨的自卑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