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誌剛創辦聯想時,做進口電子產品代理,生意漸漸紅火起來。民生銀行剛創立的時候,有人來找柳傳誌投資參股,他拒絕了;後來房地產產業瞬間崛起,有人建議柳傳誌投資成立房地產公司,他仍然選擇拒絕。盡管柳傳誌的一個企業朋友投資了民生銀行,資產從2億變成了幾百億;而那些投資房地產的企業也賺得盆滿缽溢。
一直到2001年,長達17年的時間內,聯想都隻是一家傳統的國有企業,柳傳誌本人也僅僅是一名由組織任命的工資並不高的職業經理人。要是想賺錢,他有很多的機會:在聯想創辦初期可以依靠批文和進口貨物賺快錢,然後像那些腰纏萬貫、移居海外的有錢人一樣,過一種世外桃源般的愜意日子;也可以像許多國有企業負責人一樣,做大成本,做空利潤,讓管理團隊多一些收入,但這會讓企業失去做大做強的能力。他還可以當一個真正的機會主義者,拿出資金來參與到房地產等更多的快錢行業中,這樣會導致聯想不再致力於培養有世界影響力的PC品牌。慶幸的是,柳傳誌沒有被誘惑。
柳傳誌一點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說:“我覺得,其他人做的發財事我們沒做,不用感到遺憾,但是如果自己既定的事情沒做,我們應該感到遺憾。這就是企業成長過程中的‘心無雜物’。”正是柳傳誌和早期創業團隊的“心無雜物”,才有今天全球市場第一、年銷售額過千億的聯想電腦。
成功最大的障礙,就是欲望,能否在欲望麵前保持一個清醒冷靜的頭腦,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成功,是從拒絕誘惑開始的,學會對誘惑說不,是成功的先決條件,更是一種睿智的境界,一種理性的選擇。
阿裏巴巴在上市前,馬雲對認購的預期是400億美金,沒想到,在第一站香港就募集到360億,隨即到新加坡後達到600億,走到紐約已經募集到1800億。這時,團隊中有人提議:將他們最初預定的12港元的發行價,可以改為每股24元,就會比預期多出120億!這是多好的發財機會!但馬雲當晚就召集團隊開會,告訴他們:“人要在誘惑麵前學會說No!”貪婪一定會付出代價,最後他們把發行價定在了13.5港元。馬雲沒有因為巨額融資就抬高發行價,看起來吃了虧,實際上卻讓阿裏巴巴獲得了更加紮實穩定的發展。
創業者要像這些成功的企業家一樣,遇到誘惑要沉得住氣,更要對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認識,不做能力之外的事。創業者要時刻提醒自己把胃口收得小一點,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