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 / 3)

“不是廣寧門?怎麼又成了彰義門了?”

宋獻策說:“雖然北京外城的西門名叫廣寧門,可北京人習慣上叫它彰義門,往往在公私文件中也是如此。臣往年賣卜京師,住在宣武門外,距廣寧門較近,所以也叫慣彰義門了。”

“禦帳距城多遠?”

“遠了城上人看不清楚,所以禦帳距城門隻有一裏多路,好使守城軍民得瞻皇上風采與禦營軍容。”

“離城門隻有一裏遠,不擔心城上打炮?”

“昨夜捷軒在彰義門看了地勢,說出這一建議時,臣與林泉也擔心城上打炮。但我們仔細研究,連夜作了部署,認為守城軍民瞻望聖駕,必將更加奪氣,決不敢向禦營開放一炮。昨日下午,聖駕過西直門南來,離城不過二裏,儀仗黃傘前導,百官扈從,禦營部伍整齊,按轡雍容徐行。有一次陛下中途駐馬,東望北京城頭,西望西山王氣,揚鞭指點,何其從容!此時城上軍民,偷偷觀望,寂然無聲,竟無人敢放一炮,也無人敢高聲叫罵,足證人心離散,不敢與我為敵。昨日情況已經如此,何況從昨夜以來,內外城完全合圍,攻城準備就緒,守城軍民更加解體,但求各保性命,誰肯惹是生非?再說,經過臣等連夜部署,使守城軍民更加膽戰心驚。所以汝侯出的這個主意,乍然看好似一著險棋,實際毫無險情,隻是借陛下神威,但使城上城內百姓從速開門投降耳。”

李自成笑著問道:“孤將幾時前去?”

“以臣推算,定於辰時二刻自行宮啟駕最吉,過橋後繞白雲觀大門前向東,巳時一刻聖駕至彰義門外,在禦帳升入禦座。明朝秦、晉二王坐於左右地上,護駕大臣侍立禦座兩側。隨後有一聲音洪亮武將對城上軍民宣示皇上欽諭,曉以大義,促其從速開門投降,迎接大軍進城,秋毫無犯。陛下隻在彰義門外停留兩刻,啟駕返回行宮。”

李自成問道:“杜勳何時進宮去勸說崇禎讓出江山?”

“皇上駕幸彰義門時,杜勳侍立一側,使守城軍民看見。俟陛下啟駕返回行宮,杜勳就可以從彰義門縋進城去。”

李自成對宋獻策的陳奏點頭同意,隨即命軍師回駐地休息,又命傳宣官分頭傳諭劉宗敏、牛金星和中央各衙門大臣,以及投降太監杜勳等,務於卯時三刻前來行宮早朝,護駕去彰義門外。

早朝以後,按照宋獻策推算的吉利時刻,李自成由雙喜率領的兩百名禦營親軍嚴密保護,從釣魚台行宮啟駕,黃傘前導,一部分文武大臣扈從。李強指揮眾多禦營親軍除在彰義門外保衛禦帳之外,還有一部分沿路警蹕,嚴禁閑雜人闖入禦道。李自成一隊人馬在人聲肅靜中出釣魚台向南行走大約兩裏,在曠野的大路上轉向東行,又走了兩裏之遙,從一座石橋上過了小河,向南走一陣又轉向東行,不久便進入一片茂盛的鬆柏林,走到一座道觀的山門前邊。白須垂胸的方丈事先得到通知,率領全體兩百多老少道眾,麵帶驚恐之色,跪在山門外邊迎接,伏地叩頭,然後抬起頭來說道:

“白雲觀全體道眾,恭迎永昌皇爺聖駕!”

李自成向方丈輕輕點頭,隨即將眼光轉向山門,看見山門上邊有一青石匾額,上刻“敕建白雲觀”五個大字,不覺麵露微笑,在心中說道:

“聽說這是北京有名的一座道觀,從前邱處機在此修煉!”

