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奔騰”的能量不可估量,其以急風暴雨的勢頭超越了IBM電腦,使聯想確立了自己在中國電腦市場上的領先地位。正如聯想在1996年12月6日發布的消息所稱:聯想微機銷售24.7萬台,位居中國台式機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達8.1%;第二年3月,IDC公布,聯想電腦在1996年以10%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市場首位,聯想自己公布的數據則為6.9%。聯想贏得了一場決戰。從那以後,柳傳誌就為聯想定下了“搶在對手前降價”的競爭策略。
柳傳誌認為“搶在對手前降價”是在競爭中跑贏的重要條件,但他從未因此就忽略產品的質量,而是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加強企業管理,使企業能在降價的情況下保持贏利能力。
馬雲帶領下的阿裏巴巴團隊麵對競爭也非常主動。馬雲說:“我是一個進攻者,隻要保持進攻,就一定會有機會。”
所有接觸過阿裏巴巴的人,都會覺得這家公司是個特別主動、富有進攻性的企業,而馬雲更是一個高超的煽動者。很多人甚至認為馬雲是個“瘋子”,喜歡“口出狂言”,富有進攻性。即使談到競爭對手,他也不回避要與之PK一下。說到馬化騰的騰訊網,馬雲認為自己看不到對方任何的增長。在騰訊推出自己的免費B2C門戶之後,馬雲則認為這是一步“臭棋”。他認為,當初創立淘寶網的時機和今天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騰訊繼續實行免費無疑是一個錯誤。在擊敗EBay之後,馬雲底氣更足,他將競爭的矛頭直接對準了百度和穀歌。
就是這個攻擊性很強的“狂人”,最終將阿裏巴巴帶到了香港交易所。200億美元的市值,使阿裏巴巴成為僅次於Google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
馬雲在麵對國內外勁敵的時候,始終采取主動的姿態,這是競爭者獲勝的不二法則。一個能夠主動進攻的人,必定有著摧枯拉朽的意誌力,這股勢頭就有著攻必克戰必勝的潛質。
如果你想擊倒對手,那麼你所要做的就是主動,主動,還是主動。職場如戰場,在商業競爭中,你永遠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準備,更不可能等掌握了百分之百的信息後再采取行動。
成功不會自動送上門來,任何一家企業也不可能輕鬆做強做大。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需要我們主動去爭取。唯有那些主動出擊、善於創造機會和把握機會的人,才有可能從最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找到一絲機會,用積極的行動改變自己的處境,使自己的人生之船駛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