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港物流園的中央坐落著順豐速運的四層辦公樓。這裏是順豐在整個華北地區的中轉場,全封閉式管理、不許外人入內。而在辦公樓頂層的一個神秘房間,布滿了整齊劃一的黑白屏幕,監控著順豐的倉庫收發信息、實時派件情況和車輛運行狀態。順豐辦公樓對麵,是全球頂級的物流公司—荷蘭天地快運TNT。
烙著規規矩矩的白色字母“SF”的黑色麵包小車,遊走在各大城市的角落裏,印著紅色點綴的黑色字母“SF”的灰白信件袋裹挾在路人的腋窩下。這樣的色彩呈現帶著公文般的保守與嚴肅,像在執行不為人知的機密任務。順豐速運,這樣一個位居中國快遞行業第一梯隊的民營企業,似乎除了公司名稱的首字母縮寫,人們對其一無所知,更不用提它的掌門人了。
正如順豐給人們帶來的直觀感受一樣,王衛的關鍵詞裏,除了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絕對少不了“神秘”二字。這個21萬“工蟻”兵團的領軍人物,這個高中學曆的物流大佬,這個沉默寡言而為公益行天下的商界富豪,留給大眾的除了為數不多的幾次采訪以及順豐內刊《溝通》上的模糊側臉,剩下的隻有空白。所以,幾乎每個人都在尋找他。香港狗仔蹲點守候隻為一睹真容,有VC(編者注:風險投資)想給王衛融資,但王衛始終不肯出來見麵,這個VC就對外開出50萬元中介費價碼—50萬元隻為和王衛吃頓飯。
然而,王衛和他的順豐大軍仍然一如既往地低調。王衛從來不做廣告,從來不請代言,以至於順豐在武漢布局陸運中心之時,沒有任何相關報道,甚至連政府部門也少有耳聞。最尷尬的是,當順豐已在深圳福田風生水起的時候,深圳市領導竟然還不知道當地存在這樣的行業龍頭,直到在國家郵政部會議上偶然獲悉。
屈指可數的幾次曝光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衣著簡單樸素的男人有著典型的粵式麵格:顴骨凸出,臉龐瘦弱,中等個頭、大眾男子的平板發型,這些隨處可見的要素讓王衛顯得毫不起眼。
或許,這隻是粵商幫的集體名片:其貌不揚、低調務實、吃苦耐勞。就像生長在溫潤的深廣大地上的一株株敏銳的含羞草,看似微小,卻是天氣變化的晴雨表。在廣東街頭,也許一個身著背心短褲,腳踩人字拖鞋,提著簡易塑料袋的普通百姓就是胡潤榜上的超級富豪。“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粵商幫似乎習慣隱身於世,這與“財不外露,樹大招風”的粵派文化不無相關。美的集團掌門人何享健奉行的是“隻做不說,埋頭苦幹”。他極其低調,行蹤神秘,遠離公眾。立白集團董事長陳凱旋永遠衣著簡單樸素、生活節儉清淡。聚龍集團董事長梁伯強更是名不見經傳,但是他的“指甲鉗”卻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霸主,擁有全球第三的市場份額,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
這樣的文化氛圍不僅孕育了王衛的低調,同時鑄造了他的獨特風骨—慎言。順豐的實力可能因為王衛的低調被大眾小覷,但仍然足以讓國內外風險投資人趨之若鶩。王衛在眾多投資人麵前的拒絕姿態,正表明他對順豐的價值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耐得住寂寞也有足夠的信心,看著順豐從咿呀學語的孩子長成快遞行業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