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肥”訂單(1 / 1)

順豐創辦二十餘年,就像野草一樣在快遞行業野蠻生長。王衛的戰略戰術、當機立斷的做事風格和效率也深刻地影響著順豐的發展。當業界大部分企業都在為了高額利潤你追我趕時,順豐自然也不甘願落於人後。但比起其他企業,順豐會適當考慮自身的承受範圍。比如當接單量可能超過300萬件時,不少快遞公司老板會笑得合不攏嘴,但是順豐會推掉其中至少50萬的單子。因為一旦接單量超過250萬,員工就很難在當天送完庫存貨物,最終導致爆倉發生。

為了緩解爆倉和因為業務增多造成的服務質量下降的狀況,王衛拒絕了部分利潤龐大的訂單,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將順豐營業額的增長速度壓到穩定範圍內,甚至連摩托羅拉高利潤的“肥”訂單,王衛也拒絕了。

拒絕訂單,這對於一個商人來說無疑是自斷後路,然而王衛卻自有打算。雖然大量的訂單短期之內會帶來巨額利潤,但是過於粗放的經營方式卻不利於服務質量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樹立。成功的創業者並不把利潤最大化當成唯一的奮鬥目標,這樣隻會讓公司的發展之路越走越窄。

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公司不需要利潤最大化,隻需要將利潤保持在一個較合理的尺度。那麼我們追求什麼呢?我們依靠點點滴滴、鍥而不舍的艱苦追求,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來為我們的顧客提供服務。”

追求利潤是每個企業都不能忽視的目標,但企業不能一味強調利潤,領導者管理企業必然要平衡各種需要和目標,利潤隻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目標,企業為了戰略需要、長遠發展,都不會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過度強調利潤,就會使管理者重視短期利益,為了今天的利潤,不惜犧牲明天的生存。一個不擇手段獲取利益的企業很難建立信譽,一個隻重視眼前利益的管理者也很難取得大的成就。所以管理學家德魯克把一味強調贏利看成是管理中最愚蠢、最糟糕的辦法。

馬雲覺得一個偉大的公司當然也需要賺錢,但是光會賺錢的公司不是偉大的企業。阿裏巴巴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永遠不把賺錢作為唯一目標。他覺得偉大的公司首先應該能為社會創造真正的財富和價值,可以持續不斷地改變這個社會。

很多企業家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把為眾人服務作為企業的目標。譬如比爾·蓋茨,他在創業之初就已經把“讓千萬人都用得上電腦軟件”作為目標;譬如山姆·沃爾頓,他發誓要建立一種既便利又廉價的商業形態,沃爾瑪幫他實現了這一理想;再如馬雲,他剛開始創業的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做企業,既不能指望偶然的機遇,也不能完全靠利潤來支撐,創業者隻有多考慮未來的長遠發展,才能逐漸將企業做大做強。王衛拒絕一些“肥”訂單的行為並不是看不到商機,而是讓企業長遠贏利的戰略措施。

在創業初期,創業者或許會把利潤看得非常重,但是等到企業步入正軌的時候,就有必要考慮一下企業的未來發展,分析自身優勢,樹立品牌意識,適當地犧牲一些眼前利益,為企業的後續發展留足後勁。這樣的“犧牲”能夠換來企業的長期發展,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