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做什麼,他都知道”(1 / 1)

要做一碗魚湯,首先必須要有非常充足的高質量食材,其次要按照標準的程序進行烹調。領導一家公司也是同樣的道理。

順豐主打的是“快”的招牌,在快遞企業中,順豐的速度也一直令其他快遞企業望塵莫及。在信息化時代,必須要在速度上超越其他同行才可能贏來最好的機遇。順豐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全賴於王衛打造出的信息化管理機製。而將這道機製烹調成美味的,就是王衛不惜花重金買下的高品質“食材”和他傾盡心力打造出的標準化程序。

這些重要的“食材”中,首先要說的就是順豐員工人手一部的HHT手持式數據終端,通過這個終端,順豐的每一個員工都可以將自己接下的訂單的具體情況全部輸入順豐的主係統,簡單省事。

再就是每輛順豐送貨車上配置的GPS全球定位係統,通過這個係統,能夠實現對貨物位置的精確把握,不僅方便了顧客查詢貨物位置,而且如果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還能快速找到責任人。

然後還有自動分揀技術。這個技術可謂是順豐能夠達到高效運營的關鍵之一。通過對這個技術的應用,順豐成功實現了全天候24小時無差別自動分揀。跟其他快遞公司相比,這個技術節省了大量人力資源,節省了更多的時間,這也是順豐能夠如此之快的最大原因之一。

以上這幾個“食材”構成了烹調好信息化管理這道菜的基本食材,沒有這些,最終的鮮美菜品就根本無法出爐。

此外,我們還需要蔥薑蒜等烹飪的“輔助食材”,它們就是條形碼技術和GPRS技術。通過條形碼技術,順豐的員工達到了普通快遞不能具備的迅速收件過程,同時方便了送貨時的數據錄入。貨物從倉儲中心進入分揀,不同的負責人就會在條形碼上刷一下,係統就會自動更新該貨物的運送情況。而GPRS係統則方便了順豐員工之間、員工和區總部之間的信息溝通,不再需要中介進行交換。而這些“調料”的完善,就能夠讓“一鍋湯”更加鮮美。

計算機的數據庫係統則是不可或缺的作料,位於“油鹽醬醋”的位置。數據庫係統又分為業務核心係統、客戶核心係統、財務核心係統。在這三個係統裏,將交易過程進行拆分,重新規劃,不管需要哪一方的信息都能夠得到有效快速的解答。

“食材”已經備齊,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地調製了。然而在快遞這個行業,如何做到與眾不同,如何通過對烹調步驟的有效把控從而製作出美味食物這一點一直困擾著王衛。但是王衛非常聰明,他很快為順豐設計了一套優秀的“烹製流程”,這個流程被命名為“全生命周期管理係統”。

首先是快遞的收派環節。這是快遞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顧客直接與工作人員,直接與公司對接的核心環節,直接影響著順豐在顧客心中的形象,決定著顧客是否還會繼續使用順豐速遞。在這個環節裏,如何做到高效迅速,如何做到更快就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手持終端係統就派上了非常大的用場。通過對這一係統的使用,配合上數據庫係統,就能夠順利實現信息化管理的初步烹調。這個過程類似於烹製魚湯時先將魚略煎一下的工作。

其次是倉儲環節。在這個環節裏,順豐的自動分揀係統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在一份快遞運送的過程中,分揀占用的時間相當多,如何能夠迅速分揀,同時不能出現信息的差錯就是每個快遞公司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煎魚的香味已經在逐漸升級了。

接下來就是運輸環節。在這個環節裏大展身手的就是GPS定位係統了。作為客戶,尤其當運送貴重物品時,總希望能夠完全把控物品的一舉一動,最好所有的進程都在自己完美的監控之下。而王衛正是針對這一點,作出使用GPS的決定。為了成功掌握貨物的具體情況,條形碼技術也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過對這些基礎食材,即手持終端、自動分揀係統、GPS係統和輔料,即條形碼技術等的充分應用,順豐已經成功打造出一碗像模像樣的“魚湯”了。隻是這湯,還尚缺些許“作料”。

除了以上三個環節之外,全生命周期管理係統裏還有客戶環節和報關環節。沒有客戶,就沒有順豐的業務;沒有客戶的反饋,就沒有順豐的提高。因此數據庫的建立顯得格外必要。通過對數據庫內三個係統的把握,順豐的工作人員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地知道每一個訂單的對應客戶,每一個不滿的投訴來源。這不僅能夠方便擴展更多客戶,開啟更多交易,還能夠準確找到出錯誤的具體環節。而這就是讓“魚湯”達到更優品質,變得更加鮮美的“作料”。

若是沒有這一整套的係統、沒有這些關鍵技術,順豐的高效信息化管理就無從談起,而王衛也無法做到對公司每個人的工作情況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