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霍元甲談藝鄙西人 孫福全數言驚惡道(1 / 3)

話說農勁蓀見問,說道:“四爺不用忙,若沒有更可氣的事,我也不說險些兒把胸膛氣破的話了。原來餘伯華這個不中用的東西,完全上了人家的當,活活的把一個如花似玉的卜妲麗斷送了。魏季深那個喪絕天良的東西,假意殷勤做出十分關切他,盡力援救他的模樣,其實是承迎方大公子和張知縣的意旨,設成圈套,使餘伯華上當的。餘伯華若是個有點兒機智的人,就應該知道魏季深與自己並無深厚的交情,同學而兼同事的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裏至少也有幾十人,何以有深交的來也不來,而沒有深交卻忽然來的這麼誠懇,並且來的這麼迅速,不是很可疑嗎?魏季深本人既可疑,他托付的人倒可信嗎?那書記所說卜妲麗的情形,分明是有意捏造這些話,好使他對卜妲麗絕望的,怎麼可以信以為實呢?他直到出衙門打聽,才知道卜妲麗雖確是遷居在美領事館,然無日不到天津縣衙哭泣,出錢運動衙差獄卒,求與餘伯華會麵。怎奈張知縣受了方大公子的吩咐,無論如何不能使他兩人見麵,知道見了麵,就逼不出離婚字來了。美領事並沒有羈押卜妲麗的行為,不過也與方大公子夥通了,表麵做出保護卜妲麗的樣子,實際也希望天津縣逼迫餘伯華離婚。卜妲麗不知道底蘊,還再三懇求美領事設法援救餘伯華。

美領事若真肯出力援救,哪有援救不出的道理?可惜卜妲麗年輕沒有閱曆,見理不透,餘伯華寫的離婚字,一到張知縣手裏,即送給方大公子。方大公子即送給美領事,美領事即送給卜妲麗看。卜妲麗認識餘伯華的筆跡,上麵又有指模,知道不是假造,當下也不說什麼,回到她自己房裏,一剪刀將滿腦金黃頭發剪了下來,寫了一封埋怨餘伯華不應該寫離婚字的信,信中並說她自己曾讀中國烈女傳,心中甚欽佩古之烈女,早已存不事二夫之心,如今既見棄於丈夫,何能再靦顏人世,已拚著一死,決心絕食。可憐一個活跳跳的美女,隻絕食了六晝夜,竟爾餓死了。”

霍元甲托地跳了起來叫道:“哎呀!有這等暗無天日的事嗎?餘伯華出牢之後,何以不到美領事館去見卜妲麗呢?”

農勁蓀道:“何嚐沒去!隻是他已親筆寫了與卜妲麗離婚的字,卜妲麗聽說他來了,氣得痛哭起來,關了門不肯相見,美領事也不願意他兩人見麵。餘伯華去過一次之後,美領事即吩咐門房,再來不許通報,因此第二、三次去時,倒受那門房的白眼。然也直到卜妲麗餓死後,傳出那封絕命的信來,才知道她的節烈。此刻餘伯華也悲傷得病在床褥,一息奄奄,你們看這事慘也不慘!”

吳鑒泉道:“這事雖可怪餘伯華不應該誤信魏季深,但是方大公子和張知縣夥謀,設下這種惡毒的圈套,便沒有魏季深,餘伯華也難免不上當。為人拚一死倒容易,拘禁在監牢裏,陸續受種種痛苦,又在外援絕望的時候,要始終堅忍不動,卻是很難。總之,他們夫妻,一個是年輕不知世故的小姐,一個是初出茅廬、毫無權勢、毫無奧援的書生,落在這一般如狼似虎、有權有勢的官府手裏,自然要怎麼樣,隻得怎麼樣。餘伯華若真個咬緊牙關不寫那離婚字,說不定性命就斷送在天津縣監裏,又有誰能代他伸冤理屈呢?”

霍元甲點頭道:“這話很對!餘伯華若固執不肯寫離婚字,方製台的兒子與張知縣吃得住餘伯華沒有了不得的來頭,腳鐐手銬之外,說不定還要授意牢禁卒,三日一小逼,五日一大逼的,將餘伯華吊打起來,打到受不了的時候,終得飲恨吞聲的寫出來,怎樣拗得過他們呢?這種事真氣破人的肚子。農爺,你是一個有主意的人,有不有方法可以出出這口惡氣?”

農勁蓀搖頭道:“如今卜妲麗也死了,二三百萬遺產已沒有下落了,餘伯華也已成為垂死的人了,無論有什麼好方法,也不能挽救。隻可恨我得消息太遲了,若在餘伯華初進監的時候,我就得了消息,倒情願費些精神氣力,替他夫妻做一個傳書的青鳥,一方麵用驚人的方法,去警告陷害餘伯華的人,那麼或者還能收點兒效果,事後專求出氣,有何用處呢?”

吳鑒泉道:“事前能設法挽回,果然是再好沒有的了,但是此刻若能設法使設謀陷害餘伯華的人,受些懲創,也未始不可以懲戒將來,使他們以後不敢仗著自己有權有勢,再是這麼無法無天的隨意害人家的性命。”

農勁蓀慢慢的點著頭,說道:“依你老兄有什麼高見可以懲戒他們?”