一過白雲觀,便看見了彰義門和離城壕一裏多遠、連夜搭好的一座很大的黃色氈帳,上有黃銅寶頂,閃著金光。這一在西安為他特別製作的軍帳,稱為行軍禦帳,也稱帳殿。禦帳東南角豎一根三丈高的旗杆,上懸繡龍藍旗,中有用紅絨縫上的“大順”二字;禦帳前,麵向城門,設有禦座,上有繡龍黃緞椅披。

禦帳左右,各築成兩座炮台,各炮台相距十丈,共是四尊紅衣大炮。另外,還有四尊普通攻城大炮,也是相隔十丈一尊,架設在紅衣大炮左右,每一尊大炮的紅綢炮衣都已卸掉,並且有掌炮軍官在每一尊大炮前焚了香表,每一尊大炮的後邊站立十名炮手,穿著藍色的過膝襠,前後心上各縫有一塊圓形白布,上寫一個“炮”字。

城頭上的守城軍民,以為大順軍馬上要開炮攻城,一個個驚慌得心頭狂跳,兩腿癱軟,臉無血色,向天叩頭。有的人準備滾下城去逃命……

當李自成尚未走到白雲觀山門前時,有一位年輕將領,騎著一匹白馬,疾馳而來,背後跟隨著十幾個騎馬的隨從,他們一直到城壕岸邊勒馬,向城頭上放一響箭,然後用自然合韻的語言向城頭高聲曉諭:

守城的軍民人等聽清!我大順軍兵將如雲,大炮千尊,已經將京城團團圍定,水泄不通。進城之後,隻殺貪官,不傷百姓,平買平賣,四民安生。我永昌萬歲爺馬上駕到,觀看外城。明朝的秦、晉二王,已經投降,左右陪從。爾等不許放箭,不許打炮,不許出聲。倘若放箭打炮,驚動聖駕,我城下眾炮齊鳴,必將爾等嚴懲,決不寬容!

當立馬於城壕邊的大順將領向城上高聲曉諭的時候,守城的太監和百姓紛紛地從城垛間站起來,向城下觀看。他們的恐慌心情略微好了一點,相誡千萬不要向城下放箭打炮。當城下的大順將領向城頭高聲曉諭之後,守城的太監和百姓們的眼光被白雲觀山門前的景象吸引去了。人們紛紛地向白雲觀的山門外指著,驚奇地小聲說:

“看!看!那是幹什麼的?”

“看!有兩個道士在山門前擺了香案!”

“方丈帶著全觀中的老少道士都出來了!都出來了!”

“啊,啊,來了!來了!”

人們看見,李自成是一位魁梧大漢,由一柄黃傘前導,騎在一匹黃轡頭、黃鞍韉的深灰色馬上,氈笠,縹衣,氣宇不凡。事前人們已經將禦座移於帳前,並在禦座前三尺外左右地上擺好兩個矮凳,上有紅色坐墊。李自成來到以後,在小鬆林外下馬,由官員照料,大踏步來到禦帳前邊,昂然在禦座坐下,舉目向城頭觀看。秦、晉二王在禦座左右稍前的矮凳上坐下。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李岩、六政府尚書和左右侍郎、文諭院學士等一批新朝重臣,分立禦座左右。侍郎以下官員也立在左右的後排。杜勳也站在後排。吳汝義和李雙喜因為要隨時聽皇上呼喚,站在禦座背後。李強率領五百神箭手,站在城壕外邊,對城頭控弦引矢。倘若城頭上有打算向禦帳放炮的可疑動作或發出叫罵惡言,隻要李強一聲令下,這五百神箭手在瞬息之間,將連續向城上射出利箭,使守城的人們沒法抬頭,而站在一處土丘上的張鼐手中的紅旗一揮,所有的北從西便門南到天寧寺的、對準城頭的各種大炮將都跟著一齊點燃藥線,頃刻之間將使城樓和雉堞多處崩塌。當時各種大炮尤其是紅衣大炮的威力,北京人是知道的。所以不惟李自成的出現在彰義門外,秦、晉二王坐於李自成腳下這件事使守城軍民十分驚駭,而且大順軍在夜間突然用沙包堆成了許多炮台,架好了攻城大炮,更使守城的太監和軍民望之心跳腿軟,麵如土色。此時,城上太監中已經有人認出來杜勳站立在李自成右邊第二排,但不敢用手指點,隻敢悄悄地互相告訴。杜勳的出現,使守城太監們的精神更加瓦解。

宋獻策按照昨夜與劉宗敏等商定的計劃,抬頭向東南望一望藏在微雲中的太陽,躬身向李自成道:

