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我國首例SARS病毒攜帶者出現在廣州,隨後SARS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席卷全國。到2003年,人們的生活已經徹底被SARS影響:各大購物商場門可羅雀,學生停課;人們若非萬不得已決不出門。陰霾籠罩著的不僅是各大步行街、百貨商店,更籠罩著眾多經營行業。但是,卻有一個行業衝破這一片黑雲,贏得了迅速發展,那就是快遞產業。
SARS病毒蔓延之快要求快遞行業迅速作出反應。一旦反應不及時,很可能會陷入難以擺脫的泥潭。比如若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龐大的市場增量,就可能因為無法做到給消費者的承諾而被消費者拋棄;還有可能因為市場提供了超速增長的空間,於是不考慮自身能夠承擔的增長容量,不考慮大幅度增長給企業基礎提出的新的要求,盲目追求擴張,最終走入貪吃蛇的結局。
可對初涉內地的順豐來說,SARS帶來的機遇遠遠大於挑戰。彼時,正值王衛設立深圳總部,完成全國收權的時期。收權之後,員工有了更大的幹勁,企業也更加團結,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加上自1993年以來近十年的積累,應付大容量的業務毫不費勁,服務也已經有一定質量。而廣東恰好是SARS襲擊的重災區,快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於此,順豐的營業額不斷增加。除此之外,由於彼時順豐經營的地區尚未完全擴展到全國,長三角地區也隻是稍加嚐試,因此更多了龐大的擴展空間。
隨著SARS的逐漸蔓延,順豐的營業額不斷增長,王衛的心思也跨到了整個全國市場上。截至2002年,國內快遞業務創造的利潤額就已經占據了順豐公司總利潤的40%,如何將業務擴展到全國是王衛腦海中早就揮之不去的想往。但與此同時,王衛也深知一旦公司的基礎跟不上公司前進的步伐就會給自己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因此他嚴格控製著公司的發展速度。比如拒絕接大件物品;比如將目標市場定位到收入中高端的人群,避免在價格上與大多數同行爭奪。“減緩公司發展速度,保證派件速度”的策略讓人們看到了王衛的清醒和自製,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非常可貴的品質。
在企業逐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許多創業者因為貪心,在自己手頭業務還沒有做好的時候就盲目擴大規模、發展各項業務,反而錯過了寶貴的發展機遇,甚至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後勁兒。
柳傳誌談到自己的創業秘訣時,說道:“我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就因為不管別人是什麼樣,我們一心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決心要用自己的技術,做自主品牌的電腦。回憶起來,這其實就是我們公司做事的原則—把企業想做的事做好,不受別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