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到國內快遞行業的龍頭企業,順豐一路飛速成長。在順豐高歌猛進的背後,是王衛和員工們的巨大努力。自從1993年成立順豐速運,他和員工們整天都是風裏來雨裏去,為了趕時間不知道摔了多少跤。現在王衛的雙腿上仍然留著深淺不一的傷疤,這些傷疤不僅僅是王衛創業艱辛的見證,也是順豐成長的最好證明。
王衛在創業中表現出來的不怕苦不怕累,甚至是不怕死的精神就是狼性精神。狼性精神是創業者在創業中表現出的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在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下,狼這種動物仍能夠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生存下來。每一名創業者內心都要像狼一樣時刻保持一種強者的心態,無論環境如何險惡,競爭如何殘酷,都要積極地投入戰鬥,並且堅持到底,這樣才能品嚐到成功的碩果。
馬雲在創業過程中也經曆過類似的艱難階段,他用一段話總結自己創業成功的秘訣:“永遠不要跟別人比幸運,我從來沒想過我比別人幸運,我也許比他們更有毅力,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鍾、兩秒鍾。有時候死扛下去總是會有機會的。”創業者正因為能夠吃苦,並將狼性精神貫徹到底,才能夠耐心等待企業茁壯成長,獲得最終的勝利。
現今如日中天的恒大集團在剛剛成立的時候並不顯眼,但是許家印把狼性精神注入企業文化之中,這讓恒大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迅速擴張,截至2013年,恒大的分公司就遍布全國140個城市,完成項目超過300個,超越其他所有老牌地產公司,成為地產規模最大和涉足城市最多的業界老大。許家印和高管們的會議經常從前一天晚上開到第二天淩晨甚至早上,在招聘這一關,許家印也把衝勁兒當作錄用員工的首要標準。有人曾經這樣定義恒大集團:“從誕生起,恒大就是一家狼性十足的公司。”
與恒大一樣,聯想當年也是一支勇猛的虎狼之師,“說到做到”和“雷厲風行”曾是柳傳誌時代的聯想最突出的兩種行事風格。2004年,當它在市場上遇到比自己強大十倍甚至幾十倍的惠普、戴爾、IBM等跨國公司時,受到了嚴峻考驗。當年聯想人均產出隻有300萬元人民幣,而對手則達到了800萬元。
聯想總裁楊元慶決定將狼性精神再度注入到每個員工的心中,2004年春節後,他給所有的員工發了一封信—《狼性的呼喚》,這是楊元慶為聯想文化植入藍血基因的戰鬥檄文:“要戰勝比自己強大的競爭對手,對我們的自身條件的要求將會更殘酷,如果我們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個體都不具有競爭力,那這個企業會有競爭力去抗爭嗎?”楊元慶強調員工在工作中要有打仗的感覺,要如狼似虎,並且“還是饑餓的狼,饑餓的虎,要讓人望而生畏……要麼成為狼,要麼被狼吃掉”。
毋庸置疑,創業者要想取得成功,是需要一點狼性精神的。成功者都是偏執狂,這也是成功的人隻有3%的緣故,而“偏執”中就有狼性精神的因子。當然,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瘋狂不是指盲目的偏執,它代表的是一種大膽的想象、堅定的忘我和專注的執著。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熱愛的事業上,最終利用聚焦原則把能量發揮到最大,取得的效果也會最佳。一個擁有狼性精神的創業者無論在怎樣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夠生存下來,並且獲得長足發展。王衛和許多成功的創業者一樣把狼性精神發揮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這是年輕的創業者最需要學習的創業精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