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早上六點準時來拆包”(1 / 1)

\/>

��c1993年冬天的一個普通早晨,王衛熟練地背起裝滿快遞的背包,騎上摩托車就開始了一天的派件工作,一位老員工說王衛“每天早上六點準時來拆包”。一直到現在,王衛還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的快遞員。有一次,他甚至早上到達順豐在北京三元橋的中轉點,沉默而迅速地整理好快件,然後用黑色PDA(編者注:即順豐巴槍,指利用中國移動網絡平台,以PDA終端作為數據存儲的載體,連接條碼掃描槍,形成一套數據采集傳輸係統)掃描快件上的條形碼。

2013年,王衛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22位,擁有237.9億元的巨額財富。如果要在他的財富之下加上一個注腳,那無疑是“最有錢的工作狂”。不管是創業初期還是稱雄天下的今天,他每天都會保持十五六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日複一日的奔波勞累讓這個中年男人看起來有些憔悴不堪,他喝著中藥,卻依然改不掉長達20年的職業習慣。就連同行對於他的這種行為也深深不解。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如是說:“我想要放下。我這個歲數,身體才是第一位的。我不想那麼累。我不理解王衛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如果把人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過日子”的人,另一種就是“奔日子”的人。

出於對自己和家庭的考慮,努力過更好的生活,實現一些目標後,開始按部就班過日子,享受家庭的樂趣,這是所謂“過日子”的人。“過日子”的人是平常心,聽天由命、順其自然、安於現狀,講求平安;不怕平淡,不奢求大富大貴;一日三餐,按部就班;衣食住行,有條不紊、悠然自得。隻要小日子過得去,也就心滿意足了。

還有一些人,寧可冒著風險,也願意向前衝,以尋求更大的人生價值,這些就是“奔日子”的人。“奔日子”的人,有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堅定的信心,明確的目標,不達目的不罷休,達到目的後,又要去追求更高的目標。王衛之所以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就是因為他是“奔日子”的人。

“奔日子”和“過日子”相比,奔日子的風險更大,但是奔日子有可能帶來更大的成就,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成功的創業者大多數都是“奔日子”的人,恒大集團的許家印在房地產市場萎靡不振之際,卻能夠迎難而上,靠的也是一種“奔日子”的勁頭。他為恒大發展提出了一個紅海戰略:主張要不怕困難,勇於競爭,將對手緊緊鎖定在目標範圍之內。

靠著迎難而上的競爭意識和對紅海戰略的堅決執行,許家印在極短的時間內儲備了大量的土地,2006年時許家印手上的土地隻有600萬平方米,兩年後竟然增加了7倍還多,達到了近5000萬平方米。銷售額也呈病毒式增長,從2007年到2009年的兩年時間裏,集團房地產銷售額增加了10倍,由30億變成300億。作為房地產行業後起之輩的恒大一個箭步衝到了隊伍的最前端,許家印也實現了他在創業之初立下的趕超業界老大萬科的宏圖大願。

真正的強者“望敵成龍”,勇於向行業中的最強者挑戰,這就是“奔日子”的人最好的表現。“硬氣”的許家印敢於參與競爭,和地產大佬奮力拚殺,正是因為他從骨子裏就是一個“奔日子”的人。他從來都不把戰勝對手當成自己最大的追求,而是利用競爭對手所給予的壓力發展自己,讓競爭者成為自己的磨刀石,把自己磨得越來越快、越來越亮。

每個創業者都應該是一個“奔日子”的人,要勇敢地去嚐試、去競爭、去拚命,讓創業成為自己人生的試練場。當創業成為了一種奔頭,創業者就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對工作的熱愛,也就更容易獲得創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