“陛下,此時大概有巳時二刻,可以向城上宣布汝侯劉爺的奉旨曉諭了。”

李自成點點頭。

一切都準備得十分周密。隨即那位騎白馬的將領又來到城壕邊上,先向城頭上空放一響箭,然後收弓在臂,雙手捧著劉宗敏的一張文告,用濃重的關中口音,一字一字地高聲念道:

大順倡義提營首總將軍汝侯劉諭:

謹奉永昌皇帝聖旨,曉諭城上軍民與內臣。明朝氣數已盡,爾等均我臣民。義師進入北京,定在今日黃昏。隻聽炮聲一響,爾等速開城門。大軍吊民伐罪,紀律一向嚴明。入城之後,百業照舊,市井無驚;布新除舊,共享太平。倘敢閉門抗拒,不肯立即獻城,定遭屠戮,以示嚴懲。切切此諭,務須凜遵!

劉宗敏的這一通文告,由聲音洪亮的將領重複宣讀三遍,城頭上鴉雀無聲。

李自成起身,在群臣的扈從下離開禦帳,仍從白雲觀山門前返回行宮。到白雲觀山門外時,李自成下旨劉宗敏同文武官員們都回駐地休息,他一時高興,留下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岩同他進白雲觀中看看。下馬以後,李自成環顧不見了杜勳,想起了杜勳要進宮去勸崇禎讓位的事,向宋獻策問道:

“杜勳哪兒去了?”

宋獻策躬身回答:“剛才杜勳請微臣轉奏陛下,他已經往平則門去,想從平則門縋上城,進宮去勸說崇禎。”

“為什麼他不叫守彰義門的太監縋他上城?”

“他怕宣武和正陽門都已關閉,內外城已經不通,所以決定從平則門縋上城去。”

“崇禎不是一般亡國之君,秉性剛烈,動輒誅戮大臣,何況太監是他的家奴!你說,杜勳能夠活著回來麼?”

“臣不敢逆料,等下午看吧。”

白雲觀是全國聞名的道觀,所以李自成回頭經過白雲觀時,叫禦林親軍停留在山門以外,隻讓丞相、軍師、李岩三位大臣跟隨,由方丈引路,進到觀內,各處看看。本來吳汝義和李雙喜按照定製,請他暫緩入內,要率領二百禦營親軍先進入觀中警蹕,但被李自成阻止,對他們笑著說:

“不用那樣。吳汝義你留在山門外等候,雙喜帶幾名親兵跟著侍候就行啦。”

這座道觀,創建於金朝,元朝改稱太極宮,後來改名長春宮,經過重建,又改名白雲觀。雖然經過兩次較大火災,兩次重建殿宇,但有些古樹都是金元舊物,所以進入院內,但見許多蒼鬆翠柏,虯枝相接,綠蔭森森。大順君臣剛走到“玉曆長春”殿前,忽然落了零星微雨。李自成抬頭一望,烏雲不重,雨點落在臉上,頗覺清涼。他高興地望一望牛、宋等人說:

“好,好,果然下了小雨!”

牛金星笑著說:“已應吉兆,可喜可賀!”

李岩接著說:“果然可賀,軍師卜卦如神!”

老方丈看見李自成君臣為天降微雨竟然如此高興,趕快躬身說道:

“皇上見幾點微雨即喜形於色,君臣盛稱可賀,足見陛下關心民瘼,真乃少有的堯舜之君。”

李自成正在想如何破城的事,隨便問道:“北京一帶旱情如何?”

方丈說道:“回奏萬歲,一冬少雪,今春又是久旱,此時正是麥苗要雨時候,如無甘霖普降,必將夏糧無望,餓殍載道。”

李自成繼續想著杜勳入宮的結果和即將破城之事,心不在焉地向方丈望了一眼,並未做聲。方丈見李自成麵有笑容,趕快跪下,接著說道:

“方外臣今日得遇聖主,願冒死為民請命。懇皇上於底定幽燕之後,早日駕幸白雲觀為萬民祈雨,或於白雲觀敕建普天大醮,必有春雨沛降,利國福民。”

牛金星明白皇上急於回行宮商量大事,無心再聽方丈說話,便向宋獻策使個眼色。宋獻策向李自成躬身說道:

“請陛下駕返行宮,與群臣商議入城大事要緊。”

“好,回行宮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