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殺出條血路,要麼隻能等死(1 / 1)

在一次順豐內部講話中,王衛明確表示決不向外資低頭:“要麼殺出條血路,要麼隻能等死!”王衛拒絕融資的姿態完整地展現在了人們麵前,他用實際行動表明了這個決定決不更改。當時就有一位快遞業內的資深人士評價說:“整個國內市場,最具有收購價值的就是順豐。不管是聯邦快遞、聯合包裹速遞,還是海航,都想要將這家公司納入囊中。若不是王衛強硬的拒絕姿態,他們也不會將目標移向別的快遞公司。”在他看來,王衛所說的“拒絕融資”已經將順豐推入了非常艱難的局麵,當危機來臨又沒有足夠的資金時,順豐要麼殺出條血路,要麼隻能等死。不過王衛最終還是帶著順豐從絕境中走了出來,讓順豐日益成為中國快遞行業的翹楚。

俞敏洪在創業中也曾遭遇過心理上的嚴冬。

1992年初春,因為新東方辦得比較好,引起競爭對手的眼紅,競爭對手直接對新東方的廣告人員下了黑手—俞敏洪的廣告人員被人捅了3刀。俞敏洪找對方協商解決,可是對方根本不買賬,甚至表明態度:“隻要你俞敏洪在一天,我就跟你鬥一天!”俞敏洪隻好報警……事後,俞敏洪委屈極了,跟自己的妻子哭著喊:“我不幹了!再也不幹了!把學校關了!我不幹了!”一個多小時,他一邊哭,一邊撕心裂肺地喊著。他至今想起這件事還是一肚子的心酸:“那時,我感到特別痛苦、特別無助。”

但是,不做英語培訓,又能做什麼呢?當時的俞敏洪沒有別的選擇,沒有別的路,他不可能讓妻子出麵求人辦事,隻能自己去。除了新東方,他一無所有,如果新東方做不下去,俞敏洪就什麼都沒有了,俞敏洪後來坦言:“當時壓力很大。”無奈之下,俞敏洪骨子裏那種不服輸的性格又開始發揮作用,不擅長跟陌生人打交道、不擅長跟社會打交道、不擅長喝酒,他就改變自己去學、去應酬……

在新東方的事業向前發展的航程中,一直伴隨著驚濤駭浪和狂風暴雨,但俞敏洪都以超越常人的堅忍和倔強挺了過來。回想起那些艱難歲月,俞敏洪用了這樣一句話:“很多時候,選擇堅持下去,不是因為有多堅強,而是因為別無選擇。”

鬆下幸之助在22歲時發現自己得了家族病,而家中已有9位親人在30歲前因此離開人世。他沒了退路,反而下定了獨立經營插座生意的決心。

創業之初,鬆下幸之助手裏的所有資金還不到100元。公司成立後,最初的產品是插座和燈頭,因銷量不佳,工廠到了難以維持的地步,員工相繼離去,他的境況變得很糟糕。

但是,鬆下幸之助把這一切都看成是創業的必然經曆,他對自己說:“已經別無選擇了,必須堅持下去。”在鬆下幸之助的不懈努力之下,生意逐漸有了轉機,直到六年後拿出第一個像樣的產品,也就是自行車前燈時,他的公司才慢慢走出了困境。

別無選擇,也是一種激發。因為沒有別的選擇,反而會積蓄力量、心無旁騖地選擇前行。而且,很多在事業上成功的人都是在一次次跌倒的陣痛中,在無數坎坷的遭遇中,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增長智慧,不斷地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最後不斷壯大自己,取得連自己都感到驚訝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