吳鑒泉搖了搖腦袋笑道:“我們家屬世代住在北首的人,不用說做,連空口說說都難。兄弟今日雖是初次登龍,不應如此口不擇言,隻因久慕兩位大名,見麵更知道都是肝膽照人的豪傑,為此不知不覺的妄參末議。”

霍元甲連忙說道:“兄弟這裏是完全做買賣的地方,除了采辦藥料的人而外,沒有閑人來往,不問談論什麼事,從來是在這房間裏說,便在這房間完了,出門就不再談論。

老兄有話盡管放膽說,果有好懲戒他們的方法,我等有家有室在北首的不能做,自有無家無室的人可以出頭。他們為民父母的人,尚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的陷害無辜良善,我們為民除敗類,為國除奸臣,可算得是替天行道,怕什麼!”

農勁蓀道:“四爺的話雖有理,但是為此事犯不著這麼大做,因為事已過去了,就有人肯出頭,也無補於事,無益於人。至於奸臣敗類,隨處滿眼皆是,如何能除得盡?”

吳鑒泉點首稱讚道:“久聞農爺是個老成練達的豪傑,固是使人欽佩。霍四爺得了農爺這樣幫手,無怪乎名震海內。兄弟在京聽得李存義談起兩位,在上海定約與外國大力士比武的話,不由得異常欣喜。中國的武藝,兄弟雖不能稱懂得,隻是眼裏卻看的不少,各家各派的式樣,也都見識過一點,惟有外國的武藝,簡直沒有見過,不知是怎樣一類的手法,久有意想找一個會外國武藝的人,使些出來給我瞧瞧,無如終沒有遇著這種機會。前幾年在京裏聽得許多人傳說,有一個德國的大力士,名叫森堂,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力士,行遍歐美各國,與各國的大力士相比,沒有一個是森堂的對手,這番到中國來遊曆,順便在各大碼頭賣藝,已經到了天津。兄弟那時得了這消息,便打算趕到天津來見識見識,有朋友對我說道:“森堂既是到中國來遊曆,已到了天津,能夠不到北京來嗎?北京是中國的都城,他在各碼頭尚且賣藝,在北京能不賣藝嗎?他送上門來給你看,何等安逸,為什麼要特地趕到天津去看?’

兄弟一聽這話有理,就坐在京裏一心盼望他來,每日往各處打聽,看森堂來了沒有,轉瞬過了十多日,仍沒有大力士來京的消息,很覺得詫異。一日遇了一個從天津來京的朋友,遂向他探問,據他談起來,卻把我笑壞了,他說半月前果有一個體魄極魁偉的、紅麵孔外國人,帶了一個中國人做翻譯,還同著幾個外國人,身體也都強壯,到天津來在外國旅館裏住著,登時天津的人,都傳說德國大力士森堂來了,不久就有外國武藝可看。誰知過了幾日,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他們初來的一兩日內,街上隨時都看見他們遊行觀覽,三日以後,連街上都不見他們行走了。又過了兩日,才知道什麼大力士已在登岸的第四日,被一個賣藝的童子打跑了。

原來那日,森堂獨自帶了那個翻譯,到街上閑遊,走到一處,遇到一老一少兩個人在空處賣藝,圍了不少的閑人看熱鬧。森堂不曾見過的,自然要停步看看,他看了打拳使棍,似乎不明白是做什麼,向那翻澤,翻譯是中國人,當然說得好聽些。他聽說這就是中國的武藝,不由得麵上現出鄙薄的神氣,複問在街上顯武藝做什麼,翻譯說也是賣藝,不過不象外國賣藝的有座位,有定價,這類賣藝,看貲是可以隨意給的,便不給一文也使得。森堂聽了,即從口袋裏取出皮夾來,抽了一張五元的鈔票,交給翻譯。那翻譯口裏對森堂雖說得中國武藝很好,心裏卻也不把那賣藝的當人,用兩個指頭拈了那張鈔票,揚給賣藝的童子看道:‘這裏五塊錢,是世界最有名的第一個大力士森堂大人賞給你的,你來領去,快向森堂大人謝賞。’

那童子雖隻有十四、五歲,誌氣倒不小,森堂麵上現出鄙薄的神氣,他已看在眼裏了,已是老大的不願意,但不敢說什麼。及見翻譯這麼說,才知道是世界第一個大力士,也就做出鄙薄的樣子說道:‘我拿武藝賣錢,誰要他外國人賞錢,我不要!’

翻譯見他這麼說,倒吃了一驚,不好怎生說話。森堂聽不明中國話,看童子的神情不對,忙問翻譯什麼事?翻譯隻得實說,森堂禁不住哈哈大笑,對翻譯說了幾句,翻譯即向童子說道:‘你拿去吧!森堂大人說,是可憐你窮苦。你這種行為,不算是賣藝,隻能算是變相的乞丐,你這是什麼武藝,如何能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